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4章 三論"文人相輕"(3)

  (3)"襟上杭州舊酒痕"唐代詩人白居易《故衫》一詩中的句子。

  (4)即《文選》卷四十"彈事"類所錄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一文。文中說:"風聞東海王源嫁女與富陽滿氏。。。。。。托姻結好,唯利是求,玷辱流輩,莫斯為甚。。。。。。豈有六卿之胄,納女於管庫之人。。。。。。宜以明科,黜之流伍。

  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別?

  答:文學社問這試題很難解答。

  因為唐代傳奇,是至今還有標本可見的,但現在之所謂六朝小說,我們所依據的隻是從《新唐書藝文誌》(2)以至清《四庫書目》(3)的判定,有許多種,在六朝當時,卻並不視為小說。例如《漢武故事》,《西京雜記》,《搜神記》,《續齊諧記》(4)等,直至劉癲的《唐書經籍誌》(5),還屬於史部起居注和雜傳類裏的。那時還相信神仙和鬼神,並不以為虛造,所以所記雖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卻都是史的一類。

  況且從晉到隋的書目,現在一種也不存在了,我們已無從知道那時所視為小說的是什麽,有怎樣的形式和內容。現存的惟一最早的目錄隻有《隋書經籍誌》(6),修者自謂"遠覽馬史班書,近觀王阮誌錄",也許尚存王儉(7)《今書七誌》,阮孝緒(8)《七錄》的痕跡罷,但所錄小說二十五種中,現存的卻隻有《燕丹子》(9)和劉義慶撰《世說》合劉孝標注(10)兩種了。此外,則《郭子》,《笑林》,殷芸《小說》,《水飾》(11),及當時以為隋代已亡的《青史子》,《語林》(12)等,還能在唐宋類書裏遇見一點遺文。

  單從上述這些材料來看,武斷的說起來,則六朝人小說,是沒有記敘神仙或鬼怪的,所寫的幾乎都是人事;文筆是簡潔的;材料是笑柄,談資;但好像很排斥虛構,例如《世說新語》說裴啟《語林》記謝安語不實,(13)謝安一說,這書即大損聲價雲雲,就是。

  唐代傳奇文可就大兩樣了:神仙人鬼妖物,都可以隨便驅使;文筆是精細,曲折的,至於被崇尚簡古者所詬病;所敘的事,也大抵具有首尾和波瀾,不止一點斷片的談柄;而且作者往往故意顯示著這事跡的虛構,以見他想象的才能了。

  但六朝人也並非不能想象和描寫,不過他不用於小說,這類文章,那時也不謂之小說。例如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陶潛的《桃花源記》(14),其實倒和後來的唐代傳奇文相近;就是嵇康的《聖賢高士傳讚》(15)(今僅有輯本),葛洪的《神仙傳》(16),也可以看作唐人傳奇文的祖師的。李公佐作《南柯太守傳》,李肇為之讚(17),這就是嵇康的《高士傳》法;陳鴻《長恨傳》置白居易的長歌之前(18),元稹的《傳》既錄《會真詩》,又舉李公垂《歌》之名作結(19),也令人不能不想到《桃花源記》。

  至於他們之所以著作,那是無論六朝或唐人,都是有所為的。《隋書經籍誌》抄《漢書藝文誌》(20)說,以著錄小說,比之"詢於芻蕘",就是以為雖然小說,也有所為的明證。不過在實際上,這有所為的範圍卻縮小了。晉人尚清談,講標格,常以寥寥數言,立致通顯,所以那時的小說,多是記載畸行雋語的《世說》一類,其實是借口舌取名位的入門書。唐以詩文取士,但也看社會上的名聲,所以士子入京應試,也須豫先幹謁名公,呈獻詩文,冀其稱譽,這詩文叫作"行卷"。詩文既濫,人不欲觀,有的就用傳奇文,來希圖一新耳目,獲得特效了,於是那時的傳奇文,也就和"敲門磚"很有關係。但自然,隻被風氣所推,無所為而作者,卻也並非沒有的。五月三日。

  注釋:(1)本篇最初印入《文學百題》一書。

  文學社,即《文學》月刊社。《文學》月刊,傅東華、鄭振鐸編,一九三三年七月創刊,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七卷起由王統照接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停刊,上海生活書店出版。該社曾擬定有關文學的問題一百個,分別約人撰稿,編成《文學百題》,於一九三五年七月由生活書店出版。

  (2)《新唐書藝文誌》《新唐書》係宋代歐陽修等撰。其中《藝文誌》四卷,是古代到唐代的書籍的目錄。

  (3)《四庫書目》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參看本卷第59頁注(11)、第139頁注(3)。

  (4)《漢武故事》一卷,相傳為漢代班固或南朝齊王儉著,所記多係關於漢武帝的傳說。《西京雜記》,六卷,相傳為漢代劉歆或晉代葛洪所著,所記都是漢武帝時雜事。《搜神記》,二十卷,相傳為晉代幹寶著,內容都是神怪故事。《續齊諧記》,一卷,南朝梁吳均著,內容也是神怪故事。(按"齊諧"出於《莊子逍遙遊》:"齊諧者,誌怪者也。")(5)劉癲(887-946)字耀遠,涿州歸義(今河北雄縣)人,後晉時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所監修的《唐書》,通稱《舊唐書》,共二百卷。其中《經籍誌》二卷,是從古代到唐代書籍的目錄,內容較《新唐書藝文誌》簡略。

  (6)《隋書經籍誌》《隋書》,唐代魏征等撰。其中"十誌"部分,題長孫無忌撰。《經籍誌》,四卷,是繼《漢書藝文誌》後又一部古代文獻總錄,除著錄當時所存的著作以外,還附載一些已亡佚的書,並論述學術的源流。它采用經史子集四部的圖書分類法,一直沿用到清代。"遠覽馬《史》班《書》,近觀王阮《誌》《錄》;挹其風流體製,削其浮雜鄙俚,離其疏遠,合其近密;約文緒義,凡五十五篇。"是《隋書經籍誌》引論中的話。

  (7)王儉(452-489)字仲寶,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目錄學家。他在南朝宋明帝時任秘書丞,依劉歆《七略》撰《七誌》四十卷,記錄古今圖書,分經典、諸子、文翰、軍書、陰陽、術藝、圖譜七類,道、佛附見。此書已失傳。

  (8)阮孝緒(479-536)字士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南朝梁目錄學家。《七錄》是他所輯錄的古今書籍的目錄,共十二卷,分內外兩篇:內篇為經典、記傳、子兵、文集、技術五錄;外篇為佛法、仙道二錄。現僅存序言和分類總目,載在唐釋道宣編撰的《廣弘明集》一書中。

  (9)《燕丹子》《隋書經籍誌》著錄一卷,不著撰人。內容是關於戰國燕太子丹的故事,大都係輯錄古書中有關燕丹和荊軻的文字而成。

  (10)劉義慶(403-444)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學家。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爵為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所撰《世說》,即《世說新語》,參看本卷第173頁注(3)。劉孝標(462-521),名峻,平原(今屬山東)人,南朝梁文學家。他為《世說新語》所作注釋,征引廣博,為世所重。

  (11)《郭子》東晉郭澄之著,《隋書經籍誌》著錄三卷。《笑林》,三國魏邯鄲淳著,《隋書經籍誌》著錄三卷。殷芸(471-529),字灌蔬,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南朝梁文學家。所著《小說》,《隋書經籍誌》著錄十卷。《水飾》,隋杜寶著,《隋書經籍誌》著錄一卷,不著撰人。這四種書唐以後失傳,魯迅《古小說鉤沉》中各有輯本。

  (12)《青史子》周青史子著,《漢書藝文誌》著錄五十七篇,《隋書經籍誌》中已無此書。《語林》,東晉裴啟著,《隋書經籍誌》子部小說類附注:"《語林》十卷,東晉處士裴啟撰,亡。"這兩種書魯迅《古小說鉤沉》中各有輯本。

  (13)關於裴啟《語林》記謝安語不實一事見《世說新語輕詆》:"庾道季(和)詫謝公(安)曰:’裴郎(啟)雲,謝安謂裴郎乃可不惡,何得為複飲酒?裴郎又雲,謝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馬,略其玄黃,取其俊逸。’謝公雲:’都無此二語,裴自為此解耳。’庾意甚不以為好。因陳東亭(王癲)《經酒壚下賦》,讀畢都不下賞裁,直雲:’君乃複作裴氏學。’於此《語林》遂廢。今時有者,皆是先寫,無複謝語。"(14)阮籍參看本卷第173頁注(4)。《大人先生傳》見於清嚴可均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四十六。陶潛,參看本卷第173頁注(5)。《桃花源記》是他的一首五言古詩《桃花源詩並記》的前記部分。

  (15)嵇康(223-262)字叔夜,譙國鑟e(今安徽宿縣)人,國魏詩人。他的《聖賢高士傳讚》一書,據其兄嵇喜所作《嵇康傳》說:"撰錄上古以來聖賢隱逸遁心遺名者,集為傳讚,自混沌至於管寧,凡百一十有九人。"清代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及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都有此書輯本。

  (16)葛洪(約283-363)字稚川,東晉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好神仙導養及煉丹之術,著有《抱樸子》等。《神仙傳》,十卷,記古代傳說中八十四個神仙的故事。

  (17)李公佐(約770-約850)字顓蒙,隴西(今甘肅東南)人,唐代小說家。《南柯太守傳》是他所作的傳奇小說,篇末有"前華州參軍李肇"的讚四句。李肇,唐文學家。唐憲宗時任左司郎中,翰林學士。著有《翰林誌》、《唐國史補》等。

  (18)陳鴻字大亮,唐德宗時人,小說家。《長恨傳》是他所作的傳奇小說,篇末說:"樂天因為《長恨歌》。。。。。。歌既成,使鴻傳焉。"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

  (19)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內(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傳》是他所作傳奇小說,其中說:"河南元稹亦續生(張生)《會真詩》三十韻。"結末又說:"貞元歲九月,執事李公垂宿於予靖安裏第,語及於是。公垂卓然稱異,遂為《歌》以傳之。崔氏小名,公垂以命篇。"李公垂(772-846),名紳,無錫(今屬江蘇)人,唐代詩人。

  (20)《漢書藝文誌》《漢書》,東漢班固等撰,其中《藝文誌》一卷,是古代到漢代的書籍的目錄。它在"小說十五家"的篇目之後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閭裏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隋書經籍誌》也在子部小說類的篇目之後說:"小說者,街談巷語之說也。《傳》載輿人之誦,《詩》美詢於芻蕘。""詢於芻蕘"一語,見於《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芻蕘,即砍柴的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向民間采訪。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