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章(3)

  “哈哈!難民耶!……嗬……”禿先生大笑,似自嘲前此倉皇之愚,且嗤難民之不足懼。眾亦笑,則見禿先生笑,故助笑耳。

  眾既得三大人確消息,一哄而散,耀宗亦自歸,桐下頓寂,僅留王翁輩四五人。禿先生踱良久,雲:“又須歸慰其家人,以明晨返。”遂持其《八銘塾鈔》去。臨去顧餘曰:“一日不讀,明晨能熟背否?趣去讀書,勿惡作劇。”餘大憂,目注王翁煙火不能答,王翁則吸煙不止。餘見火光閃閃,大類秋螢墮草叢中,因憶去年撲螢誤墮蘆蕩事,不複慮禿先生。

  “唉,長毛來,長毛來,長毛初來時良可恐耳,顧後則何有。”王翁輟煙,點其首。

  “翁蓋曾遇長毛者,其事奈何?”李媼隨急詢之。“翁曾作長毛耶?”餘思長毛來而禿先生去,長毛蓋好人,王翁善我,必長毛耳。

  “哈哈!未也。——李媼,時爾年幾何?我蓋二十餘矣。”“我才十一,時吾母挈我奔平田,故不之遇。”

  “我則奔幌山。——當長毛至吾村時,我適出走。鄰人牛四,及我兩族兄稍遲,已為小長毛所得,牽出太平橋上,一一以刀斫其頸,皆不殊,推入水,始斃。牛四多力,能負米二石五升走半裏,今無如是人矣。我走及幌山,已垂暮,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色較白日為青。既達山趺,後顧幸無追騎,心稍安。而前瞻不見鄉人,則淒寂悲涼之感,亦與並作。久之神定,夜漸深,寂亦彌甚,入耳絕無人聲,但有吱吱!口汪口汪口汪!……”

  “口汪口汪?”餘大惑,問題不覺脫口。李媼則力握餘手禁餘,一若餘之懷疑,能貽大禍於媼者。

  “蛙鳴耳。此外則貓頭鷹,鳴極慘厲。……唉,李媼,爾知孤木立黑暗中,乃大類人耶?……哈哈,顧後則何有,長毛退時,我村人皆操鍬鋤逐之,逐者僅十餘人,而彼雖百人不敢返鬥。此後每日必去打寶,何墟三大人,不即因此發財者耶。”“打寶何也?”餘又惑。

  “唔,打寶行寶,……凡我村人窮追,長毛必投金銀珠寶少許,令村人爭拾,可以緩追。餘曾得一明珠,大如戎菽,方在驚喜,牛二突以棍擊吾腦,奪珠去;不然縱不及三大人,亦可作富家翁矣。彼三大人之父何狗保,亦即以是時歸何墟,見有打大辮子之小長毛,伏其家破櫃中。……”

  “啊!雨矣,歸休乎。”李媼見雨,便生歸心。

  “否否,且住。”餘殊弗願,大類讀小說者,見作驚人之筆後,繼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則偏欲急看下回,非盡全卷不止,而李媼似不然。

  “咦!歸休耳,明日晏起,又要吃先生界尺矣。”

  雨益大,打窗前芭蕉巨葉,如蟹爬沙,餘就枕上聽之,漸不聞。

  “啊!先生!我下次用功矣。……”

  “啊!甚事?夢耶?……我之噩夢,亦為汝嚇破矣。……夢耶?何夢?”李媼趨就餘榻,拍餘背者屢。

  “夢耳!……無之。……媼何夢?”

  “夢長毛耳!……明日當為汝言,今夜將半,睡矣,睡矣。”

  今春的兩種感想

  今春的兩種感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平輔仁大學演講

  我是上星期到北平的,論理應當帶點禮物送給青年諸位,不過因為奔忙匆匆未顧得及,同時也沒有什麽可帶的。

  我近來是在上海,上海與北平不同,在上海所感到的,在北平未必感到。今天又沒豫備什麽,就隨便談談吧。昨年東北事變詳情我一點不知道,想來上海事變諸位一定也不甚了然。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這裏死命的逃死,那裏則打牌的仍舊打牌,跳舞的仍舊跳舞。

  打起來的時候,我是正在所謂火線裏麵,親遇見捉去許多中國青年。捉去了就不見回來,是生是死也沒人知道,也沒人打聽,這種情形是由來已久了,在中國被捉去的青年素來是不知下落的。東北事起,上海有許多抗日團體,有一種團體就有一種徽章。這種徽章,如被日軍發現死是很難免的。然而中國青年的記性確是不好,如抗日十人團,一團十人,每人有一個徽章,可是並不一定抗日,不過把它放在袋裏。但被捉去後這就是死的證據。還有學生軍們,以前是天天練操,不久就無形中不練了,隻有軍裝的照片存在,並且把操衣放在家中,自己也忘卻了。然而一被日軍查出時是又必定要送命的。像這一般青年被殺,大家大為不平,以為日人太殘酷。其實這完全是因為脾氣不同的緣故,日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卻太不認真。中國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掛就算成功了。日本則不然。他們不像中國這樣隻是作戲似的。日本人一看見有徽章,有操衣的,便以為他們一定是真在抗日的人,當然要認為是勁敵。這樣不認真的同認真的碰在一起,倒黴是必然的。

  中國實在是太不認真,什麽全是一樣。文學上所見的常有新主義,以前有所謂民族主義的文學也者,鬧得很熱鬧,可是自從日本兵一來,馬上就不見了。我想大概是變成為藝術而藝術了吧。中國的政客,也是今天談財政,明日談照像,後天又談交通,最後又忽然念起佛來了。外國不然。以前歐洲有所謂未來派藝術。未來派的藝術是看不懂的東西。但看不懂也並非一定是看者知識太淺,實在是它根本上就看不懂。文章本來有兩種:一種是看得懂的,一種是看不懂的。假若你看不懂就自恨淺薄,那就是上當了。不過人家是不管看懂與不懂的——看不懂如未來派的文學,雖然看不懂,作者卻是拚命的,很認真的在那裏講。但是中國就找不出這樣例子。

  還有感到的一點是我們的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的太大。

  我那時看見日本兵不打了,就搬了回去,但忽然又緊張起來了。後來打聽才知道是因為中國放鞭炮引起的。那天因為是月蝕,故大家放鞭炮來救她。在日本人意中以為在這樣的時光,中國人一定全忙於救中國抑救上海,萬想不到中國人卻救的那樣遠,去救月亮去了。

  我們常將眼光收得極近,隻在自身,或者放得極遠,到北極,或到天外,而這兩者之間的一圈可是絕不注意的,譬如食物吧,近來館子裏是比較幹淨了,這是受了外國影響之故,以前不是這樣。例如某家燒賣好,包子好,好的確是好,非常好吃,但盤子是極汙穢的,去吃的人看不得盤子,隻要專注在吃的包子燒賣就是,倘使你要注意到食物之外的一圈,那就非常為難了。

  在中國做人,真非這樣不成,不然就活不下去。例如倘使你講個人主義,或者遠而至於宇宙哲學,靈魂滅否,那是不要緊的。但一講社會問題,可就要出毛病了。北平或者還好,如在上海則一講社會問題,那就非出毛病不可,這是有驗的靈藥,常常有無數青年被捉去而無下落了。

  在文學上也是如此。倘寫所謂身邊小說,說苦痛嗬,窮嗬,我愛女人而女人不愛我嗬,那是很妥當的,不會出什麽亂子。如要一談及中國社會,談及壓迫與被壓迫,那就不成。不過你如果再遠一點,說什麽巴黎倫敦,再遠些,月界,天邊,可又沒有危險了。但有一層要注意,俄國談不得。

  上海的事又要一年了,大家好似早已忘掉了,打牌的仍舊打牌,跳舞的仍舊跳舞。不過忘隻好忘,全記起來恐怕腦中也放不下。倘使隻記著這些,其他事也沒工夫記起了。不過也可以記一個總綱。如“認真點”,“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的太大”,就是。這本是兩句平常話,但我的確知道了這兩句話,是在死了許多性命之後。許多曆史的教訓,都是用極大的犧牲換來的。譬如吃東西罷,某種是毒物不能吃,我們好像全慣了,很平常了。不過,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後人不吃了。像這種人我們當極端感謝的。

  我希望一般人不要隻注意在近身的問題,或地球以外的問題,社會上實際問題是也要注意些才好。

  教授雜詠四首

  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

  何妨賭肥頭,抵當辯證法。

  其 二

  可憐織女星,化為馬郎婦。

  烏鵲疑不來,迢迢牛奶路。

  其 三

  世界有文學,少女多豐臀。

  雞湯代豬肉,北新遂掩門。

  其 四

  名人選小說,入線雲有限。

  雖有望遠鏡,無奈近視眼。

  十二月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