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章 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1)前一些時,上海的官紳為太炎(2)先生開追悼會,赴會者不滿百人,遂在寂寞中閉幕,於是有人慨歎,以為青年們對於本國的學者,竟不如對於外國的高爾基的熱誠。這慨歎其實是不得當的。官紳集會,一向為小民所不敢到;況且高爾基是戰鬥的作家,太炎先生雖先前也以革命家現身,後來卻退居於寧靜的學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別人所幫造的牆,和時代隔絕了。紀念者自然有人,但也許將為大多數所忘卻。

  我以為先生的業績,留在革命史上的,實在比在學術史上還要大。回憶三十餘年之前,木板的《訄書》(3)已經出版了,我讀不斷,當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時的青年,這樣的多得很。我的知道中國有太炎先生,並非因為他的經學和小學,是為了他駁斥康有為(4)和作鄒容(5)的《革命軍》序,竟被監禁於上海的西牢(6)。那時留學日本的浙籍學生,正辦雜誌《浙江潮》(7),其中即載有先生獄中所作詩,卻並不難懂。這使我感動,也至今並沒有忘記,現在抄兩首在下麵——獄中贈鄒容鄒容吾小弟,被發下瀛洲。快剪刀除辮,幹牛肉作餱。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臨命須摻手,乾坤隻兩頭。

  獄中聞沈禹希(8)見殺不見沈生久,江湖知隱淪,蕭蕭悲壯士,今在易京門。

  螭鬽羞爭焰,文章總斷魂。中陰當待我,南北幾新墳。

  一九○六年六月出獄,即日東渡,到了東京,不久就主持《民報》(9)。我愛看這《民報》,但並非為了先生的文筆古奧,索解為難,或說佛法,談"俱分進化"(10),是為了他和主張保皇的梁啟超(11)鬥爭,和"××"的×××鬥爭(12),和"以《紅樓夢》為成佛之要道"的×××鬥爭(13),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前去聽講也在這時候,但又並非因為他是學者,卻為了他是有學問的革命家,所以直到現在,先生的音容笑貌,還在目前,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一句也不記得了。(14)民國元年革命後,先生的所誌已達,該可以大有作為了,然而還是不得誌。這也是和高爾基的生受崇敬,死備哀榮,截然兩樣的。我以為兩人遭遇的所以不同,其原因乃在高爾基先前的理想,後來都成為事實,他的一身,就是大眾的一體,喜怒哀樂,無不相通;而先生則排滿之誌雖伸,但視為最緊要的"第一是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見《民報》第六本)(15),卻僅止於高妙的幻想;不久而袁世凱(16)又攘奪國柄,以遂私圖,就更使先生失卻實地,僅垂空文,至於今,惟我們的"中華民國"之稱,尚係發源於先生的《中華民國解》(最先亦見《民報》)(17),為巨大的記念而已,然而知道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經不多了。既離民眾,漸入頹唐,後來的參與投壺(18),接收饋贈,遂每為論者所不滿,但這也不過白圭之玷,並非晚節不終。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19),而革命之誌,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範。近有文儈,勾結小報,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鳴得意,真可謂"小人不欲成人之美"(20),而且"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21)了!

  但革命之後,先生亦漸為昭示後世計,自藏其鋒鑣。浙江所刻的《章氏叢書》(22),是出於手定的,大約以為駁難攻訐,至於忿詈,有違古之儒風,足以貽譏多士的罷,先前的見於期刊的鬥爭的文章,竟多被刊落,上文所引的詩兩首,亦不見於《詩錄》中。一九三三年刻《章氏叢書續編》於北平,所收不多,而更純謹,且不取舊作,當然也無鬥爭之作,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執贄願為弟子者綦眾,至於倉皇製《同門錄》(23)成冊。近閱日報,有保護版權的廣告,有三續叢書的記事,可見又將有遺著出版了,但補入先前戰鬥的文章與否,卻無從知道。戰鬥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業績,假使未備,我以為是應該一一輯錄,校印,使先生和後生相印,活在戰鬥者的心中的。然而此時此際,恐怕也未必能如所望罷,嗚呼!

  十月九日。

  注釋:(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七年三月十日在上海出版的《工作與學習叢刊》之一《二三事》一書。

  (2)太炎章炳麟(1869-1936),又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清末革命家、學者。光複會的發起人之一,後參加同盟會,主編《民報》。他的著作匯編為《章氏叢書》(共三編)。

  (3)《訄書》參看本卷第193頁注(21)。

  (4)康有為參看本卷第43頁注(11)。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國外,組織保皇會,後來並反對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這裏所說"駁斥康有為",指章太炎發表於一九○三年五月《蘇報》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它批駁了康有為主張中國隻可立憲,不能革命的《與南北美洲諸華裔書》。

  (5)鄒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縣人,清末革命家。一九○二年留學日本,積極宣傳反清革命思想;一九○三年回國,於五月出版鼓吹反清的《革命軍》一書,書前有章太炎序。同年七月被清政府勾結上海英租界當局拘捕,次年三月判處監禁二年,一九○五年四月死於租界獄中。

  (6)這就是當時有名的"《蘇報》案"。《蘇報》,一八九六年創刊於上海的鼓吹反清革命的日報。因它曾刊文介紹《革命軍》一書,經清政府勾結上海英租界當局於一九○三年六月和七月先後將章炳麟、鄒容等人逮捕。次年三月由上海縣知縣會同會審公廨審訊,宣布他們的罪狀為:"章炳麟作《訄書》並《革命軍序》,又有駁康有為之一書,汙蔑朝廷,形同悖逆;鄒容作《革命軍》一書,謀為不軌,更為大逆不道。"鄒容被判監禁二年,章炳麟監禁三年。

  (7)《浙江潮》月刊,清末浙江籍留日學生創辦,光緒二十九年正月(一九○三年二月)創刊於東京。這裏的兩首詩發表於該刊第七期(一九○三年九月)。

  (8)沈禹希(1872-1903)名藎,字禹希,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清末維新運動的參加者,戊戌變法失敗後留學日本。一九○○年回國,秘密進行反清活動。一九○三年被捕,杖死獄中。章太炎所作《祭沈禹希文》,載《浙江潮》第九期(一九○三年十一月)。

  (9)《民報》月刊,同盟會的機關雜誌。一九○五年十一月在東京創刊,一九○八年十一月出至第二十四號被日本政府查禁;一九一○年初又秘密印行兩期後停刊。自一九○六年九月第七號起直至停刊,都由章太炎主編。

  (10)"俱分進化"章太炎曾在《民報》第七號(一九○六年九月)發表談佛法的《俱分進化論》一文,其中說:"進化之所以為進化者,非由一方直進,而必由雙方並進。專舉一方,惟言智識進化可爾,若以道德言,則善亦進化,惡亦進化;若以生計言,則樂亦進化,苦亦進化。雙方並進,如影之隨形……進化之實不可非,而進化之用無所取;自標吾論曰:"俱分進化論"。"(11)梁啟超參看本卷第319頁注(6)。他逃亡日本後,於一九○二年在橫濱創辦《新民叢報》,鼓吹君主立憲,反對民主革命。章太炎主編的《民報》曾對這種主張予以批駁。

  (12)和"××"的×××鬥爭"××"疑為"獻策"二字,×××指吳稚暉。吳稚暉(名敬恒)曾參加《蘇報》工作,在《蘇報》案中有叛賣行為。章太炎在《民報》第十九號(一九○八年二月)發表的《複吳敬恒書》中說:"案仆入獄數日,足下來視,自述見俞明震(按當時為江蘇候補道)屈膝請安及賜麵事,又述俞明震語,謂"奉上官條教,來捕足下,但吾輩辦事不可野蠻,有釋足下意,願足下善為謀。"時慰丹在傍,問曰:"何以有我與章先生?"足下即麵色青黃,囁嚅不語……足下獻策事,則言之。……仆參以足下之屈膝請安與聞慰丹語而麵色青黃……有以知rr之言實也。"後來又在《民報》第二十二號(一九○八年七月)的《再複吳敬恒書》中說:"今告足下,一幕友,前歲來此遊曆,與仆相見而說其事……足下既見謎震,而火票未發以前,未有一言見告;非表裏為奸,豈有坐視同黨之危而不先警報者?及巡捕抵門,他人猶未知明震與美領事磋商事狀,足下已先言之。非足下與明震通情之的證乎?非足下獻策之的證乎?"(13)×××指藍公武。章太炎在《民報》第十號(一九○六年十二月)發表的《與人書》中說:"某某足下:頃者友人以大著見示,中有《俱分進化論批評》一篇。足下尚崇拜蘇軾《赤壁賦》,以《紅樓夢》為成佛之要道,所見如此,仆豈必與足下辨乎?"書末又有附白:"再貴報《新教育學冠言》有一語雲:"雖如汗牛之充棟",思之累日不解。"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晨報副刊》發表有藍公武《"汗牛之充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一文,說:"當日和太炎辨難的是我,所辯論的題目,是哲學上一個善惡的問題。"按藍公武(1887-1957),江蘇吳江人。早年留學日本和德國。曾任《國民公報》社長、《時事新報》總編輯等職。又章太炎函中所說的"貴報",指當時藍公武與張東蓀主辦的在日本發行的《教育雜誌》。

  (14)一九○八年作者在東京時曾在章太炎處聽講小學。據許壽裳在《亡友魯迅印象記從章先生學》中說:"章先生出獄以後,東渡日本,一麵為《民報》撰文,一麵為青年講學……我和魯迅極願往聽,而苦與學課時間相衝突,因托龔未生(名寶銓)轉達,希望另設一班,蒙先生慨然允許。……每星期日清晨,我們前往受業,……先生講段氏《說文解字注》、郝氏《爾雅義疏》等"。

  (15)章太炎這幾句話,見《民報》第六號(一九○六年八月)所載他的《演說錄》:"近日辦事的方法……第一要在感情,沒有感情,憑你有百千萬億的拿破侖、華盛頓,總是人各一心,不能團結……要成就這感情,有兩件事是最要的,第一是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16)袁世凱參看本卷第128頁注(3)。

  (17)《中華民國解》發表於《民報》第十五號(一九○七年七月),後來收入《太炎文錄別錄》卷一。

  (18)投壺參看本卷第321頁注(22)。一九二六年八月間,章太炎在南京任孫傳芳設立的婚喪祭禮製會會長,孫傳芳曾邀他參加投壺儀式,但章未去。

  (19)七被追捕,三入牢獄章太炎在一九○六年五月出獄後,東渡日本,在旅日的革命者為他舉行的歡迎會上說:"算來自戊戌年(1898)以後,已有七次查拿,六次都拿不到,到第七次方才拿到;以前三次,或因別事株連,或是普拿新黨,不專為我一人,後來四次,卻都為逐滿獨立的事。"(載《民報》第六號)至於"三入牢獄",據《太炎先生自定年譜》可考者為兩次:一九○三年五月因《蘇報》案被捕,監禁三年,期滿獲釋;一九一三年八月因反對袁世凱被軟禁,袁死後始得自由。

  (20)"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語出《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21)"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語見韓愈詩《調張籍》。

  (22)《章氏叢書》浙江圖書館木刻本於一九一九年刊行,共收著作十三種。其中無"詩錄",詩即附於"文錄"卷二之末。下文的《章氏叢書續編》,由章太炎的學生吳承仕、錢玄同等編校,一九三三年刊行,共收著作七種。

  (23)《同門錄》即同學姓名錄。據《漢書孟喜傳》唐代顏師古注:"同門,同師學者也。"記蘇聯版畫展覽會我記得曾有一個時候,我們很少能夠從本國的刊物上,知道一點蘇聯的情形。雖是文藝罷,有些可敬的作家和學者們,也如千金小姐的遇到柏油一樣,不但決不沾手,離得還遠呢,卻已經皺起了鼻子。近一兩年可不同了,自然間或還看見幾幅從外國刊物上取來的諷刺畫,但更多的是真心的紹介著建設的成績,令人抬起頭來,看見飛機,水閘,工人住宅,集體農場,不再專門兩眼看地,惦記著破皮鞋搖頭歎氣了。這些紹介者,都並非有所謂可怕的政治傾向的人,但決不幸災樂禍,因此看得鄰人的平和的繁榮,也就非常高興,並且將這高興來分給中國人。我以為為中國和蘇聯兩國起見,這現象是極好的,一麵是真相為我們所知道,得到了解,一麵是不再誤解,而且證明了我們中國,確有許多"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2)的必說真話的人們。

  但那些紹介,都是文章或照相,今年的版畫展覽會,卻將藝術直接陳列在我們眼前了。作者之中,很有幾個是由於作品的複製,姓名已為我們所熟識的,但現在才看到手製的原作,使我們更加覺得親密。

  版畫之中,木刻是中國早已發明的,但中途衰退,五年前從新興起的(3)是取法於歐洲,與古代木刻並無關係。不久,就遭壓迫,又缺師資,所以至今不見有特別的進步。我們在這會裏才得了極好,極多的模範。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內戰時期,就改革木刻,從此不斷地前進的巨匠法複爾斯基(VFaVorS-kY)(4),和他的一派兌內加(aDeineka)(5),岡察洛夫(aGonCharoV)(6),葉卡斯托夫(GeCheiSToV)(7),畢珂夫(MPikoV)等,他們在作品裏各各表現著真摯的精神,繼起者怎樣照著導師所指示的道路,卻用不同的方法,使我們知道隻要內容相同,方法不妨各異,而依傍和模仿,決不能產生真藝術。

  兌內加和葉卡斯托夫的作品,是中國未曾紹介過的,可惜這裏也很少;和法複爾斯基接近的保夫理諾夫(PPaVlinoV)的木刻,我們隻見過一幅,現在卻彌補了這缺憾了。

  克拉甫兼珂(akraVChenko)(8)的木刻能夠幸而寄到中國,翻印紹介了的也隻有一幅,到現在大家才看見他更多的原作。他的浪漫的色彩,會鼓動我們的青年的熱情,而注意於背景和細致的表現,也將使觀者得到裨益。我們的繪畫,從宋以來就盛行"寫意",兩點是眼,不知是長是圓,一畫是鳥,不知是鷹是燕,競尚高簡,變成空虛,這弊病還常見於現在的青年木刻家的作品裏,克拉甫兼珂的新作《尼泊爾建造》(DneProST-roY),是驚起這種懶惰的空想的警鍾。至於畢斯凱萊夫(nPiSkareV),則恐怕是最先紹介到中國來的木刻家。他的四幅《鐵流》(9)的插畫,早為許多青年讀者所欣賞,現在才又見了《安娜加裏尼娜》(10)的插畫,——他的刻法的另一端。

  這裏又有密德羅辛(DMiTrokhin),希仁斯基(lkhiZ-hinSkY),莫察羅夫(SMoChaloV)(11),都曾為中國預先所知道,以及許多第一次看見的藝術家,是從十月革命前已經有名,以至生於二十世紀初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都在向我們說明通力合作,進向平和的建設的道路。別的作者和作品,展覽會的說明書上各有簡要說明,而且臨末還揭出了全體的要點:"一般的社會主義的內容和對於現實主義的根本的努力",在這裏也無須我贅說了。

  但我們還有應當注意的,是其中有烏克蘭,喬其亞(12),白俄羅斯的藝術家的作品,我想,倘沒有十月革命,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們見麵,也未必會得出現的。

  現在,二百餘幅的作品,是已經燦爛的一同出現於上海了。單就版畫而論,使我們看起來,它不像法國木刻的多為纖美,也不像德國木刻的多為豪放;然而它真摯,卻非固執,美麗,卻非淫豔,愉快,卻非狂歡,有力,卻非粗暴;但又不是靜止的,它令人覺得一種震動——這震動,恰如用堅實的步法,一步一步,踏著堅實的廣大的黑土進向建設的路的大隊友軍的足音。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