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論語一年"〔1〕

----借此又談蕭伯納說是《論語》辦到一年了,語堂〔2〕先生命令我做文章。這實在好像出了"學而一章"〔3〕的題目,叫我做一篇白話八股一樣。沒有法,我隻好做開去。

老實說罷,他所提倡的東西,我是常常反對的。先前,是對於"費厄潑賴"〔4〕,現在呢,就是"幽默"〔5〕。我不愛"幽默",並且以為這是隻有愛開圓桌會議〔6〕的國民才鬧得出來的玩意兒,在中國,卻連意譯也辦不到。我們有唐伯虎,有徐文長;〔7〕還有最有名的金聖歎,"殺頭,至痛也,而聖歎以無意得之,大奇!"雖然不知道這是真話,是笑話;是事實,還是謠言。但總之:一來,是聲明了聖歎並非反抗的叛徒;二來,是將屠戶的凶殘,使大家化為一笑,收場大吉。我們隻有這樣的東西,和"幽默"是並無什麽瓜葛的。

況且作者姓氏一大篇〔8〕,動手者寥寥無幾,乃是中國的古禮。在這種禮製之下,要每月說出兩本"幽默"來,倒未免有些"幽默"的氣息。這氣息令人悲觀,加以不愛,就使我不大熱心於《論語》了。

然而,《蕭的專號》〔9〕是好的。

它發表了別處不肯發表的文章,揭穿了別處故意顛倒的談話,至今還使名士不平,小官懷恨,連吃飯睡覺的時候都會記得起來。憎惡之久,憎惡者之多,就是效力之大的證據。

莎士比亞雖然是"劇聖",我們不大有人提起他。五四時代紹介了一個易卜生,名聲倒還好,今年紹介了一個蕭,可就糟了,至今還有人肚子在發脹。

為了他笑嘻嘻,辨不出是冷笑,是惡笑,是嘻笑麽?並不是的。為了他笑中有刺,刺著了別人的病痛麽?也不全是的。列維它夫〔10〕說得很分明:就因為易卜生是偉大的疑問號(?),而蕭是偉大的感歎號(!)的緣故。

他們的看客,不消說,是紳士淑女們居多。紳士淑女們是頂愛麵子的人種。易卜生雖然使他們登場,雖然也揭發一點隱蔽,但並不加上結論,卻從容的說道"想一想罷,這到底是些什麽呢?"紳士淑女們的尊嚴,確也有一些動搖了,但究竟還留著搖搖擺擺的退走,回家去想的餘裕,也就保存了麵子。至於回家之後,想了也未,想得怎樣,那就不成什麽問題,所以他被紹介進中國來,四平八穩,反對的比讚成的少。蕭可不這樣了,他使他們登場,撕掉了假麵具,闊衣裝,終於拉住耳朵,指給大家道,"看哪,這是蛆蟲!"連磋商的工夫,掩飾的法子也不給人有一點。這時候,能笑的就隻有並無他所指摘的病痛的下等人了。在這一點上,蕭是和下等人相近的,而也就和上等人相遠。

這怎麽辦呢?仍然有一定的古法在。就是:大家沸沸揚揚的嚷起來,說他有錢,說他裝假,說他"名流",說他"狡猾",至少是和自己們差不多,或者還要壞。自己是生活在小茅廁裏的,他卻從大茅廁裏爬出,也是一隻蛆蟲,紹介者胡塗,稱讚的可惡。然而,我想,假使蕭也是一隻蛆蟲,卻還是一隻偉大的蛆蟲,正如可以同有許多感歎號,而惟獨他是"偉大的感歎號"一樣。譬如有一堆蛆蟲在這裏罷,一律即即足足,自以為是紳士淑女,文人學士,名宦高人,互相點頭,雍容揖讓,天下太平,那就是全體沒有什麽高下,都是平常的蛆蟲。但是,如果有一隻驀地跳了出來,大喝一聲道:"這些其實都是蛆蟲!"那麽,----自然,它也是從茅廁裏爬出來的,然而我們非認它為特別的偉大的蛆蟲則不可。

蛆蟲也有大小,有好壞的。

生物在進化,被達爾文揭發了,使我們知道了我們的遠祖和猴子是親戚。〔11〕然而那時的紳士們的方法,和現在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大家倒叫達爾文為猴子的子孫。羅廣廷博士在廣東中山大學的"生物自然發生"的實驗尚未成功,〔12〕我們姑且承認人類是猴子的親戚罷,雖然並不十分體麵。但這同是猴子的親戚中,達爾文又不能不說是偉大的了。那理由很簡單而且平常,就因為他以猴子親戚的家世,卻並不忌諱,指出了人們是猴子的親戚來。

猴子的親戚也有大小,有好壞的。

但達爾文善於研究,卻不善於罵人,所以被紳士們嘲笑了小半世。給他來鬥爭的是自稱為"達爾文的咬狗"〔13〕的赫胥黎,他以淵博的學識,警辟的文章,東衝西突,攻陷了自以為亞當和夏娃〔14〕的子孫們的最後的堡壘。現在是指人為狗,變成摩登了,也算是一句惡罵。但是,便是狗罷,也不能一例而論的,有的食肉,有的拉橇,有的為軍隊探敵,有的幫警署捉人,有的在張園〔15〕賽跑,有的跟化子要飯。將給闊人開心的吧兒和在雪地裏救人的猛犬一比較,何如?如赫胥黎,就是一匹有功人世的好狗。

狗也有大小,有好壞的。

但要明白,首先就要辨別。"幽默處俏皮與正經之間"(語堂語)。不知俏皮與正經之辨,怎麽會知道這"之間"?我們雖掛孔子的門徒招牌,卻是莊生的私淑弟子。"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與非不想辨;"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夢與覺也分不清。生活要混沌。如果鑿起七竅來呢?莊子曰:"七日而混沌死。"〔16〕這如何容得感歎號?

而且也容不得笑。私塾的先生,一向就不許孩子憤怒,悲哀,也不許高興。皇帝不肯笑,奴隸是不準笑的。他們會笑,就怕他們也會哭,會怒,會鬧起來。更何況坐著有版稅可抽,而一年之中,竟"隻聞其騷音怨音以及刻薄刁毒之音"呢?

這可見"幽默"在中國是不會有的。

這也可見我對於《論語》的悲觀,正非神經過敏。有版稅的尚且如此,還能希望那些炸彈滿空,河水漫野之處的人們來說"幽默"麽?恐怕連"騷音怨音"也不會有,"盛世元音"自然更其談不到。將來圓桌會議上也許有人列席,然而是客人,主賓之間,用不著"幽默"。甘地一回一回的不肯吃飯,而主人所辦的報章上,已有說應該給他鞭子的了。〔17〕這可見在印度也沒有"幽默"。

最猛烈的鞭撻了那主人們的是蕭伯納,而我們中國的有些紳士淑女們可又憎惡他了,這真是伯納"以無意得之,大奇!"然而也正是辦起《孝經》〔18〕來的好文字:"此士大夫之孝也。"《中庸》《大學》〔19〕都已新出,《孝經》是一定就要出來的;不過另外還要有《左傳》。在這樣的年頭,《論語》那裏會辦得好;二十五本,已經要算是"不亦樂乎"的了。

八月二十三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九月十六日《論語》第二十五期。

〔2〕語堂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作家。曾留學美國、德國,早期是《語絲》撰稿人之一。三十年代在上海主編《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提倡"幽默"、"閑適"和"性靈"文學,以自由主義者的姿態為國民黨反動統治粉飾太平。一九三六年居留美國,一九六六年定居台灣,長期從事反動文化活動。

〔3〕"學而一章""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題目。舊時的八股文,一般以《論語》等儒家經典中的文句命題。

〔4〕"費厄潑賴"英語fair play的音譯,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賽,不用不正當的手段。後來英國資產階級曾有人提倡將這種精神用於社會生活和黨派鬥爭,認為這是每一個資產階級紳士應有的涵養和品德。林語堂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語絲》第五十七期發表的《插論語絲的文體----穩健,罵人,及費厄潑賴》一文中,說"中國'潑賴'的精神就很少,更談不到'費厄'","對於失敗者不應再施攻擊,......以今日之段祺瑞、章士釗為例,我們便不應再攻擊其個人"。作者在《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曾批判過這一主張。

〔5〕"幽默"英語humour的音譯。林語堂從一九三二年九月創辦《論語》起,就提倡"幽默",他說"《論語》發刊以提倡幽默為目標"(見《論語》第一期"群言堂"《"幽默"與"語妙"之討論》)。

〔6〕圓桌會議中世紀英國亞瑟王召集高級騎士開會時,為表示席次不分高下,采用圓桌會議的形式。後泛指與會者地位在形式上平等的會議。

〔7〕唐伯虎(1470--1524)名寅,吳縣(今屬江蘇)人。徐文長(1521--1593),名渭,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兩人都是明代文學家、畫家。過去民間流傳不少關於他們的笑話。

〔8〕作者姓氏一大篇過去有些雜誌為了顯示陣容的強大,常列出大批撰稿人名單。《論語》自第五期起,在刊頭下印有"長期撰稿員"二十餘人。

〔9〕《蕭的專號》指一九三三年三月一日出版的《論語》第十二期《蕭伯納遊華專號》。

〔10〕列維它夫(M.Ю.ЛeВНДОВ,1891--1942)蘇聯作家。他在《伯納.蕭的戲劇》一文中說:"說到蕭和易卜生的對比,這也是自然的,因為,易卜生和蕭是資產階級戲劇創作的頂點。然而這個頂點----易卜生----被濃密的永久的雲霧掩蔽著。易卜生----是個天才的問號'?',沒有答案的問題,沒有解決的疑問。......蕭----卻是個偉大的驚歎號'!'----這一個頂點被鬥爭化的思想的燦爛光線鍍了金了;對於他,提出疑問,也大半是倫理道德的疑問,就等於解決這個疑問,因為疑問的解決就包含在疑問的正確的提出,像蝴蝶的包含在蛹裏麵一樣。"(據蕭參譯文)〔11〕達爾文在《人類起源和性的選擇》第六章《論人類的血緣和譜係》中,描述了人類的始祖類人猿。

〔12〕羅廣廷廣西合浦縣人。早年留學法國,曾得醫學博士。三十年代任中山大學生物教授時,發表《生物自然發生的發明》、《用真憑實據來答複進化論學者》等文,用物種不變論反對達爾文的進化學說,聲稱他在"科學試驗"中發現了"生物自然發生的奇跡",說"由此推論,人猿,牛,豬......等生物,自然也是在古代某時某地的適應環境裏產生的,而不是要經過幾千億兆年的進化才有的。"〔13〕"達爾文的咬狗"赫胥黎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受到攻擊時,極力為達爾文辯護,他在一八五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給達爾文的信中說:"至於那些要吠、要嗥的惡狗,你必須想到你的朋友們無論如何還有一定的戰鬥性......我正在磨利我的爪和牙,以作準備"。

〔14〕亞當和夏娃《聖經》故事中由上帝創造的人類始祖,見《舊約.創世記》第一章。

〔15〕張園舊時上海的一個公共遊覽場所,原為無錫張氏私人花園,故名。按當時上海賽狗的地方是在逸園、申園、明園等處。

〔16〕莊生(約前369--前286)即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道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這裏的引語,前兩處見《莊子.齊物論》,後一處見《莊子.應帝王》。

〔17〕甘地(M.Gandhi,1869--1948)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領袖。主張"非暴力抵抗",以"不合作運動"對付英國殖民政府,屢遭監禁,在獄中多次絕食。一九三○年五月六日"路透電"曾說到英國殷芝開伯爵主張對他采用武力。

〔18〕《孝經》儒家經典之一,作者各說不一,當為孔門後學所作。下麵的引語,出自該書《卿大夫》:"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19〕《中庸》《大學》儒家經書名,當時在上海以此為名出版的雜誌有:《中庸》半月刊,徐心芹等主辦,一九三三年三月創刊;《大學》月刊,林眾可、丘漢平等編輯,一九三三年八月創刊。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