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2 古詩兩首

  教材分析

  “題解”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陸遊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關於陸遊的情況,第四課《示兒》中已有提及,這裏僅就課文所選的詩歌作一點闡釋:

  詩歌以“冬夜讀書示子聿”為題,“示”含有指示、訓示的意思;“聿”,讀yù,“子聿”是指陸遊的幼子陸聿。詩人在寒冷的冬夜讀書,大概是讀書有得,生發某種感想,於是將其寫成詩歌來教育兒子子聿,指示讀書的正確途徑。

  《觀書有感》是朱熹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朱熹(1130~1200),南宋大理學家,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

  朱熹學問廣博,在經學、史學、文學等方麵都有傑出貢獻。

  朱熹的詩作並不太多,但往往寓意含蓄,富有哲理意味。課文所選這首詩歌取題“觀書有感”,意思是看書閱讀過程中有了感悟,於是以詩歌的形式,將自己的感悟寫出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一首題為《泛舟》又作《觀書有感》的七言絕句: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課文所選的詩歌與這首詩歌意脈相通、相輔相成,所以有的本子就幹脆以《觀書有感二首》並提了。

  “結構分析”

  《冬夜讀書示子聿》這首詩歌通過古人做學問的情況和自己讀書的體會,闡明了要獲得真知,必須親自參加實踐的道理。

  全詩四句,也可以按照上下聯來理解:

  一、二句是上聯,描寫古人做學問的情況。

  這裏的兩句有著轉折之意:“無遺力”與“老始成”表達了古人做學問,年輕時候不遺餘力,銳意進取,到了年老時才取得成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啊!

  ——這裏以古人做學問的實際情形來暗示做學問必須不惜花費畢生精力。

  三、四句是下聯,緊緊照應前兩句的詩意,由讀書引向實踐:光靠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膚淺,不夠完善,要真切理解必須親自實踐才行。

  ——這裏揭示的是又一條學習規律,也就是書本學習與親身實踐密切結合。

  統觀全詩,揭示做學問的道理,一是“少壯工夫”,二是必須“躬行”,二者密切相依,連成一體,不可偏廢。

  《觀書有感》這首詩歌借半畝方塘清澈明淨的形象,來譬喻自己讀書的體會。 從詩意來看,作者似在說明博覽群書,深入探究,不斷吸取營養,便能豁然貫通,領悟到一種新的境界。其實,這首詩歌的意義並非絕對囿於讀書上麵,我們可以擴展理解,領悟蘊含其中的某種哲理。

  全詩四句,可從上下聯的角度來理解:

  一、二句是上聯,描繪天光水色景象,半畝方塘就像明鏡一樣,倒映了天光雲影,構成一幅動人的圖畫。

  ——這是把自己的心智比作明鏡般的方塘,進而以清澈得倒映天光雲影來比喻心智容納之廣,鑒理之明。

  三、四句是下聯,緊接上聯方塘清澈倒映的景象描繪,生出疑問,明確作答,點示了自己的讀書之感。

  ——這是借助上聯描繪的景象來揭示題旨,突出了不斷輸送源源活水是清澈之本,蘊含著耐人尋味的哲理。

  “字詞推敲”

  “學問”:這裏不作名詞講,指讀書學習,有做學問的意思。

  “無遺力”:不遺餘力,亦即全力以赴。

  “老始成”:始,才的意思。

  “終覺淺”:終,到底、畢竟的意思。

  “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絕”字用在這裏,具有加強程度的作用,含有絕對、肯定的意思,連同下麵的躬行,表達了沒有任何條件,不容置疑的意思。

  “躬行”:親身實踐。躬,作“親自”理解。

  “一鑒開”:鑒,鏡子;開,打開。關鍵是為什麽用“開”。原來古代的鏡子往往用鏡袱蓋上,使用時才打開。

  “共徘徊”:徘徊,來回移動。值得探究的是一個“共”字,一齊的意思,指的是“天光雲影”一齊晃動,因為方塘之水清澈得有如明鏡,纖毫畢現,這才能夠“共”得起來,可見詩人遣詞之準。

  “渠”:這裏是代詞,指它,亦即方塘。

  “清如許”:這樣的清澈。關鍵是“許”,帶有表示程度的意味,這樣的意思。

  “句子含義”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這兩句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但是青少年時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能取得成就。這兩句中暗含轉折,啟迪思考:書籍資料浩如煙海,做學問必須日積月累,在年輕時代就要肯花精力,不能僥幸一蹴而就,輕易成功,強調的是讀書做學問要不惜花費畢生精力。這裏的“無遺力”與“老始成”相輔相成,飽含了事物的辯證法在裏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兩句意思是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還是不夠完善的,要能獲得真切而深刻的理解,絕對需要親自的實踐。這兩句是全詩的重點,它是詩人從自己的讀書經曆中悟出來的道理,涉及我們常說的“知”和“行”的關係,啟示我們明白:書本上獲得的知識,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這兩句的意思是半畝方塘像鏡子一樣清澈明淨,天光雲影全被它映現出來。這兩句是用來譬喻的,“半畝方塘”不算很大,但是為什麽能把天光雲影反映出來?因為它很深、很清,如同明鏡一樣。實質上是詩人把自己的心智比作明鏡般的半畝方塘,並且又把能反映天光雲影的情景喻為心智容量既廣,見理又明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兩句的意思是要問池塘裏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這兩句仍然以方塘作為譬喻來說明心智開豁的緣起,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方塘變得如此清澈那樣,人的智慧也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而來。顯然,這兩句是詩人讀書後所產生的感想,一、二句的比喻是為這裏的表達感想而作的形象鋪墊,使感想不是憑空產生,而是有所依據,這才能令人信服。

  “寫作特色”

  宋人詩歌往往以理語介入,甚至通篇講理,後人頗多指責。誠然,詩歌常常以形象感染人,以情意打動人,以境界愉悅人。生動的形象,真切的感情,優美的境界,確實能使讀者產生美感,較之枯燥的說理,自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然而,如果以喻明理、理寓象中,也能發人深思,產生好感。譬如課文所選的兩首宋詩,雖然也在闡明事理,但並不枯燥乏味,令人生厭,反而讓人有通透之感,樂於接受。下麵,就談談這兩首詩的各自特色:

  《冬夜讀書示子聿》比中明理,真切可感。

  這首詩的“少”與“老”形成對比:古人讀書不遺餘力,十分刻苦,少壯時下了苦工夫,到老時方能有所成就,可見做學問多麽艱辛不易;“知”與“行”形成對比:少壯時下苦工夫讀書,固然可貴,但如果止於讀書,到後來未必有成,要獲得真“知”,關鍵在於“行”,必須親自實踐。這兩組對比,互為補充,既要刻苦讀書學習,又要親身實踐,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切深刻地領悟事理。這是在說理,但毫不覺得枯燥乏味,反有透徹顯豁之感。

  《觀書有感》取喻明理,形象生動。

  這首詩先給我們描繪了半畝方塘的形象:方塘之水清澈明淨,猶如纖塵不染的明鏡,將天光雲影映現其中,纖毫畢現。這是使人愉悅的形象,似乎並非闡明道理,其實道理暗含其中了:如果不是塘水清而深,混濁一片,能映現天光雲影嗎?而人的心智也像這塘水一樣,隻有容納深廣,聰睿曠達,才能悟道明理啊!同時,這首詩緊接著仍然以方塘譬喻,采用了問答句式,表麵上是問池水何來如此清澈,表麵上是答因有源頭活水,實際上還是借以明理:如同池水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一樣,人的心智能夠開豁,也是由於源源不斷汲取知識、融會貫通所致啊!將感想議論化為生動形象,既富理趣,又有詩情,這首詩大約因此才傳誦不衰的吧?

  (馬明娟)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這兩首古詩都是借由讀書、觀書,闡述了生活中的某種哲理,可稱之為哲理詩或說理詩。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則“少”“老”對比、“知”“行”對比闡發事理。朱熹的《觀書有感》借物明道、借景喻理,因此,本課教學除了注意古詩教學的一般要求外,還必須從本課兩首古詩說理這一特點出發來設計實施。設計教學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注意引導學生朗讀背誦,體會語言之美;

  二要注意引導學生交流閱讀體驗,領悟詩情、詩意、理趣。

  “思路提要”

  本課教學大致思路為:初讀感知——精讀感悟——讀背體會。

  “過程揭示”

  冬夜讀書示子聿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背誦導入。

  不久前我們一起學習過宋朝大詩人陸遊的一首詩歌《示兒》,在座的同學中肯定有不少能夠背誦這首詩歌的,有誰願意一顯身手,背給大家聽聽?

  學生背誦。

  2.揭題解題。

  今天,我們一起再來學習一首陸遊的詩歌,題目是“冬夜讀書示子聿”(板書課題)。

  (1)學生試說題意。

  (2)引導交流討論。

  “示”,指示,訓示的意思。“子聿”,陸遊有七子,陸聿是陸遊最小的兒子,54歲時生(1178年)。陸遊在寒冷的冬夜讀書,心有所感,寫下這首詩來教育、訓導自己的兒子。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1.學生自學全詩。

  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讀一讀,想一想。

  (1)你掌握了哪些字詞的正確讀音?

  (2)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3)你知道詩歌大意嗎?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詩歌。

  指名朗讀詩句。

  正音:聿(yù)、躬(ɡōnɡ)。

  (2)說大意。

  題目意思是說,詩人用冬夜讀書生發的感想來教育兒子陸聿。

  詩歌大意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青少年時代花費很多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能取得成就(兩句意思是做學問要不遺餘力地下苦工夫)。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究還是不夠完善、不夠深刻的,要深入透徹地了解必須親自實踐才行。

  (3)釋疑難。

  學問:學與問,讀書學習,做學問。

  無遺力:不遺餘力,全力以赴。

  始:方,才。

  成:有所成。

  終:到底,畢竟,終究。

  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

  躬行:親自實踐。躬,親自。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1.讀一讀。

  (1)自由讀,要求讀順、讀通。

  (2)指導讀。

  朗讀前兩句,要注意突出“無遺力”,並讀出“少壯工夫”與“老始成”的對比的味道,強調做學問必須日積月累,甚至不惜花費畢生精力,付出異常艱辛的勞動。

  朗讀後兩句,要注意突出“要躬行”,讀出“紙上得來”與“躬行”即“知”與“行”對比的味道,強調要獲得真知,關鍵在於“行”即必須親自實踐。如果止於書本,花再多的工夫到老也未必有成。

  2.說一說。

  (1)提問:讀懂了這首詩,你覺得感受最大、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詩?說說你的理由,和大家交流你的想法。

  (2)練說。

  引導學生大膽、充分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3)指點。

  教師平等主動地參與學生的交流和對話。

  ①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做學問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年輕時必須不遺餘力,全力以赴,到了年老時才有可能有所成就,不能心存僥幸,以為不付出或者少付出就能有所為、有所成。通過這兩句詩人強調做學問必須全力以赴,付出艱辛勞動,甚至不惜花費畢生精力。

  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顯然,詩人的思考並沒有停留於“學問無遺力”,而是由讀書引向實踐。詩人認為,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畢竟是膚淺的,不夠完善的。要真切透徹地理解,還必須親自實踐才行。書本知識學習必須與親自實踐密切結合,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真正了解,變成真正的學問。

  3.想一想。

  (1)提問。

  ① 詩人為什麽說“少壯功夫老始成”?不花工夫行不行?少花工夫行不行?

  ② “紙上得來終覺淺”,詩人是不是不重視甚至忽視書本知識的學習?

  ③ “躬行”真的就那麽重要嗎?

  (2)思考。

  (3)交流。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1.朗讀背誦。

  2.總結全詩。

  觀書有感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導入。

  唐朝大詩人杜甫曾經有過這樣兩句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讀書的重要性。其實,古人不僅明白讀書重要,而且強調讀書還需思考,所謂“讀而思之”,方能真正有所悟、有所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它是作者讀書有所思、有所感而寫成的。看看學習之後,我們從中會得到怎樣的啟發。

  2.揭題。

  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板書),作者是宋代大學者朱熹。

  (1)簡介作者。

  (2)解釋題目。

  作者讀書,心有所感,於是寫成這首著名的七絕。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1.學生自學全詩。

  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讀一讀,想一想:

  (1)你掌握了哪些字詞的正確讀音?

  (2)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3)你能說說詩歌大意嗎?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詩歌。

  指名朗讀詩歌。

  正音:鑒(jiàn)、徘徊(pái huái)、渠(qú)、為(wèi)。

  (2)說大意。

  半畝大小方形的水塘就像一麵鏡子被打開,它是那樣澄澈明淨,天光和雲影一齊映入水塘,清晰可見它們閃耀浮動,美麗誘人。試問這水塘怎麽會如此清澈明淨的呢?因為從它的源頭源源不斷地有活水流來。

  (3)釋疑難。

  鑒:鏡子。古時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打開。

  徘徊: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詩中指天光雲影倒映在清澈的水中閃耀浮動。

  渠:代詞,相當於“他”、“她”、“它”,這裏代“方塘”。

  如許:如此,這樣。

  為:因為。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1.讀一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

  前兩句寫景,明麗清新,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意境優美,令人神往,朗讀時要充滿感情。

  後兩句說理,但自問自答,理在其中,非常巧妙。朱熹讀書有感正在於此,所以,朗讀時既要緊承前兩句,讀出詩人愜意於美妙景致,又要讀出詩人讀書有得的那番自得。

  2.說一說。

  (1)提問:你覺得詩中哪一句寫得好?說說你的理由,和大家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2)練說。

  (3)指點。

  ①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寫景優美迷人,突出方塘清澈明淨。為後麵設問說理蓄勢鋪墊。

  ②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說理自然貼切,突出源頭源源活水。自然承接前兩句寫景,巧妙設問,自問自答,點明方塘清澈明淨的原因。

  3.想一想。

  (1)提問: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但詩中卻沒有一個字提到讀書,寫的全是方塘中的景色,有人說題目不如改成“觀塘有感”。你們同意嗎?

  (2)思考。

  (3)交流。

  僅就詩句字麵而言,似乎純為寫景。其實,詩人寫本詩是想借此說明讀書使人澄明的道理,意在強調讀書的重要。池水清澈如鏡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流入,詩人由此想到,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即所謂“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朱熹語)

  可以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4.比一比。

  朱熹的說理詩,常常寓理於物、寓理於景、寓理於事。表麵看來是一般的寫景、敘事、詠物之作,其實常常蘊含著極為深刻的哲理。我們一起來讀讀詩人的另外一首詩,然後請大家來做個比較。

  (出示朱熹《泛舟》詩)

  (1)讀一讀。

  《泛舟》是朱熹以“觀書有感”為題寫的兩首絕句中的另外一首絕句。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說一說。

  先說詩歌大意:昨夜江水上漲,巨大的戰船就像一片羽毛那樣輕飄。回想早先水淺的時候船怎麽推也推不動它,白費了力氣,而今江水泛漲,船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航行,一點也不費勁了。

  再說詩歌寓意:水漲舟輕,是生活中常見的實景實事。朱熹此詩粗看也似敘寫生活中的小事,但其實詩人是借“泛舟”來說理。《千家詩》王相注:“文公以泛舟喻學。……以比人見道不明,千思萬索,及至悟來,不思不勉,自然而然,從容中道也。”按朱熹的看法,窮理不可以“頓進”,卻可以“頓悟”,即“豁然貫通”的境界。有時費盡心思未必有所成,而有時卻是不經意之間大有斬獲。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恐怕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說詩歌大意、說詩歌寓意這兩個環節,教者都應當引導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比較的目的就在於此,教師的作用在於適當參與、點撥和引導。

  (3)比一比。

  比較閱讀《觀書有感》兩首絕句,看看有什麽異同。

  可以從詩歌寓意、表現手法等方麵比較它們的異同。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1.朗讀。

  2.背誦。

  3.總結。

  《觀書有感》描寫了池塘美麗的景色,詩人透過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池塘,池塘中的水才會如此清澈明淨這一現象,聯想到人的心智也是因為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更加敏銳,更加開豁,才能領悟到一種新的境界,闡述了不斷讀書吸取新知的重要性。

  4.拓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景象、闡發的道理給讀者留下了寬廣的聯想餘地,所以被人們賦予較多的新的理解。

  “活”與“清”的因果關係,“活”是源頭活,“清”是塘水清。塘水之所以清是因為源頭有活水。因果關聯。

  引導學生思考拓展。

  “課時建議”

  兩課時。

  精彩片段

  (教者看看板書的課題,看看語文課本,滿臉疑惑)

  師: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可是……詩中連個書字都沒有,全寫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詩題不如改成“觀塘有感”,你們同意嗎?

  生:(頗吃驚,仔細讀古詩)

  師:詩題究竟要不要改?為什麽?

  生:詩中沒有提作者看書……

  師:上前握手,謝謝你支持我。

  生:我不是這個意思……

  生:詩中沒有提書,可是詩人是在池塘邊讀書。

  師:你怎麽知道的?

  生:(邊指書上的插圖邊說)從圖上知道的,詩人正在讀書。

  師:借圖理解是個好方法,值得借鑒。

  生:當時詩人在讀書,有一個地方看不明白,看到了池塘邊的景色恍然大悟,就寫下了《觀書有感》這首詩。

  師:看到了什麽景色?恍然大悟,悟到了什麽?

  生:看到池塘像一麵鏡子一樣,天光和雲影倒映在水麵上,在水中閃耀浮動。

  師:還看到了什麽?

  生:看到了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池塘,所以池塘裏的水才這麽清。

  師:悟到了什麽?

  生:詩人是想說明一個道理,要想知識淵博,就必須多讀書。

  師:有點意思。

  生:(搶著說)我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夠具體,這首詩裏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要想永遠都有學問,就得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去填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兩個字——充電。所以我認為詩的題目不能改。

  “評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古詩教學同樣必須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語言,自主構建新的語言積累。在上述片段中,教者打破常規,在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詞語和詩句意思的情況下,再從課題入手,反詰詩題“觀書有感”,向學生提出:詩中隻字未提讀書,怎麽詩題卻是“觀書有感”,不如換成“觀塘有感”吧?一下子激發了全班學生探究思索的興趣,課堂由過去的“讓我讀,讓我說”,變成了“我要讀,我要說”,而且是“我要讀好,我要說好”,這樣,學生學習語言就是在創造性地學習語言,就是生成語言,而生成的都是從他們心中湧出的鮮活的語言,都是有個性的真正屬於自己的語言。這正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

  (楊建新 徐美琴)

  參考資料

  朱熹的文學創作:作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文學創作也頗具特色。他曾和當時著名的文人辛棄疾、楊萬裏、陸遊等人往來密切,相互唱和,尤其是與陸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理學家詩人在宋詩中自成一派,他們把“以議論為詩”發揮到極致。朱熹的詩作現存1300餘首,在內容上很突出的一部分就是借詩來闡明義理,將義理通俗化,100首的《訓蒙詩》就是典型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的喻道詩並不單純是以議論來釋理,有不少詩能通過寫景、詠物以喻道,將景物、情感和義理融為一體,使人在吟詠之中充分領悟其中寓含的理趣。

  朱熹一生對現實朝政十分關注,在涉及和戰與興亡大事上也有明確的見解,在關心時政的詩中,或傾吐內心忠君報國的焦灼彷徨,或表露主戰反和的昂揚決心,或讚美圖強複興的英雄誌士,或呈現出幹預現實的勇氣和愛國情懷,這是朱熹詩作引人注目的另一麵。

  作為宋代道學家中最有成就的詩人,朱熹一生喜居山水佳處,數遷其居,又愛遊曆名山勝跡,因此在他的詩作中還有相當的部分表現自己的行蹤遊跡,或詠物抒懷,或描繪山水風光,大多寫得清新活潑,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朱熹還留下數十首的詠梅詩。

  在朱熹所作的諸種詩體中,今人廣為傳誦的則是他的七絕短章,如《觀書有感》和《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春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水口行舟》(其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作者運用通暢明達的語言呈現平淡清新的自然意象,從對自然的切身體驗中指點讀者領悟象外之韻味,自然意象納入義理的點化之中,意象與義理的藝術融合,不僅透出一種新鮮靈動的理趣詩意,而且還形成一些極具哲理意味的名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