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 凡有不解,輒歸於神——中國近代自然科學落後之又因

任何宗教對科學的發展都有阻礙作用,善惡報應在這方麵的影響也極顯著。因為在報應觀中,最根本的就是以人事影響天然的那種巫術的成分,認為人的行為絕對地決定了事物的過程或結果。假如皇帝仁善,必然會有豐年,天一定會降福;反之,就會出現災異,以示懲戒。一般人隻要虔心行善,也會獲得天神佑護,自身福壽可望,子孫昌盛可期。反之則遭罰。這種信念,使人們醉心於神奇和超自然的事物,越來越深地陷在錯誤之中,對於一切自然現象——風、雨、旱、蝗、山崩、地震、星殞、日食、嚴寒、瘟疫、豐收、饑歉等等——隻要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不足以解釋,就會以神為最終原因來解釋,而惰於探索和不承認事件的物質規律性和導致壞現象的真正原因。所以,一旦遇到自然災害,人們不是去探尋現象的自然原因,不考慮如何以人力勝天,而是不假思索地認為是神的作用,是天帝施罰。舉國上下,匍匐祈禱,希冀神靈消災降福。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如何通過賑濟貧困、收瘞遺骸等好事來感動神靈,通過嚴潔祭壇、祭品、禁止屠宰來討好神靈,通過在龍潭中投死豬或扔婦女敝屣和臭裹腳布等穢物來振觸神靈,通過自我懲罰乃至自焚等手段來威脅神靈等祈禱祭祀方式,可謂無所不用心其極,惟獨不思慮進行以人力抗禦自然災害的努力。使我們民族的進取精神在一種怠惰風習中和迷信愚昧中衰弱下去,從而加強了人們在自然界麵前的軟弱無力,阻礙了一切有用科學的發展,使我國社會實際上是停頓在一個漫長的非常不易擺脫的幼稚時代。

清人魏敏果說過這樣一句格言:“五倫之外無道,六經之外無文,四書之外無學。”(《清朝野史大觀》卷五)這是魏氏的格言,同時也是放之整個封建社會而皆準的通理。隻有“五倫”、“六經”、“四書”才是“道”、是“文”、是“學”,才有必要去探究,去闡發,而“六合之外”的一切自然的或生理的疑異現象,則“存而勿論”,或以鬼神報應觀破解。《續夷堅誌》卷二記載:金代泰和年間(1201-1208),定襄縣有一匹馬驚逸,直奔縣廳將縣主簿齧倒,咬至死,傷折之處,慘不忍睹。當時人說:這匹馬,不是為鬼物所憑,就是他世報怨。這個馬驚傷人事件,就這麽簡單地解決了。《見聞雜記》卷二記載:明代萬曆六年(1578)六月,浙江金門衛後所千戶金璫家臥室內,“平地湧血如鼎沸,高三尺許,天明凝凍成塊。事聞,下禮部議修省。”在今天看來,這所謂“血”,在六月可凝結成塊,大概是某種濃度極高的金屬礦水,也許是鐵礦水。自當迅速探明,以備開采。而當時都以為是上天“示儆”。李樂說:“夫血,陰物也,無故湧血,高至三尺,於人道為小人得誌,於刑獄為冤抑不申,於地方為殺戮慘傷之象。”因此,要“修政省刑”,以示知懼改悔。

《閱微草堂筆記》載有這樣幾件事:清代有個叫雷陽的人,養了幾隻羊,其中一隻忽然人立而舞。當時人說:“羊怎麽會跳舞呢,肯定有鬼憑附!”(卷一一)有人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目不能視,耳不能昕,口不能言,四肢不能動,周身痿痹,不知痛癢,仰置床上,塊然如木石,僅一息不絕。家人知其未死,按時以飲食置口中,也能咀嚼吞咽。名醫也無所措手足,說:“此病身死而心生,為自古醫經所不載,大概是業報吧!”(卷九)有個富翁的獨生子得了重病,請當時名醫診治,醫生說,“脈現鬼症,非藥石所能療也。”竟拂袖而去(卷六)。中醫學是我國古代較為發達的一門學科,其尚且如此,其他學科的情形自可想見。

善惡報應以盲目信仰為基礎,千百年的潛移默化,使人們的智力受到影響,日漸退化,失卻任何批判地思想的能力,而習慣於相信一切荒謬不經的事情。這種愚昧的惰性因素,就像遺傳基因一樣深深積澱在廣大民眾的身上,使他們固著在封建迷信的泥潭中,難以跟上現代社會科學發展的步伐。就在接受了數十、百年現代科學文化熏陶的今天,普通百姓的頭腦中仍保留著極濃重的宗教迷信意識,他們所表現的愚昧與輕信,使人不得不為之震驚!請看:

《廣西日報》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日記載:一九七九年,廣西都安縣某村蘭秀月聲稱她的女兒上山放牧,遇到一個白衣神仙,教她用泉水治病,先假稱治好蘭秀月本人和生產隊長黃端午的病,然後大造輿論,稱其女潘美菊(十二歲)為仙姑,能治百病。四方群眾聞而信之,連續兩年,跨省逾縣跋涉求治者絡繹不絕。而其所謂治病,不過是隨便觸摸一下病人帶來的東西,三五秒鍾便告完畢。到一九八一年七月,已有五個病人死在求仙回來的路上,其中一人倒斃四天無人收屍。

《民兵生活》一九八七年四期載文說:一九八六年,湖北省仙桃市郊縣有一塊耕地,忽然陷下一坑,地下水滲出,附近群眾為之哄傳,說是“龍泉顯靈”,其水可以消災去疾。四圍州縣乃至鄰省群眾聞訊而來取神水者蜂擁而至,使交通也為之堵塞。“龍泉”附近,終日香煙繚繞,鞭炮不絕。從清晨四時至午夜,取水祈禱者從不間斷。“龍泉水”由多而少,由清而濁,由濁而泥。道遠後至者,連淤泥也奉為至寶,虔誠取歸。後經查證,其地曾打坑井掘煤,後來填土耕種,年月既久,填土下陷,地下水滲出,絕非“龍泉顯靈”。

《桂林日報》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二日記載:一棵被風吹倒的大樹,因樹枝樹梢被人砍削,頭重尾輕而豎立起來,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人們便以為是“神仙顯靈”,前來焚香祈禱者絡繹不絕。

同月二十四日報又載:幾個住在岩洞裏的乞丐為了賺錢,揚言說洞中石鍾乳滴下的水是“仙水”,能治百病。於是,跑來燒香叩取“仙水”的累千巨萬。

……

近年來,農村中人死後打齋做道場,請風水先生尋覓風水寶地以安葬親祖,以及卜卦算命、請仙問神之風極其熾烈,甚至有人因受人欺騙,為了“成仙”而全家自殺!毫無疑問,這種現象的出現,根源於封建社會長期宗教迷信的影響,根源於我國現階段經濟文化的不發達和一般群眾文化素質的過低。這是我們要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的一個不利因素。

樹不是一砍就倒的。但我們一刻也不懷疑,這棵樹總有一天要倒下的,隻要加快我國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運用科學的斧頭不斷向同一個方向砍去,我們必定能夠最後掃清封建宗教迷信的餘毒。當然,這個過程將是非常漫長的。

近年人們在探討中國近代自然科學落後於西方的原因時,從政治製度的、經濟結構的、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的、自然地理環境的、人口因素的以及運用係統工程超穩定結構的各個方麵,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有益分析。所有這些因素,無疑都是中國近代自然科學所以落後的原因。除此之外,這種在沉重的社會壓迫與自然壓迫之下產生的、彌漫於整個封建社會、滲透於絕大多數國民心理的善惡報應觀念,是否也是致使中國近代自然科學落後的原因之一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