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 負荊請罪

  教材分析

  “題解”

  這是一篇曆史小話劇。

  小話劇所反映的故事,源於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劇本以“負荊請罪”為題,隻是選取了《廉頗藺相如列傳》裏的一則故事。標題中的“負”,背負的意思;荊,指的是荊條;“請罪”,意思是登門謝罪。在古代,認錯謝罪時,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往往脫光了上身衣服,背負著荊條,到對方門上去,請求對方用荊條抽打自己,懲罰自己的過錯,從而吸取教訓。

  這一標題也讓我們產生聯想,引起一連串思索:是誰背負荊條上門謝罪?又是向誰請罪的呢?這個人為什麽要背負荊條上門謝罪?對方接受了他的謝罪了嗎?結果如何?

  其實,以上問題正是這篇曆史小話劇所要揭示的基本內容。

  “結構分析”

  這篇曆史小話劇通過人物對話,描寫戰國時代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受其侮辱而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揭示了藺相如為國家利益而不計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能改的可貴精神。

  按照劇情發展,劇本第一幕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韓勃,幹嗎這麽生氣?”):寫藺相如勸韓勃不要為遭到廉將軍擋道而生氣。

  第二部分(從“大人,您是趙國的上卿”到“我會怕廉將軍嗎?”):寫藺相如告訴韓勃自己避讓廉將軍並不是怕他。

  第三部分(從“那麽大人為什麽好幾天不敢上朝”到幕落):寫藺相如講明避讓廉將軍的原因。

  第二幕也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一會兒工夫領廉頗上”):寫廉頗背著荊條來找藺相如。

  第二部分[從“(迎上去)廉將軍”到“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寫廉頗向藺相如認錯請罪。

  第三部分(從“哈哈哈”到幕落):寫廉頗與藺相如言歸於好。

  這兩幕曆史小話劇各有側重,第一幕側重於藺相如的表現,第二幕側重於廉頗的言行;第一幕是第二幕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幕是第一幕的發展和結果,二者互相依存,不可或缺,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字詞推敲”

  “大人,別怪我多事,廉將軍一再擋我們的道,太欺負人了,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句中的“一再”和“實在”具有因果關聯的內在聯係,值得推敲:廉頗自恃功勞大,瞧不起藺相如,而藺相如的位次卻在自己之上,心裏很不服氣,於是上朝時幾次阻擋藺相如的車道,藺相如卻引車避讓,所以用上“一再”來表示;也正因為廉頗一再擋道,致使韓勃忍無可忍,“實在”一詞表明他已忍讓到無可忍受的程度,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係。同時,這樣寫也進一步映襯了下麵所表達的藺相如的寬容大度,更是難能可貴。

  “剛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讓廉將軍的車子嗎?”句中的“有意”一詞內涵豐富:藺相如知道廉頗是位武將,脾氣急躁,胸無城府,所以不與他計較,“有意”避讓的是無謂衝突,同時也表達了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不在地位高低、個人得失上多作考慮,襟懷多麽坦蕩!

  “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句中的“心思”指什麽?指與廉頗和睦相處,共同維護趙國的利益。廉頗現在也“明白”了藺相如的“心思”,他為什麽能“明白”的?別小看這一詞語,它表明廉頗以前一再欺負藺相如,後經人點示,知道了全是自己為個人得失斤斤計較,把國家利益置於腦後,可貴的是他知錯即改,現在“明白”也不算太遲啊!

  “句子含義”

  ……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廉將軍鬧翻了,後果將會怎麽樣?

  ——這兩句表現了藺相如心係國家利益、不計個人恩怨的寬廣胸懷,他一再避讓廉將軍不是害怕,而是擔心趙國文武不和,給秦國造成可乘之機。藺相如始終把國家的利益擺在第一位,這是多麽難能可貴啊!

  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這一句是廉頗對藺相如的由衷讚歎。廉頗與藺相如爭位次,比高下,忘了國家利益,計較的是個人得失;藺相如則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是“大義”,而一再忍讓廉頗的有意尋釁,這是“寬容”,並且前者是“深明”,後者是“大度”,在程度上無以複加。相比之下,廉頗自愧不如,這才對藺相如發出源自內心的讚歎。

  “語段理解”

  這是一則曆史小話劇,除了開頭交代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在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等以外,幾乎全是人物對話,文字淺顯,易於理解。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幕廉頗上門請罪時說的一段話,揭示了廉頗認錯、知錯的過程,需要我們作些分析:

  “藺大人,請您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這開頭一句可從兩個方麵理解:一是請求寬恕。廉頗一再欺負藺相如,忘了國家利益,鑄下大錯,這才請求寬恕,也表明廉頗知錯了。二是自我認識。廉頗過去擺老資格,居功自傲,忘了大義,自是老邁昏庸的表現了。

  “我常常在別人麵前侮辱您。”這是進一步補足請求寬恕的緣由,也是他的知錯認錯的表現。廉頗能直接說出自己的錯誤行為,證明他不是一個文過飾非、拒不認錯的人,本質上並不壞,如同前麵所說的,他的錯是“老邁昏庸”所致吧。

  末了,“現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則進一步認錯,實質上也是“請罪”,為什麽上升到這一高度?因為廉頗認識自己的錯誤,不再僅僅局限在“侮辱”上麵了,他已明白自己錯在忘了國家利益這一根本上,“全是我的過錯”中的“全”字表明絕不推卸,可也算光明磊落了。

  “寫作特色”

  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衝突來展示人物性格特點的。這篇曆史小話劇在寫作上注意充分揭示戲劇衝突,在尖銳激烈的戲劇衝突中刻畫人物,揭示性格。

  擋道與避讓。廉頗與藺相如爭位次,比高下,一再擋道;藺相如不與他計較,一再避讓。這一矛盾衝突表現了廉頗的居功自傲,藺相如的顧全大局。

  請罪與高興。廉頗得知藺相如一再避讓的緣由,背負荊條,上門請罪;藺相如因為廉頗知道了他的心思,滿心歡悅地接待。這一結局揭示了矛盾衝突的解決,表現了廉頗的真誠改錯,藺相如的寬容大度,兩人和解的關鍵在於他們能夠共同維護國家利益。

  至於劇本中反映的韓勃生氣,藺相如解釋,不怕秦王,何怕廉頗等矛盾,無不集中到藺相如以國事為重上來,而廉頗後來的化解矛盾,登門請罪,也都在以國事為重上麵,這些衝突的展現和化解充分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是曆史小話劇,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有關文字改編,主要表現了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而幾次避讓、有意躲開想要尋釁滋事的廉頗,而一直想給藺相如“下不去”的廉頗聽到藺相如內心想法之後,對自己過去忘了國家利益、隻是爭列位次的錯誤做法十分慚愧,於是負荊請罪,登門道歉。最後,他倆都認識到了“和為貴”:藺相如認識到“和為貴”才有意避讓、主動躲開;廉頗認識到“和為貴”才知錯認錯、上門謝罪。實質上,他們都統一到國家利益重於一切這個製高點了。

  因此,本篇的教學設計宜於緊扣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共同核心“和為貴”進行:第一幕寫廉頗的“鬥”和藺相如的“避”,前者是不服氣,後者是“和為貴”;第二幕寫廉頗主動認錯、上門賠罪,藺相如不與計較、剖明心思,都跟“和為貴”密切關聯。吃透了“和為貴”,本篇的教學任務也就真正完成了。

  “思路提要”

  根據以上的“設計說明”,本篇的教學思路可以這樣安排:

  揭示韓勃生氣原因,突出廉頗的“鬥”和藺相如的“避”,自然地引出“和為貴”啟發學生探究“和為貴”的內涵,由韓勃的“悟”導向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實質上來緊承藺相如“和為貴”的話語接續廉頗的反應——負荊請罪,上門認錯,真正認識“和為貴”進而聯係實際,讓學生對“和為貴”的思想得以進一步理解。

  “過程揭示”

  (課前布置閱讀印發的配讀材料《將相和》)

  一、 聯係舊知,比較導入

  1. 四年級學過一篇曆史小話劇,還記得課題嗎?

  (《公儀休拒收禮物》)

  2. 今天要學的這個曆史小話劇和《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樣也是個“獨幕劇”嗎?為什麽?

  二、 展開對比,引出“和為貴”

  1. 當這一曆史小話劇的帷幕徐徐拉開時,同學們看到了舞台上怎樣的情景?

  (藺相如聚精會神地讀書,韓勃氣呼呼地站立一旁)

  2. 門客韓勃為什麽會如此氣憤?

  3. 誰想上前來表演廉頗擋道的樣子?

  (歸納廉頗“鬥”字當頭,板書“鬥”)

  4. 廉頗“鬥”字當頭,藺相如采取的是什麽態度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5. 藺相如既然不怕廉頗,那他為什麽對廉頗不是避讓就是躲開呢?藺相如心裏究竟是怎樣想的?能從課文中找出藺相如說的一句話來回答嗎?

  (“還是和為貴嘛。”

  在“鬥”字下板書一個更大一點的“和”字)

  三、 探究內涵,理解“和為貴”

  1. 思考、討論:你是怎樣理解“和為貴”中的“和”字的?

  2. 聯係配讀材料想一想:《將相和》故事中什麽地方向我們暗示了“將相和”的重要?

  3. 藺相如是怎樣說服韓勃的?

  4. 韓勃聽了藺相如的話,究竟想通了沒有?從哪一個提示語可以看出?

  (若有所悟)

  5. 韓勃究竟“悟”出了什麽?

  6. 朗讀體會韓勃說的話。

  四、 負荊請罪,緣因“和為貴”

  (一) 自學“第二幕”

  1. 四人一組,自由結合,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分組排練。

  3. 抽簽表演。

  (二) 引導探究

  1. 結合看插圖,提問: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說說藺相如的話傳到廉頗耳朵裏以後,廉頗是怎麽反應的?

  (負荊請罪)

  2. 結合理解《史記》的有關描寫: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3. 不可一世一心要和藺相如“鬥”個高低的廉頗為什麽會幡然悔悟,負荊請罪,要求和好呢?

  4. 重點研讀:

  藺大人,最初我還以為您怕我哩,後來經人提醒,才明白您這樣做完全是為我們趙國著想。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1) 聯係第一幕課文想一想:廉頗說的“你這樣做”指的是什麽?

  (以“和”為貴)

  (2) “這樣做”為什麽“完全是為我們趙國著想”呢?

  (3) “大義”是什麽意思?“大度”是什麽意思?

  (4) 在讚歎藺相如“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的時候,廉頗內心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可能會有哪些想法?

  五、 升華思想,突出“和為貴”

  集體口頭填詞練習——屏幕上有四個待填詞的句子,按順序,每組填一個,各組同學先想好,然後再讀出來。

  爸媽 ,家庭興旺發達。

  師生 ,班級興旺發達。

  將相 ,國家興旺發達。

  和為貴,人 萬事興。

  “課時建議”

  兩課時。

  精彩片段

  (一)

  師:當第一幕的帷幕徐徐拉開的時候,你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生:藺相如正在聚精會神地讀書。

  生:他的門客韓勃氣呼呼地站在一旁,好像受了許多委屈。

  師:韓勃為什麽會如此氣憤?當時究竟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情?

  生:大將軍廉頗故意擋了他們的道,不讓他們的車子過去。

  師:誰想上來表演一下廉頗擋道的樣子?

  (舉手的男孩甚眾,一生特別踴躍,情不自禁地從座位上站起)

  師:(指該生)請你上前麵來表演。

  生:(一手捋髯,一手似指著正想從此通過的藺相如的車子,雙目圓瞪,高聲喊著)哇啦啦,老夫在此,誰敢過去?哇啦啦,老夫在此,誰敢過去?……(課堂大嘩)

  師:(忍俊不禁地)表演得真好!你是從哪兒學來的?

  生:我爺爺是京戲迷,每逢休息日,總會和另外幾個爺爺在院子裏這麽唱呀、做呀的。

  師:噢,怪不得!日久天長,耳濡目染,你將來肯定也是京戲迷!同學們說說,從××同學剛才的表演中,廉頗當時擺出的是一副怎樣的架勢?

  生:殺氣騰騰!(笑聲)

  生:狂妄自大。

  生:不可一世。

  生:不肯與藺相如善罷甘休!

  生:故意尋事生非!

  生:活像一隻好鬥的公雞!(大笑)

  師:你打的這個比方裏有一個詞形容當時廉頗的架勢是非常準確的,它就是——(隨手板書一個大“鬥”字)。廉頗有意和藺相如“鬥”,隻是這一次嗎?

  生:不,單擋道就不止一次。

  師:怎麽看出來的?

  生:(讀課文)廉將軍一再擋我們的道,太欺負人了——從“一再”這個詞就可以看出。

  師:聽你們的口氣,課文中好像在其他什麽地方還寫了廉頗一直在尋找機會和藺相如鬥……

  生:第一幕中韓勃說的話——(讀課文)那麽大人為什麽好幾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見到廉將軍嘛!

  師:(故意地)這裏寫的是藺相如呀!

  生:(著急辯解)如果不是廉頗說的“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去”的話“傳到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怎麽會“請病假不上朝”呢?

  師:(欣喜地)你真聰明,把老師印發的《將相和》故事裏的內容和課文聯係起來了,這就叫做融會貫通,這樣就把書讀活了。廉頗“鬥”字當頭,老是要尋找機會侮辱藺相如,藺相如呢?要麽躲開,要麽避讓,是藺相如怕廉頗嗎?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一段對話——從“我真不明白”讀到“我會怕廉將軍嗎”。

  (生分角色讀,略)

  師:藺相如的回話是個反問句,句尾的音要上揚,大家把這句話齊讀一遍——(生讀,略)讀得很好!既然藺相如根本不怕廉頗,那麽他為什麽對廉頗不是躲開就是避讓呢?藺相如究竟是怎樣想的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藺相如說的一句話來回答。

  (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思索答案)

  生:(讀課文)還是和為貴嘛。

  師:其他同學的意見呢?你請講——

  生:還是和為貴嘛。

  生:還是和為貴嘛。

  生:還是和為貴嘛。

  師:看來大家都同意是“和為貴”了。(眾點頭)廉頗一心想“鬥”,而藺相如呢?完全相反,一心想“和”。(師在“鬥”下板書一個更大一點的“和”字)“和”字的意思該怎樣理解呢?

  生:和好。

  生:和睦。

  生:和解。

  生:和諧。

  生:和衷共濟。

  師:你的理解與眾不同,更有深度。能告訴大家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生:(頗受鼓舞)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師:誰想和誰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生:藺相如想和廉頗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師:當時趙國麵臨什麽困難?

  生:秦國老是想欺負趙國。

  生:秦國虎視眈眈,要吞並掉趙國。

  師:既然這樣,秦王當時為什麽又遲遲不敢發兵攻打趙國呢?

  生:就是因為害怕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師:在《將相和》的故事裏,哪段話向我們暗示了這一點?

  (生翻看印發的《將相和》故事)

  生:(讀配讀材料)在澠池會上,秦王沒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在邊境上已經作好準備,不敢怎麽樣,隻好放趙王回去。

  師:藺相如深深懂得,大敵當前,(手指板書“和”)將相必須以和為貴。我們來看他是怎樣說服百思不得其解的韓勃的。“韓勃,你要知道”——一道讀。

  (生齊讀,略)

  師:韓勃聽了藺相如的教誨,究竟想通了沒有呢?從哪一個提示語可以看出?

  生:“若有所悟”告訴我們韓勃想通了。

  師:韓勃“悟”出了什麽?

  生:秦王不敢侵略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藺相如跟廉頗鬧翻了,那秦王就要發兵攻趙了,趙國就危在旦夕了。

  生:悟出了“和為貴”。

  師:悟到了這一點,韓勃是怎麽說的?誰來讀一讀?

  生:(讀)對,對,大人您做得對!

  師:這句話裏,韓勃連說了幾個“對”?

  生:連用了三個“對”字。

  師: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也有點不同尋常,看出來沒有?

  生:開頭的兩個“對”字後麵都用了逗號,最後的“對”字後麵又用上了感歎號。

  師:這就提示我們,前麵兩個“對”字不僅要讀出重音,而且停頓時間要稍長;讀最後一個“對”字,聲音要響亮,要戛然而止,這樣才能表示出韓勃對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堅持與廉頗和好的言行發自內心的肯定、佩服和讚歎。我們各自先用心體會一下,然後再自個兒試讀幾遍——

  (各自體會,試讀,齊讀,略)

  “評點” 這一精彩片段有如下特點:

  1. 揭示矛盾,引出中心。

  韓勃為什麽會如此氣憤?教學伊始就突出韓勃生氣的形態,接著順理成章地提出疑問,探究韓勃生氣的緣由,尤其是生動模擬廉頗擋道的架勢,以及“給他個下不去”的揚言,致使藺相如“避讓”和“躲開”,進而由“怕”與“不怕”的討論,自然有效地引出劇本中心“和為貴”。如此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開闊了學生思路,同時對“一再”的強調,對廉頗“鬥”的歸納,對《將相和》的聯係,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了,同時也為下麵的深入理解作了巧妙鋪墊。

  2. 探究內涵,致力悟解。

  揭示了“和為貴”這一中心以後,教者因勢利導,板書一個與“鬥”相應的大大的“和”字,啟發探究“和”的內涵,進而由學生悟出的“和衷共濟”的意思自然地聯係上藺相如和廉頗,聯係到秦趙對峙的嚴峻形勢,挖掘出強秦所以不敢貿然攻趙的根本原因,在於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如果文武失和會怎樣呢?藺相如“和為貴”的思想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僅韓勃的幾個“對”字顯示了悟解,而且學生在體會、試讀和齊讀的過程中也悟解得更透徹了。

  (二)

  師:幾天以後,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是怎麽反應的呢?下麵,自由結合,四人一組,分角色朗讀第二幕課文,熟讀成誦後,各自排練,下一節課抽簽上台表演。各組讀提示語的同學擔任組長,負責組織朗讀、排練。

  (生朗讀、排練、表演略)

  師:同學們請看課文插圖,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說說藺相如的話傳到廉頗耳朵裏以後,廉頗是怎麽反應的呢?

  生:廉頗脫下戰袍,背著一根荊條,跪在藺相如麵前,請他狠狠抽他一頓。

  師:能再簡潔一點嗎?

  生:廉頗脫去上衣,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認錯。

  師:還可以再簡潔一點。

  生:負荊請罪。

  師:(微笑)對呀,(指板書的課題)不是早就寫在上麵了嗎?老師告訴大家,《史記》裏頭對這一情景是這樣寫的:(屏幕出示)廉頗聞之,肉袒(tǎn)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師:跟著老師把這句話讀三遍。

  (生齊讀課文,略)

  師:(指“肉袒”)什麽是“肉袒”呢?就是去衣露體的意思。古人認錯請罪時以此表示內心的惶恐不安。不可一世,一心要和藺相如“鬥”個高低的廉頗為什麽會幡然悔悟、負荊請罪,表示要與藺相如和好呢?第二幕中廉頗有一段話為我們道出了其中的緣由。找找看,是哪一段?

  (生翻看課文)

  生:是這一段——

  藺大人,最初我還以為您怕我哩,後來經人提醒,才明白您這樣做完全是為我們趙國著想。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師:對嗎?

  生:(齊答)對!

  師:我們把這段話一道讀兩遍。

  (生讀,略)

  師:聯係第一幕內容想一想,廉頗說的“你這樣做”具體指什麽?

  生:有意避讓廉頗的車子。

  生:好幾天不上朝,躲開廉頗。

  生:把國家放在首位,以和為貴。

  師:一個人的行為總是受自己的思想支配的。藺相如有意避讓廉頗,故意躲開廉頗,是因為他把趙國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他有以和為貴的思想觀念。廉頗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徹底悔悟,知錯認錯,登門請罪;也正因為明白了這一點,他才會對藺相如發出源自內心的讚歎,同學們一道讀第二句話——

  生:(齊讀)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師:“大義”是什麽意思?“大度”是什麽意思?

  生:大義就是大道理的意思;大度是指氣量大,能容人。

  師:請同學們反複讀讀課文,認真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廉頗,在對藺相如發出“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的讚歎的同時,你內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可能會有哪些想法?

  (生讀課文、思考)

  生:我可能這樣想:我是多麽老邁昏庸啊,藺相如為趙國著想,有意避讓我,躲開我,不跟我鬧翻,我卻以為他怕我,這是多麽可笑!

  生:如果我是廉頗,我可能會這樣想:我有意惹是生非,爭強好勝,而藺相如卻是以和為貴,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他是個肚裏能撐船的宰相,我是個小雞肚腸的小人哪!(笑聲)

  生:我當時可能會有這樣的內心活動:藺相如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國家的利益,而我一個勁兒爭的是官位的大小,計較的是個人的得失,我真是個渾老頭子呀!(大笑)

  生:如果我是廉頗,我當時會痛下決心:學習藺相如,以和為貴,團結起來,振興趙國,讓秦國不敢輕舉妄動,讓趙國百姓安享太平。(讚歎聲)

  師:下麵,我們來做個填詞練習,屏幕上有四個句子(屏幕出示),每組負責一個:

  爸媽 ,家庭興旺發達。

  師生 ,班級興旺發達。

  將相 ,國家興旺發達。

  和為貴,人 萬事興。

  按順序,各組先想好,再一道把這個句子完整地讀一遍,第一組先來——

  爸媽和,家庭興旺發達。

  師生和,班級興旺發達。

  將相和,國家興旺發達。

  和為貴,人和萬事興。)

  “評點” 這一精彩片段與上一精彩片段血脈相連,有機溝通:

  1. 圍繞“反應”,研討實質。

  藺相如對廉頗的擋道、揚言,采取避讓、躲開,指導思想是“和為貴”。這消息傳到廉頗耳朵裏,廉頗會有什麽“反應”?妙在教者並不急於直接點明,而是先讓學生朗讀、排練、表演,深入體驗角色,在此基礎上組織討論,學生自然更加心領神會:廉頗負荊請罪,承認錯誤,這一轉變和行為應該由衷讚揚。妙在教者並不滿足於“反應”的表象,而是引導學生研討“反應”的實質——藺相如這樣做是為了趙國,深知“和為貴”;廉頗這樣做也是從國家利益出發,認識到“和為貴”。尤其是對“大義”和“大度”的探究,落實到“和為貴”上來。這就兩幕溝通,一脈相承了,學生設身處地地深入體味,對“和為貴”的實質悟解得更透徹了。

  2. 擴展練習,升華思想。

  教學至此,可以說是非常圓滿了,可是教者更進一層:以“和”為核心,設計了相關填空練習,涉及到“爸媽”、“師生”、“將相”乃至整個社會,所填的都是一個“和”字,並非簡單重複,而是有意反複,讓學生由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擴展開去,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和為貴”的思想在現今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從而自覺地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達到認識上的升華。應該說,這樣教學不是說教式的硬性外加,而是與課文有機交融的自然內化,可謂恰到好處。

  “總評” 清代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漁在談到戲劇創作時曾經說過:“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以上兩個精彩片段,可以說設計者抓住了劇本的“主腦”,亦即作者的“本意”,也就是“和為貴”。為了貫徹教學意圖,教者摒棄機械灌輸,而是根據“課程標準”精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先由韓勃生氣,藺相如作釋引出主腦繼而圍繞主腦探究內涵,深化認識進而緊承主腦轉到廉頗負荊請罪,揭示緣由最後突出主腦,形成升華。這其實是采用的“一點突破法”,從“和為貴”這一中心點突破開來,兼顧全文,悟解廉藺,擴展深化,升華認識,真是提綱挈領,百毛皆順了,無疑是成功的設計。

  (姚烺強 張漢清)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