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2在東京“潛伏”

  周樹人回到東京,仍舊住在“伏見館”。這時,一批岩倉鐵道和明治法政的專科學生也住進來,他們雖然沒有頭頂“富士山”那麽麵目可惡,卻都是一些熱衷於升官發財之輩,語言很是無味,整天吵吵鬧鬧。特別是,有一個被他們同伴稱為“法豪”的家夥,白癡似的大聲說笑,隔著兩個房間也不得安寧。尤其是,他們對洗浴特有興趣,隻要浴室一開門,他們就都鑽了進去,毫不理會公寓裏的有關規定。本來,周樹人是這家公寓的老房客,每次浴室開門都是先來請他,可是每次都是被“法豪”輩們給搶了去。其實,他倒不一定要洗,隻是這件事很讓人生氣,所以他決定搬到別處去祝不久,周樹人搬到了本鄉東竹町的“中越館”。這原來是一家人家,因為有了三個寄居的客人,警方一定要求以公寓論,於是便掛了一塊“中越館”的牌子。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帶著一個小女兒,住在一間屋裏,其餘房間都出租。地點很清靜,但房費較貴,飯食也很差。一種圓豆腐中間夾些素菜,美其名曰素天鵝肉,煮得味道很不好,三天兩頭的吃,真有點吃傷了。還有那個老太太進屋來取水壺或油燈時總是屈身爬著似的走,叫人看著不舒服不喜歡。

  周樹人在這“中越館”的樓下住,大小兩間,大間的紙窗朝西,曲尺形天井裏種著樹木,所以朝西的窗戶在夏天也不會覺得西照太陽曬。平時客人來就在大間裏坐,冬天炭火盆上放著開水壺,隨時可以給客人衝茶水喝。這裏比起公寓方便,來的客人也比以前多了,陶煥卿、龔未生、陳子英、陶望潮等一幫人常來,也不管陰天雨雪的照樣來,一來就是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地扯上半天。到了中午,主人抽屜裏如果有錢,就買罐頭牛肉來添菜,否則就隻好用普通客飯了。中越館的一段日子雖說過得窮點,可也是最瀟灑的。

  周樹人再次回到東京的目的在於實現文藝運動計劃,而計劃的重點是創刊發行一本文藝雜誌。雜誌的名字,大家提出來好幾個,都是取自古代詩詞,如采榷離騷》中的詞“赫戲”之類的,不淺顯易懂。周樹人想起了但丁名作《新生》,認為用“新生”作為雜誌的名稱好,具有“新的生命”之意。許壽裳等人都讚同,也覺得“新生”這個名字很有意義。於是,雜誌名便定為《新生》,還加上了名稱的拉丁文。

  創辦雜誌需要人手,周樹人邀請了好幾個朋友來參加工作。預定的撰稿人有周樹人、周作人、許壽裳、袁文藪。其中,袁文藪比較富裕,表示願意為創辦雜誌墊付印刷費。有他的支持,周樹人便著手籌備工作,約稿子,畫插圖,並親自設計雜誌封麵,做得一絲不苟,井井有條。可是,正當雜誌創刊工作順利展開的時候,袁文藪突然決定要往英國去讀書。周樹人和袁文藪談好,約定他一到英國就寫文章寄來。袁文藪也表示,到英國以後就把稿子寄來,創辦刊物所需費用也一並匯過來。然而,他一去便杳無音信,更不要說寄文章匯款來了。三人撰寫稿件還可以,重要的是籌不出印刷費來,一般官費留學生一年隻能領到四百元錢,當時公立專科的留學生才領到四百五十元,靠他們三個人籌款印雜誌是不可能的。《新生》雜誌出版日期往後推了一天又一天,看來,《新生》雜誌的創刊發行一時是沒有什麽希望了。不過,周樹人倒並不怎麽失望,還是悠然地逛書店收集書報,回來在公寓裏燈下閱讀翻譯,為他的文藝運動做著準備,這階段,周樹人很少到德文學校去,就在公寓的一個小房間裏用功。他早晨起來得很遲,連普通一杯牛奶都不喝,隻是抽煙看書,中午吃公寓的午飯,下午如果沒有客人來,他便到外邊去看書,晚上仍然是抽煙用功,每天總要過了半夜才睡覺。這期間,他和許壽裳、陶冶公等六個人,到一位流亡日本的俄國女人那裏學習俄文,但由於每人六元的學費實在是拿不出來,學習了半年隻好不去了。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許壽裳找到一所很不錯的住宅,在本鄉西片町十番地乙字七號。這裏原是日本紳士夏目漱石的家園,主人要遷居大阪去,便將這座住宅出租了。這座住宅規模宏大,庭院寬闊,花木繁茂,房間清潔漂亮;整座建築居高臨下,和小石川區大道平行,可以閑暇時眺望城市風光。這座房子房費數目太大,隻好約幾個人合租,便拉來周樹人、周作人、錢均夫、朱謀宣幾個人一起租祝一共是五個人,所以就稱為“伍舍”,在高大的鐵門旁邊的電燈柱上便掛了一塊牌子“伍舍”。

  西片町是有名的學者住宅區,幾乎家家博士、戶戶宏儒。“伍舍”裏住著五個學生,將房屋庭院收拾得整齊清潔,倒也和此環境十分相襯。走出西片町隻一拐彎,就到了東京帝國大學,一夥夥一群群的方帽子從那赫赫的赤門出出進進,方帽子越破舊越顯見其資格老,高年級的快畢業了。

  這一年4月8日,周樹人遷進了“伍舍”。他從小就喜歡花草樹木,愛看陳淏子的《花鏡》之類的書,常常到愛種花木的叔祖玉田先生家去觀賞罕見植物,放學回家也自己種些花草,那“百草園”曾給他帶來過無窮的樂趣,使他留連忘返。他在弘文學院時還買了三好學的《植物學》兩厚冊書,其中有很多彩色的插圖,使他愛不釋手。他對植物本來就有相當好的素養,現在,“伍舍”的寬闊庭院的空閑地麵為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他和許壽裳一起動手種了大量的花草,特別是那些牽牛花,形狀和色彩千奇百態,片片綠葉上晨露晶瑩,曉風輕拂便笑口齊開。蟋蟀的鳴叫,是他久違了的最親切的聲樂……不過,住進“伍舍”以後,周樹人本來就不寬裕,那點官費更不夠用了,手頭更加拮據了,甚至要靠給人家校對印刷稿,增加一點收入來維持生活了。看來,“新生”運動已是前途渺茫。

  可是真巧,就在此時,一位朋友忽然來訪,他叫孫竹丹,是搞革命活動的,周作人在南京時認識的。他說河南留學生辦一個雜誌《河南》,缺少撰寫稿子的人,特來請周作人幫忙。這個雜誌的總編輯劉申叔是大家都知道的,於是,大家都爽快地答應下來。這一時期,周樹人寫稿最多,許壽裳成績最差,隻寫了一篇。周樹人給《河南》雜誌寫了許多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摩羅詩力說》。這篇文章的題目,用白話來說就是“惡魔派詩人的精神”。周樹人很喜歡英國、匈牙利、波蘭、俄國的愛國詩人的作品,特別佩服英國詩人拜倫。拜倫在英國被稱為撒但派詩人,也就是惡魔派詩人。因為“惡魔”文字不古,“魔”字起源於梁武帝,以前隻用音譯“魔羅”,於是便換用“摩羅”。主要目的是介紹外國的革命文學。凡是反抗權威、爭取自由的文學便都包括在“摩羅詩力”裏邊了。這期間,周樹人原想在《新生》上發表的文章,想在《新生》上說的話,便在《河南》雜誌上發表出來了,雖然是晚了一點。周樹人在《河南》雜誌發表文章,署名是用“迅行”或“令飛”,與他的本名沒有什麽聯係,大概是取前進的意思吧。

  另有湊巧,又有一位朋友來到東京看耳病,寄居在周樹人他們的公寓裏。他叫蔣抑卮,是一位銀行家,家裏還開有綢緞莊。他原來是一位秀才,人很開通,聽說周樹人介紹外國文藝的計劃,十分讚賞,願意借給周樹人錢作印刷費。於是,周樹人原來“新生”計劃中的文藝部分有了問世的機會,便向蔣抑卮借了150元錢,第一部翻譯小說集《域外小說集》很快就出版了。這部小說集偏重於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作品,包括俄國、波蘭、芬蘭、捷克、匈牙利、波希米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作品。第一集印了一千冊,第二集印了五百冊,因為收不回本錢來,第三集隻好中止。這部小說集雖然銷路不好,但總是開了個頭,周樹人感到十分欣慰。

  這一時期,可以說,周樹人的文藝活動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再經過幾年的“潛伏”準備,接下來是“五四”以後他的文藝活動的第二階段,這是後話。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