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章(1)

  “言詞爭執”歌

  一中全會好忙碌,忽而討論誰賣國,粵方委員嘰哩咕,要將責任歸當局。

  吳老頭子老益壯,放屁放屁來相嚷,說道賣的另有人,不近不遠在場上。有的叫道對對對,有的吹了嗤嗤嗤,嗤嗤一通不打緊,對對惱了皇太子,一聲不響出“新京”,會場旗色昏如死。許多要人夾屁追,恭迎聖駕請重回,大家快要一同“赴國難”,又拆台基何苦來?香檳走氣大菜冷,莫使同誌久相等,老頭自動不出席,再沒狐狸來作梗。況且名利不雙全,那能推苦隻嚐甜?賣就大家都賣不都不,否則一方麵子太難堪。現在我們再去痛快淋漓喝幾巡,酒酣耳熱都開心,什麽事情就好說,這才能慰在天靈。理論和實際,全都括括叫,點點小龍頭,又上火車道。隻差大柱石,似乎還在想火並,展堂同誌血壓高,精衛先生糖尿病,國難一時赴不成,雖然老吳已經受告警。這樣下去怎麽好,中華民國老是沒頭腦,想受黨治也不能,小民恐怕要苦了。

  但願治病統一都容易,隻要將那“言詞爭執”扔在茅廁裏,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豈有之此理。

  《北平箋譜》序

  鏤像於木,印之素紙,以行遠而及眾,蓋實始於中國。法人伯希和氏從敦煌千佛洞所得佛像印本,論者謂當刊於五代之末,而宋初施以采色,其先於日耳曼最初木刻者,尚幾四百年。宋人刻本,則由今所見醫書佛典,時有圖形;或以辨物,或以起信,圖史之體具矣。降至明代,為用愈宏,小說傳奇,每作出相,或拙如畫沙,或細於擘,亦有畫譜,累次套印,文彩絢爛,奪人目睛,是為木刻之盛世。清尚樸學,兼斥紛華,而此道於是淩替。光緒初,吳友如據點石齋,為小說作繡像,以西法印行,全像之書,頗複騰踴,然繡梓遂愈少,僅在新年花紙與日用信箋中,保其殘喘而已。及近年,則印繪花紙,且並為西法與俗工所奪,老鼠嫁女與靜女拈花之圖,皆渺不複見;信箋亦漸失舊型,複無新意,惟日趨於鄙倍。北京夙為文人所聚,頗珍楮墨,遺範未墮,尚存名箋。顧迫於時會,苓落將始,吾修好事,亦多杞憂。於是搜索市廛,拔其尤異,各就原版,印造成書,名之曰《北平箋譜》。於中可見清光緒時紙鋪,尚止取明季畫譜,或前人小品之相宜者,鏤以製箋,聊圖悅目;間亦有畫工所作,而乏韻致,固無足觀。宣統末,林琴南先生山水箋出,似為當代文人特作畫箋之始,然未詳。及中華民國立,義寧陳君師曾入北京,初為鐫銅者作墨合,鎮紙畫稿,俾其雕鏤;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複廓其技於箋紙,才華蓬勃,筆簡意饒,且又顧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詩箋乃開一新境。蓋至是而畫師梓人,神誌暗會,同力合作,遂越前修矣。稍後有齊白石,吳待秋,陳半丁,王夢白諸君,皆畫箋高手,而刻工亦足以副之。辛未以後,始見數人,分畫一題,聚以成帙,格新神渙,異乎嘉祥。意者文翰之術將更,則箋素之道隨盡;後有作者,必將別辟途徑,力求新生;其臨睨夫舊鄉,當遠俟於暇日也。則此雖短書,所識者小,而一時一地,繪畫刻鏤盛衰之事,頗寓於中;縱非中國木刻史之豐碑,庶幾小品藝術之舊苑;亦將為後之覽古者所偶涉歟。

  三十三年十月三十日魯迅記。

  《奔流》凡例五則

  1.本刊揭載關於文藝的著作,翻譯,以及紹介,著譯者各視自己的意趣及能力著譯,以供同好者的閱覽。

  2.本刊的翻譯及紹介,或為現代的嬰兒,或為嬰兒所從出的母親,但也許竟是更先的祖母,並不一定新穎。

  3.本刊月出一本,約一百五十頁,間有圖畫,時亦增刊,倘無意外障礙,定於每月中旬出版。

  4.本刊亦選登來稿,凡有出自心裁,非奉命執筆,如明清八股者,極望惠寄,稿由北新書局收轉。

  5.本刊每本實價二角八分,增刊隨時另定。在十一月以前豫定者,半卷五本一元二角半,一卷十本二元四角,增刊不加價,郵費在內。國外每半卷加郵費四角。

  本篇最初刊載於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奔流》第一卷第一期。

  《比亞茲萊畫選》小引

  比亞茲萊(AubreyBeardsley1872—1898)生存隻有二十六年,他是死於肺病的。生命雖然如此短促,卻沒有一個藝術家,作黑白畫的藝術家,獲得比他更為普遍的名譽;也沒有一個藝術家影響現代藝術如他這樣的廣闊。比亞茲萊少時的生活底第一個影響是音樂,他真正的嗜好是文學。除了在美術學校兩月之外,他沒有藝術的訓練。他的成功完全是由自習獲得的。

  以《阿賽王之死》的插畫他才涉足文壇。隨後他為《TheStudio》作插畫,又為《黃書》(《TheYellowBook》)的藝術編輯。他是由《黃書》而來,由《TheSavoy》而去的。無可避免地,時代要他活在世上。這九十年代就是世人所稱的世紀末(findesie′cle)。他是這年代底獨特的情調底唯一的表現者。九十年代底不安的,好考究的,傲慢的情調呼他出來的。

  比亞茲萊是個諷刺家,他隻能如Baudelaire描寫地獄,沒有指出一點現代的天堂底反映。這是因為他愛美而美的墮落才困製他;這是因為他如此極端地自覺美德而敗德才有取得之理由。有時他的作品達到純粹的美,但這是惡魔的美,而常有罪惡底自覺,罪惡首受美而變形又複被美所暴露。

  視為一個純然的裝飾藝術家,比亞茲萊是無匹的。他把世上一切不一致的事物聚在一堆,以他自己的模型來使他們織成一致。但比亞茲萊不是一個插畫家。沒有一本書的插畫至於最好的地步——不是因為較偉大而是不相稱,甚且不相幹。他失敗於插畫者,因為他的藝術是抽象的裝飾;它缺乏關係性底律動——恰如他自身缺乏在他前後十年間底關係性。他埋葬在他的時期裏有如他的畫吸收在它自己的堅定的線裏。比亞茲萊不是印象主義者,如Manet或Renoir,畫他所“看見”的事物;他不是幻想家,如WilliamBlake,畫他所“夢想”的事物;他是個有理智的人,如GeorgeFrederickWatts,畫他所“思想”的事物。雖然無日不和藥爐為伴,他還能駕禦神經和情感。他的理智是如此的強健。

  比亞茲萊受他人影響卻也不少,不過這影響於他是吸收而不是被吸收。他時時能受影響,這也是他獨特的地方之一。Burne-Jones有助於他在他作《阿賽王之死》的插畫的時候;日本的藝術,尤其是英泉的作品,助成他脫離在《TheRapeoftheLock》底Eisen和Saint-Aubin所顯示給他的影響。但Burne-Jones底狂喜的疲弱的靈性變為怪誕的睥睨的肉欲——若有疲弱的,罪惡的疲弱的話。日本底凝凍的實在性變為西方的熱情底焦灼的影像表現在黑白底銳利而清楚的影和曲線中,暗示即在彩虹的東方也未曾夢想到的色調。

  他的作品,因為翻印了《Salome′》的插畫,還因為我們本國時行藝術家的摘取,似乎連風韻也頗為一般所熟識了。但他的裝飾畫,卻未經誠實地介紹過。現在就選印這十二幅,略供愛好比亞茲萊者看看他未經撕剝的遺容,並摘取ArthurSymons和HolbrookJackson的話,算作說明他的特色的小引。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日,朝花社識。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小引

  現在我被托付為該在這本小說前麵,寫一點小引的腳色。這題目是不算煩難的,我隻要分為四節,大略來說一說就夠了。

  1.關於作者的經曆,我曾經記在《一天的工作》的後記裏,至今所知道的也沒有加增,就照抄在下麵:“聶維洛夫(AleksandrNeverov)的真姓是斯珂培萊夫(Skobelev),以一八八六年生為薩瑪拉(Samara)州的一個農夫的兒子。一九○五年師範學校第二級卒業後,做了村學的教師。內戰時候,則為薩瑪拉的革命底軍事委員會的機關報《赤衛軍》的編輯者。一九二○至二一年大饑荒之際,他和饑民一同從伏爾迦逃往塔什幹;二二年到墨斯科,加入文學團體‘鍛冶廠’;二三年冬,就以心髒麻痹死去了,年三十七。他的最初的小說,在一九○五年發表,此後所作,為數甚多,最著名的是《豐饒的城塔什幹》,中國有穆木天譯本。”

  2.關於作者的批評,在我所看見的範圍內,最簡要的也還是要推珂剛教授在《偉大的十年的文學》裏所說的話。這回是依據了日本黑田辰男的譯本,重譯一節在下麵:“出於‘鍛冶廠’一派的最有天分的小說家,不消說,是善於描寫崩壞時代的農村生活者之一的亞曆山大g聶維洛夫了。他吐著革命的呼吸,而同時也愛人生。他用了愛,以觀察活人的個性,以欣賞那散在俄國無邊的大平野上的一切繽紛的色彩。他之於時事問題,是遠的,也是近的。說是遠者,因為他出發於摯愛人生的思想,說是近者,因為他看見那站在進向人生和幸福和完全的路上的力量,覺得那解放人生的力量。聶維洛夫——是從日常生活而上達於人類底的東西之處的作家之一,是觀察周到的現實主義者,也是生活描寫者的他,在我們麵前,提出生活底的,現代底的相貌來,一直上升到人性的所謂‘永久底’的性質的描寫,用別的話來說,就是更深刻地捉住了展在我們之前的現象和精神狀態,深刻地加以照耀,使這些都顯出超越了一時底,一處底界限的興味來了。”

  3.這篇小說,就是他的短篇小說集《人生的麵目》裏的一篇,故事是舊的,但仍然有價值。去年在他本國還新印了插畫的節本,在《初學叢書》中。前有短序,說明著對於蘇聯的現在的意義:

  “A.聶維洛夫是一九二三年死的。他是最偉大的革命的農民作家之一。聶維洛夫在《不走正路的安得倫》這部小說裏,號召著毀滅全部的舊式的農民生活,不管要受多麽大的痛苦和犧牲。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