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神宗年間的變法以司馬光與王安石的激烈辯論開場——保守派與激進派,一位是博古通今的史學泰鬥,一位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大師。

司馬光博古通今,秉性剛直,具有濃厚的儒家思想。他功名早成,二十歲便考中進士甲科,而且為人忠厚,亦能堅持原則,是當朝中流砥柱。相比於王安石的激進,司馬光顯得更加穩重,他同樣讚同改革,隻是不同意王安石激進的商業化製度,他深受儒家學派熏陶,在改革方針上傾向於維護舊有體製,以仁治天下。

和司馬光一樣,王安石同樣是這個時代傑出的人物。他二十二歲一舉中進士高第,才高八鬥,文采非凡。他的雄辯之才令人稱奇,常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絕,也許正是這樣的口舌說動了宋神宗。與司馬光不同,他特別提倡政策與製度的重要性,他的腦子裏,充滿著務實的商業思想。也正是因為他獨特超前的社會思維,使得他在這個時代顯得是那麽另類突出。

他們二人都是坦蕩君子,心係社稷,為人清廉。他們的爭鬥起源於政策改革,目的都是為了國富民強,而非私人恩怨。

事實上,他們二人的私交曾經很好。司馬光、王安石年輕時曾同在包拯手下為官,兩人的文才各有所長,一度是互相傾慕的同僚好友;仁宗年間,歐陽修大力提拔王安石入京當官,司馬光也力舉王安石,稱他“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

然而司馬光與王安石兩人的互不相讓,促使神宗最終選擇了王安石。

“諸位臣工,青苗法是我在鄞縣試用過的,現在拿來推廣到全國實行。它的政策就是:每年青黃不接季節時,農民可向政府貸款購買種子,年利二分,半年一分,分春秋二季歸還本利。這樣,不僅很好解決了農民窘境,而且政府還能收取利息,充盈財政收入,何樂而不為?”

麵對百官,王安石滿懷雄心宣傳著自己的藍圖。

“再比如市易法,強調的是政府起主導作用,進行物資儲存。每逢物價上漲時,政府就賤價出賣,物價下跌時,就高價收買,實行‘貴發賤斂’,這樣不僅維護了全國的物價穩定,而且政府也從中獲取差價利益,是雙贏的政策。”

王安石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闡述他的政治主張。他為自己的偉大理想感到興奮,似乎看到一個盛世到來。是的,他的這些思想,在今天的人看來都值得讚賞——利用供需杠杆、宏觀調控等手段進行理財,他可以成為一個傑出的經濟學家。

司馬光拉長著臉,仔細琢磨。他不懂王安石的那套商業理論,但是,他深諳中國官僚體係數百年的運轉規律。他咳了兩聲,一字一句說道:“陛下,王安石的政策多是紙上談兵,具體措施卻很難施行。大宋疆土如此遼闊,各地情況不一,需區別對待、漸進變革,變祖宗之法乃牽一發動全身之舉動,沒有數十年的時間是難以見效的。”

年輕的皇帝卻已迫不及待:“數十年?那我大宋豈不早被遼人、金人吞並了?如今國家危機,需要迅速改革,強國富民,這才是當務之急!”

“陛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司馬光直言上諫,“昔漢文、景帝的無為而治使得國家繁榮,與民生息、輕徭薄賦才是上上之策。請陛下明鑒!”

“不,我認為隻要加強宏觀調控,就能使國家迅速走向富強!”王安石絲毫不讓,“何況,青苗法我已經在陝西試行了,民眾反響很好,絕對是利國利民的上上之策!”

大殿之上,兩位重量級人物再次發生碰撞,雙方固執己見,唇槍舌辯。

“好了!”神宗皇帝不想再聽下去,“我意已決,迅速變法改革,這是我大宋的唯一出路!”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