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章(2)

  舊社會對於這一類改革者,自然用盡一切手段,給以罵詈和誣謗;政府也出而幹涉,並禁雜誌的刊行;但資本家,卻其實毫未覺到這批頰的痛苦。然而未來派依然繼續奮鬥,至二月革命後,始分為左右兩派。右翼派與民主主義者共鳴了。左翼派則在十月革命時受了波爾雪維藝術的洗禮,於是編成左翼隊,守著新藝術的左翼戰線,以十月二十五日開始活動,這就是“烈夫”的起原。

  但“烈夫”的正式除幕,——機關雜誌的發行,是在一九二三年二月一日;此後即動作日加活潑了。那主張的要旨,在推倒舊來的傳統,毀棄那欺騙國民的耽美派和古典派的已死的資產階級藝術,而建設起現今的新的活藝術來。所以他們自稱為藝術即生活的創造者,誕生日就是十月,在這日宣言自由的藝術;名之曰無產階級的革命藝術。

  不獨文藝,中國至今於蘇俄的新文化都不了然,但間或有人欣幸他資本製度的複活。任國楨君獨能就俄國的雜誌中選譯文論三篇,使我們借此稍稍知道他們文壇上論辯的大概,實在是最為有益的事,——至少是對於留心世界文藝的人們。別有《蒲力汗諾夫與藝術問題》一篇,是用Marxism於文藝的研究的,因為可供讀者連類的參考,也就一並附上了。

  一六二五年四月十二日之夜,魯迅記。

  《陶元慶氏西洋繪畫展覽會目錄》序

  陶璿卿君是一個潛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畫家,為藝術上的修養起見,去年才到這暗赭色的北京來的。到現在,就是有攜來的和新製的作品二十餘種藏在他自己的臥室裏,誰也沒有知道,——但自然除了幾個他熟識的人們。

  在那黯然埋藏著的作品中,卻滿顯出作者個人的主觀和情緒,尤可以看見他對於筆觸,色采和趣味,是怎樣的盡力與經心,而且,作者是夙擅中國畫的,於是固有的東方情調,又自然而然地從作品中滲出,融成特別的豐神了,然而又並不由於故意的。

  將來,會當更進於神化之域罷,但現在他已經要回去了。幾個人惜其獨往獨來,因將那不多的作品,作一個小結構的短時期的展覽會,以供有意於此的人的一覽。但是,在京的點綴和離京的紀念,當然也都可以說得的罷。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六日,魯迅。

  《鐵流》編校後記

  到這一部譯本能和讀者相見為止,是經曆了一段小小的艱難的曆史的。

  去年上半年,是左翼文學尚未很遭迫壓的時候,許多書店為了在表麵上顯示自己的前進起見,大概都願意印幾本這一類的書;即使未必實在收稿罷,但也極力要發一個將要出版的書名的廣告。這一種風氣,竟也打動了一向專出碑版書畫的神州國光社,肯出一種收羅新俄文藝作品的叢書了,那時我們就選出了十種世界上早有定評的劇本和小說,約好譯者,名之為《現代文藝叢書》。

  那十種書,是——

  1.《浮士德與城》,A.盧那卡爾斯基作,柔石譯。

  2.《被解放的堂吉訶德》,同人作,魯迅譯。

  3.《十月》,A.雅各武萊夫作,魯迅譯。

  4.《精光的年頭》,B.畢力涅克作,蓬子譯。

  5.《鐵甲列車》,V.伊凡諾夫作,傳桁譯。

  6.《叛亂》,P.孚爾瑪諾夫作,成文英譯。

  7.《火馬》,F.革拉特珂夫作,侍桁譯。

  8.《鐵流》,A.綏拉菲摩維支作,曹靖華譯。9.《毀滅》,A.法捷耶夫作,魯迅譯。

  10.《靜靜的頓河》,M.唆羅訶夫作,侯樸譯。裏培進斯基的《一周間》和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也是具有紀念碑性的作品,但因為在先已有譯本出版,這裏就不編進去了。

  這時候實在是很熱鬧。叢書的目錄發表了不多久,就已經有別種譯本出現在市場上,如楊騷先生譯的《十月》和《鐵流》,高明先生譯的《克服》其實就是《叛亂》。此外還聽說水沫書店也準備在戴望舒先生的指導之下,來出一種相似的叢書。但我們的譯述卻進行得很慢,早早繳了卷的隻有一個柔石,接著就印了出來;其餘的是直到去年初冬為止,這才陸續交去了《十月》《鐵甲列車》和《靜靜的頓河》的一部份。

  然而對於左翼作家的壓迫,是一天一天的吃緊起來,終於緊到使書店都駭怕了。神州國光社也來聲明,願意將舊約作廢,已經交去的當然收下,但尚未開手或譯得不多的其餘六種,卻千萬勿再進行了。那麽,怎麽辦呢?去問譯者,都說,可以的。這並不是中國書店的膽子特別小,實在是中國官府的壓迫特別凶,所以,是可以的。於是就廢了約。

  但已經交去的三種,至今早的一年多,遲的也快要一年了,都還沒有出版。其實呢,這三種是都沒有什麽可怕的。然而停止翻譯的事,我們卻獨獨沒有通知靖華。因為我們曉得《鐵流》雖然已有楊騷先生的譯本,但因此反有另出一種譯本的必要。別的不必說,即其將貴胄子弟出身的士官幼年生譯作“小學生”,就可以引讀者陷於極大的錯誤。小學生都成群的來殺貧農,這世界不真是完全發了瘋麽?

  譯者的郵寄譯稿,是頗為費力的。中俄間郵件的不能遞到,是常有的事,所以他翻譯時所用的是複寫紙,以備即使失去了一份,也還有底稿存在。後來補寄作者自傳,論文,注解的時候,又都先後寄出相同的兩份,以備其中或有一信的遺失。但是,這些一切,卻都收到了,雖有因檢查而被割破的,卻並沒有失少。

  為了要譯印這一部書,我們信劄往來至少也有二十次。先前的來信都弄掉了,現在隻鈔最近幾封裏的幾段在下麵。對於讀者,這也許有一些用處的。

  五月三十日發的信,其中有雲:“《鐵流》已於五一節前一日譯完,掛號寄出。完後自看一遍,覺得譯文很拙笨,而且怕有錯字,脫字,望看的時候隨筆代為改正一下。

  “關於插畫,兩年來找遍了,沒有得到。現寫了一封給畢斯克列夫的信,向作者自己征求,但托人在莫斯科打聽他的住址,卻沒有探得。今天我到此地的美術專門學校去查,關於蘇聯的美術家的住址,美專差不多都有,但去查了一遍,就是沒有畢氏的。……此外還有《鐵流》的原本注解,是關於本書的史實,很可助讀者的了解,擬日內譯成寄上。另有作者的一篇,《我怎麽寫鐵流的》也想譯出作為附錄。又,新出的原本內有地圖一張,照片四張,如能用時,可印入譯本內。……”

  畢斯克列夫(N.Piskarev)是有名的木刻家,刻有《鐵流》的圖若幹幅,聞名已久了,尋求他的作品,是想插在譯本裏麵的,而可惜得不到。這回隻得仍照原本那樣,用了四張照片和一張地圖。

  七月二十八日信有雲:“十六日寄上一信,內附‘《鐵流》正誤’數頁,怕萬一收不到,那時就重鈔了一份,現在再為寄上,希在譯稿上即時改正一下,至感。因《鐵流》是據去年所出的第五版和廉價叢書的小版翻譯的,那兩本並無差異。最近所出的第六版上,作者在自序裏卻道此次是經作者親自修正,將所有版本的錯誤改過了。所以我就照著新版又仔細校閱了一遍,將一切錯誤改正,開出奉寄。……”八月十六日發的信裏,有雲:“前連次寄上之正誤,原注,作者自傳,都是寄雙份的,不知可全收到否?現在掛號寄上作者的論文《我怎麽寫鐵流的?》一篇並第五,六版上的自序兩小節;但後者都不關重要,隻在第六版序中可以知道這是經作者仔細訂正了的。論文係一九二八年在《在文學的前哨》(即先前的《納巴斯圖》)上發表,現在收入去年(一九三○)所出的二版《論綏拉菲摩維支集》中,這集是尼其廷的禮拜六出版部印行的《現代作家批評叢書》的第八種,論文即其中的第二篇,第一篇則為前日寄上的《作者自傳》。這篇論文,和第六版《鐵流》原本上之二四三頁——二四八頁的《作者的話》(編者涅拉陀夫記的),內容大同小異,各有長短,所以就不譯了。此外尚有綏氏全集的編者所作對於《鐵流》的一篇序文,在原本卷前,名:《十月的藝術家》,原也想譯它的,奈篇幅較長,又因九月一日就開學,要編文法的課程大綱,要開會等許多事情紛紛臨頭了,再沒有翻譯的工夫,《鐵流》又要即時出版,所以隻得放下,待將來再譯,以備第二版時加入罷。

  “我們本月底即回城去。到蘇逸達後,不知不覺已經整兩月了,夏天並未覺到,秋天,中國的冬天似的秋天卻來了。中國夏天是到鄉間或海邊避暑,此地是來曬太陽。

  “畢氏的住址轉托了許多人都沒有探聽到,莫城有一個‘人名地址問事處’,但必須說出他的年齡履曆才能找,這怎麽說得出呢?我想來日有機會我能到莫城時自去探訪一番,如能找到,再版時加入也好。此外原又想選譯兩篇論《鐵流》的文章如D.Furmanov等的,但這些也隻得留待有工夫時再說了。……”

  沒有木刻的插圖還不要緊,而缺乏一篇好好的序文,卻實在覺得有些缺憾。幸而,史鐵兒竟特地為了這譯本而將涅拉陀夫的那篇翻譯出來了,將近二萬言,確是一篇極重要的文字。讀者倘將這和附在卷末的《我怎麽寫鐵流的》都仔細的研讀幾回,則不但對於本書的理解,就是對於創作,批評理論的理解,也都有很大的幫助的。

  還有一封九月一日寫的信:“前幾天迭連寄上之作者傳,原注,論文,《鐵流》原本以及前日寄出之綏氏全集卷一(內有數張插圖,或可采用:1.一九三○年之作者;2.右邊,作者之母及懷抱中之未來的作者,左邊作者之父;3.一八九七年在馬理烏裏之作者;4.列寧致作者信),這些不知均得如數收到否?

  “畢氏的插圖,無論如何找不到;最後,致函於綏拉菲摩維支,綏氏將他的地址開來,現已寫信給了畢氏,看他的回信如何再說。

  “當給綏氏信時,順便問及《鐵流》中無注的幾個字,如‘普迦奇’等。承作者好意,將書中難解的古班式的烏克蘭話依次用俄文注釋,打了字寄來,計十一張。這麽一來,就發見了譯文中的幾個錯處,除注解的外,翻譯時,這些問題,每一字要問過幾個精通烏克蘭話的人,才敢決定,然而究竟還有解錯的,這也是十月後的作品中特有而不可免的釘子。現依作者所注解,錯的改了一下,注的注了起來,快函寄奉,如來得及時,望費神改正一下,否則,也隻好等第二版了。……”

  當第一次訂正表寄到時,正在排印,所以能夠全數加以改正,但這一回卻已經校完了大半,沒法改動了,而添改的又幾乎都在上半部。現在就照錄在下麵,算是一張《鐵流》的訂正及添注表罷:

  一三頁二行“不曉得嗎!”上應加:“呸,發昏了嗎!”

  一三頁二○行“種瓜的”應改:“看瓜的”。

  一四頁一七行“你發昏了嗎?!”應改:“大概是發昏了吧?!”

  三四頁六行“回子”本頁末應加注:“回子”是沙皇時代帶著大俄羅斯民族主義觀點的人們對於一般非正教的,尤其是對於回民及土耳其人的一種最輕視,最侮辱的稱呼。——作者給中譯本特注。

  三六頁三行“你要長得好像一個男子嗬。”應改:“我們將來要到地裏做活的嗬。”

  三八頁三行“一個頭發很稀的”之下應加:“蓬亂的”。

  四三頁二行“雜種羔子”應改:“發瘋了的私生子”。四四頁一六行“喝嗎”應改:“去糟塌嗎”。

  四六頁八行“偵緝營”本頁末應加注:偵緝營(譯者:俄文為普拉斯東營):黑海沿岸之哥薩克平臥在草地裏,蘆葦裏,密林裏埋伏著,以等待敵人,戒備敵人。——作者特注。

  四九頁一四行“平底的海麵”本頁末應加注:此處指阿左夫(Azoph)海,此海有些地方水甚淺。漁人們都給它叫洗衣盆。——作者特注。

  四九頁一七行“接連著就是另一個海”本頁末應加注:此處指黑海。——作者特注。

  五○頁四行“野牛”本頁末應加注:現在極罕見的,差不多已經絕種了的頸被毛的野牛。——作者特注。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