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隴上勝景數興隆

  興隆山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裏處,距蘭州市60公裏,海撥2400米。古時候因為“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很早就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自古以來就是道教名山。民間傳說,西周時就已成為人們鑿洞修行之地。到了宋代,諫議大夫李元一心修道,後來聽說湖南有個同道秦保,兩人見麵後,相約修道。於是分別改名秦致通、李致亨。秦李二人後來在興隆山朝陽洞進行修煉,這個山洞也就被人們稱之為“仙人洞”。唐時,興隆山廟宇非常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戰亂比較少。到了五代十國北宋年間,西夏和北宋經常在蘭州地區發生交戰,戰亂也影響到了興隆山的香火。到了元代,興隆山廟宇年久失修而倒塌。明萬曆年間,人們發動倡議,四處募捐了幾千兩白銀,才在山上修建了一座玉帝行宮。

  作為道教名山,興隆山曆代都有道人進行修煉。乾隆十八年時,山西曲沃人劉一明探望父親時看到這裏山水相連,風光旖旎,於是決定留在這裏修行。劉一明道號悟元子,又號素樸子,生於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在讀《呂祖傳》中黃梁夢一節之時,遂產生出塵脫俗的念頭。他先後遊曆甘肅、陝西、寧夏、青海,先後拜龕穀樊老人和風翔齊丈人為師,皈依道門。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他再次來到甘肅榆中興隆山。劉一明在幾十年晨鍾暮鼓的歲月裏,完成了道教著作22種,募化修建了靈官殿、洗心亭、三清殿、黑虎殿、均利橋、混元閣、雷祖殿、鬥母宮、王母宮、呂祖閣、邱祖堂、朝陽洞、三聖洞、迎善橋、菩薩殿等道觀62座,開壇講經,形成興隆山道教叢林。

  從此興隆山逐步開始恢複洞天福地氣象,發展成為道教在西北地區的根據地。清代時,這裏廟宇樓閣,或依山麵水,或深藏密林,畫棟雕梁,飛簷紅柱,甚為壯觀。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興隆山著名景點大佛殿,始建於明代,清嘉慶年間重修,是東山最宏大的建築。整個大佛殿共有5間,坐落於數十級台階之上,莊嚴雄偉,尤其是殿前有三株杉樹蒼翠秀挺,旗杆一樣直指天空。抗戰時,從內蒙遷移來的成吉思汗靈柩就停放在此。大殿的出口處有成吉思汗遺詔:“廣土眾民欲禦辱,必合眾心為一。”興隆山上還有多處與名人有關的建築,喜鬆亭,這是一座建在山腰之角的涼亭,1948年中西北軍政長官張治中所建,亭周圍有鬆樹雲杉林鬱鬱蔥蔥。朱德紀念亭,1958年朱德元帥遊覽興隆山,遇到蘭州學生,於是大家在山中合影留念。為了紀念這段往事,人們在原祖師殿的舊地上改建了兩層四角涼亭。蔣介石行宮,位於興隆山西山腳下,建於1940年,為二層磚混結構小樓,呈十字形,設有辦公室、會議室、臥室等,樓後建有防空洞,1940年和1942年蔣介石曾兩次來此。此外,山上還有太白泉、丘祖閣、黑虎殿、三聖洞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