s 閱讀頁

自古五泉有傳說

  五泉山位於蘭州市城南的皋蘭山西北麓,海拔1600米。東連塔子坪,西接二郎崗,南至千佛閣,北距蘭新鐵路200米左右,占地麵積266400平方米。

  民間傳說,五泉山的來曆和西漢名將霍去病有關,據說當年霍去病奉漢武帝之命,率領大軍從隴西郡(郡治狄道,今臨洮)出發,準備征討匈奴。霍將軍率軍從臨洮出發後,沿著山間小路,直奔黃河邊,由於這些地方人跡罕至,道路非常難走,到了今天五泉山一帶,將士們口渴難耐,看到將士們無水可喝,將軍非常著急,無奈之下揮鞭連擊山崖,沒想到地下竟湧出了五股泉水。2005年9月底,人們在五泉山門前的廣場上,立了一尊雕像,以此來紀念霍去病。雕像中的霍去病腳踩馬鐙,抱拳感謝,充分表現了將軍的愛國熱情。後來人們把這五股泉水分別命名為甘露、掬月、摸子、惠、蒙,其中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在中麓南部,蒙泉在東澗,惠泉在西澗,五泉山也因這五泉而得名。

  據明天順五年(1461年)的《大明一統誌》載:五泉山“泉有五眼,相傳漢霍去病擊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清乾隆時統稱鞭搠泉。當然,這僅僅隻是一個傳說,專家考證認為,霍去病兩次遠征匈奴時,並未來過蘭州五泉山。

  早在唐宋時這裏就建有寺廟。元代在五泉山建皇慶寺,明洪武初改為五泉寺。永樂七年(1409年)重建,改為崇慶寺。明萬曆七年至九年(1579年~1581年)臨鞏兵備道副使在西龍口東側建漱玉亭,以觀瀑布。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兵備副使按察使邢雲路重修後,改名清暉閣。經過元明兩代經營,至清初,五泉山“自麓至巔,攬勝不窮,登臨難遍”。到乾隆年間,五泉山終於形成以佛教為主,間以道教的建築群。這座山曆代均有修建,到清嘉慶、道光時,五泉山已經成為蘭州風光的極勝之處。

  乾隆同治年間,五泉山古建築群兩次慘遭兵禍,後來人們才又陸續修建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建築群,在重修的過程中劉爾功不可沒。他利用甘肅貢院明遠樓的材料新建了三層樓閣,這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萬源閣,供奉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在萬源閣下修建了思源樓,奉祀周敦頤、邵雍、程頤、朱熹,因為這些人“是我中華學術之導源也”。

  五泉山上有許多的文物珍寶,其中比較著名的是“銅接引佛”和“泰和鐵鍾”。“銅接引佛”原在蘭州東關接引寺內安放,這是一件明洪武年間所鑄的銅佛,身高1丈6尺,身圍8尺,重約萬餘斤。抗戰時期,這個銅佛被日本人飛機所擲炸彈炸壞。1955年人們將銅佛焊接複原後移到五泉山金剛殿。這尊銅佛像造型優美,衣褶顯晰,麵部神態敦厚豐韻,怡靜莊重,麵含微笑,左手托缽,右手舒展,一副悲天憫人、接引眾生普渡的神態。

  “泰和鐵鍾”原為普照寺物,後安放在五泉山猛醒亭內。這座鐵鍾為金代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所鑄,鍾高9尺,直徑6尺,重10000斤。造型宏偉肅穆,聲音渾厚洪亮,這成為蘭州抗戰的見證,也是普照寺內留存下僅有的幾件文物之一。

  五泉中摸子泉最為神奇,過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據說摸著石子的生男孩,摸著瓦片的生女孩。劉爾曾在洞口書寫一聯,嘲諷這種迷信行為是“糊糊塗塗,將佛腳抱來,求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頭拿去,說是兒孫”。

  從大門進入後,就開始登山了,隻見山間綠樹掩映,沿著通道殿宇層疊,樓閣錯落。五泉山的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文昌宮、地藏絲、千佛閣依次排列。

  五泉山還是一個植物眾多的地方,在公園內各種喬木花卉隨處可見。國槐、銀白楊、旱柳、白榆、臭椿、梨樹、牡丹、丁香、玫瑰、榆葉梅、連翹、珍珠梅、紅柳等樹木,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這裏保存建築10000多平方米,其中崇慶寺、嘛尼寺、臥佛殿、地藏寺等係明清時代建築。

  然而許多小朋友是通過動物園認識五泉山的。五泉山公園西麵的蘭州動物園是甘肅省內唯一一所動物園,裏麵的鹿苑、熊池、獅虎房、猴山、禽園、熊貓館等有大量各種各樣的珍禽異獸。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動物園就成了小朋友的樂園。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