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隱居與求仕,是李白的兩個夢想,矛盾地在心中激蕩。

李白少年學道,向往成仙,又學縱橫術,欲求功名,兩種思想影響他的一生。當得意時,他覺得自己就是世間的救世主,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當失意時,又退隱而求心靈的寧靜,自我安慰說“安得摧眉折腰事權貴”。他的命運,是中國文人的典型命運,他的詩歌,也極典型地反映了文人內心的矛盾。

這是中國文人的形象:既孤傲自負,又急切想揚名立萬;既號稱自己隱逸閑靜,又巴不得能進入仕途。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中華曆史上的文人,具有孔子儒家入世與老子道家出世的雙重心理。

李白是脆弱的,他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他一次次想立功名,卻一次次放不下自己清高的麵子,他注定在二者之間無法定位,徘徊一生。

老年的李白避居廬山,安史之亂爆發,中華大地生靈塗炭,他最後一次燃起為國建功的願望。永王李磷興兵而起,借“勤王滅賊”欲奪皇權,天真的李白應邀加入幕僚,以為自己能為國家建功立業了。然而不久,永王便被鎮壓,李白被朝廷判罪,流放夜郎。

此時他六十歲了,暮年白發,加上精神打擊,垂垂老矣。“夜郎萬裏道,西上令人老”,李白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來了。他拄著拐杖,艱難行走在南方泥濘的路上,孤風淒雨,一路飄零,回首望長安的方向,渾濁的淚水滴落在泥土裏。李白老了……

所幸的是,在李白生命的最後兩年裏,他被赦免,獲得遲來的自由。隻是這時,他已走入了人生的末期,來往於金陵、宣城等地,依人而生,窮困潦倒。“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那心底的憂愁啊,汩汩而出,一輩子究竟換來了什麽?

重病的李白最終死在安徽一個小縣城裏,他的族叔李陽冰收集了他的詩稿遺物。那是他臨終前留下的最後一首詩《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辭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這是他最後的激情迸發麽?

李白走了,帶著他一生許多瑰麗的夢想,離開了這個繁華的世界。他是一個天才,無與倫比,他有著非凡的身世與經曆。他曾經想學仙求道,做一個隱者;他曾經是一個遊子,浪跡天涯;他曾經想當一個俠客,仗劍江湖;他曾經想飛黃騰達,入仕求官……然而,他最終以一個詩人的名義留存在中華史冊上,以一個酒仙的形象印記於世人腦海中。

或許,這個世界,真正讓他有所寄托的,唯有詩和酒吧……

【史書記載】

選自《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峨眉山月歌》等。

《新唐書·李白》: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

《新唐書·李白》: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

《新唐書·李白》: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