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4離開八道灣

  “大先生,家裏沒有錢用了。”羽太信子笑嘻嘻地說。

  “哦。”魯迅答應著,走進自己的房間。唉,真沒辦法!每個月拿到薪水,全數交給“當家的”二太太--羽太信子,加上二弟周作人的薪水在內,也有六百多元了,可是總不夠用,還要他四處去借。過日子就不能節省著點?這個羽太信子特大手大腳,每次薪水一拿到手就拉著周作人往日本商店跑,不管是否急需,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買了一堆回來。他們的心總是向著日本,有錢就照顧日本商人的生意,無論什麽東西都由日本商店來“包銷”。起初每月收入較多,尚可勉強供其揮霍,現在欠薪嚴重,有時竟隻收入很少幾塊錢,哪裏供得起他們這樣奢侈用度呢。

  魯迅隻好出去向朋友借錢。當他深更半夜餓著肚子步行往回走時,羽太信子他們怎麽知道他的艱難。魯迅剛剛邁進大門的門檻,就看見家裏的總管徐坤正在把一大包物品從牆頭上往鄰院那邊送。原來,徐坤的家眷就住在鄰院裏,這樣送東西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魯迅是樂於助人的,但是看不慣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這個管家徐坤特機靈,很能討好周作人夫婦的歡心,連周作人做件衣服買雙鞋,都要徐坤從外邊請人到家來試樣,事無巨細全部由徐坤一手包辦。特別是,徐坤處處受到羽太信子的袒護,一次,魯迅實在是看不過去了,就向羽太信子說了此事。羽太信子把徐坤叫來,惡狠狠地罵道:“你真笨,你做事為什麽叫他看見!”瞧,她這哪裏是責罵徐坤,很明顯,徐坤的行為是得到她的默許的。

  這種指桑罵槐非止一次。還有一次,羽太信子的孩子在紙窗下玩火,差一點把紙窗燒起來。魯迅看見了,覺得應該加以訓誡,便告訴了羽太信子。羽太信子把孩子叫來責罵道:“你怎麽搞的,玩就玩吧,怎麽偏偏讓他看見!”瞧,這就是羽太信子教育孩子。

  對於羽太信子為人處事,周作人則是視而不見。他整天手捧著書本,對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把家裏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列為浪費精力。當他知道了徐坤的劣跡以後,說什麽“如果換掉徐坤,難道要我自己去辦理那些身邊的瑣事不成?那要減少我多少看書的寶貴時間啊!”周作人就是這樣一種封建少爺脾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四體不勤,好逸惡勞。這還不說,周作人還寵著羽太信子,說什麽:“要天天創造新生活,則隻好權其輕重,犧牲與兄長友好,換取家庭安靜。”由此可見,周作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這“妻管嚴”是怎麽來的呢?原來,羽太信子把他嚇服了。他曾經和羽太信子吵過的,羽太信子一裝死就把他嚇服了。

  說起羽太信子的裝死來,還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她跟著周作人剛剛從日本來到中國時,住在紹興周家,那裏沒有日本領事館,她生活在中國人的圈子裏,為了要挾別人,動不動就裝死暈倒。有一回,羽太信子裝死,恰巧被她的兄弟重久看見,重久對大家說:“不要理她,她自己會起來的。”至此,被她嚇得束手無策的家裏人,才知道她長久以來暈倒是裝死嚇唬人的。盡管如此,周作人還是對她服服帖帖的。

  羽太信子是一個典型的由奴隸爬上奴隸主的人,具有極其強烈的占有欲。在八道灣家庭生活的前階段,魯迅每月將薪水全數交給她,不夠時,魯迅出去向朋友借貸,這樣一個家庭收入的得力之人,她自然是非常歡迎的;後來,魯迅欠薪了,又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提了一些意見,她便討厭起來,就想排擠魯迅;加上那時日本帝國主義正是氣焰囂張之時,北京有日本使館,她常和日本使館聯係,以一個侵略者的姿態仗勢欺人。她排斥魯迅是情理之中的。

  天要下雨,是由不得人的。1923年7月14日開始,一家人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接著,7月19日,周作人突然來到魯迅的房間,將一封信扔在魯迅的桌子上,轉身就走了。信封上麵寫著“魯迅先生”四個字。魯迅急忙抽出信紙來看,竟然是一封絕交信,信中說“以後請不要到後邊院子裏來了!”魯迅讓傭人去請周作人過來談談,被周作人拒絕了。就這樣,兄弟情誼終於中斷了,團圓家庭終於決裂了。8月2日,在橫逆忽至情況下,魯迅身患著疾病被趕出了八道灣周家宅院,遷居到北京磚塔胡同61號。

  遷居磚塔胡同以後,魯迅大病一場,到第39天才“始廢粥進飯”。魯迅感歎自己的遭遇,心裏感到十分淒涼:“我總以為不計較自己,總該家庭和睦了罷……”是啊,魯迅從來不計較自己,一心隻為著有一個美滿和睦的家庭——1909年6月,魯迅本來在東京正在好好地研究文藝,計劃這樣計劃那樣的,突然決定回國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這是因為那時周作人在立教大學還未畢業,卻已經和羽太信子結了婚,費用不夠了,必須由哥哥資助,所以魯迅隻得自己犧牲了研究,回國來做事。終於,“因為我的母親和幾個別人很希望我有經濟上的幫助,我便回到中國來。”這裏的“幾個別人”就是周作人和羽太信子。由此可見,魯迅如何以利讓弟。

  周作人和他的妻子羽太信子從日本回到中國,和魯迅、母親魯瑞、魯迅夫人朱安及三弟周建人一起,先後同住在紹興祖屋和北京八道灣,一大家人和和睦睦何等的好,這是魯迅最希望的。為了這一家人,魯迅不僅負擔了全家生活的絕大部分費用,而且連周作人嶽父羽太全家都要魯迅接濟。魯迅每月拿到薪水以後都向東京羽太家寄錢,還要專款資助羽太的兒子重久的旅遊費用和女兒福子的學費。

  1915年,魯迅研究鄉邦文獻取得成果,輯成《會稽郡故書雜集》一冊,用二弟周作人名字印行。由此可見,魯迅如何以名讓弟。

  1917年春末夏初,魯迅和周作人同住在紹興會館,作人忽然發起高燒來,那時候,北京正在流行著猩紅熱,教育部有一位同事因此病而死,因此,魯迅非常著急和擔憂,急忙去請來了德國醫生悌普耳診病,結果是虛驚一場,不過是出疹子而已。魯迅驚喜地說:“瞧,起孟長這麽大了,竟然還沒有出過疹子!”

  憶往昔,魯迅怎麽能不寒心呢!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魯迅幸虧從八道灣被趕出來,才能夠量入為出而有預算地安排生活,以至還能夠接濟一些青年人的急需,這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此時,1923年8月,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呐喊》由北京大學新潮社出版,收入作者在“五四”時期(1918-1922)創作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一件小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等15篇作品。

  附記: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8月2日下午,魯迅拖著患病的身體離開了八道灣周家宅院,遷居到北京磚塔胡同61號。魯迅被趕出八道灣以後,周作人企圖把房子賣掉把錢獨吞。魯迅抓住他貪財獨占的弱點,表示:“賣掉是可以的,不過也得要分給我一份。”由於這個緣故,八道灣的房子沒有賣出去。但是,魯迅逝世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北京,周作人做了漢奸偽督辦,就將房契換成他的名字,竊為己有了。羽太信子則又將周宅改為羽太寓所,每遇什麽事便在門前扯起日本旗。而且,周作人還到西三條去將魯迅藏書編成中外文書目,交南京和上海的漢奸組織估價變賣。這是後話。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