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以忍為核心的處世哲學

對於工作一生而貧困一生的人來說,宗教教導他們在人間要順從和忍耐,勸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天國的恩賜上。如何才能獲得“天國的恩賜”?隻有“行善積德”。怎樣才算“行善積德”?對於廣大臣民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忍”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規規矩矩地做奴隸。《見聞雜記》卷一〇說:“問人欲積善從何處做起?一曰從忍耐起,凡事含忍得,不計較人,不求勝人,此便是善”。

佛說:“諸眾生以種種惡害加之,我能忍耐不起瞋恚。”又說:不論遇到什麽艱難與淩辱,都要“安忍而不動心”。說“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大珠禪師語錄》卷上說:“忍辱第一道,先須除我人,事來無所受,即真菩提身。”《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也說:“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五燈會元》卷二《明州布袋和尚》所載一偈尤妙:

是非憎愛世偏多,子(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宋代有一個故事,說狀元、理學家張九成告老還鄉,一天參訪喜禪師。喜禪師說:你來有什麽事?張九成說:“打死心頭火,特來參喜禪。”喜禪師故意說:“緣何起得早,妻被別人眠。”張九成登時大怒,罵道:“無明真禿子,焉敢發此言。”禪師這才慢慢揭破謎底說:我輕輕一煽,你就起火,怎麽能參禪?張九成恍然大悟,慚愧不已。可見,佛教告訴人們的就是這樣一種人生哲理:為了信仰,為了解脫,必須“要自己忍受困乏,招致苦難、酷刑和痛苦,從而顯示自己的精神……人所忍受的痛苦越可怕,他也獲得愈大的神的光榮”(黑格爾《美學》第二卷)。

道教也在大念“忍”字經。《洞真智慧觀身大戒》說:“唯慈、唯愛、唯善、唯忍,能行此四者,亦與道為鄰矣。”又說:“道學當忍人所不能忍,衣人所不能衣,學人所不能學,容人所不能容,受人所不能受。”《洞玄智慧本願大戒上品經》教人要“忍苦甘貧,悔往修來”。《玄都律文》則宣揚“德為醫也,行為藥也”,“勞苦不恨為一藥”,“安貧不願(怨)為一藥”;又稱“以貧妒富是一病”。隻有替富人毫不抱怨地勞作並溫順地忍受剝削者加在他們身上的重荷和困苦的人,才能獲得神靈的褒獎,死後升入天堂和天國,子孫富貴。那些不能容忍剝削者的統治,敢於抗議和奮起同他們作正義鬥爭的人,就是萬惡不赦的罪人,就要遭受現世報應,死後墜入地獄受“無間苦”。

影響所及,使“忍”之一字,幾乎成為古代社會所有臣民(有時恐怕連皇帝也不能例外)立身之圭臬,處世之法寶。民間俗諺說:“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慎子》逸文)“不癡不聾,未堪作大家翁。”(《古謠諺》卷一〇)“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一朝之忿可以忘身及親,錐刀之爭可以破家蕩業。”(《琴堂諭俗編·戒忿爭》)“忍事敵災星。”“得饒人處且饒人。”(《吳下諺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士大夫同樣崇奉“忍”字哲學,而且創造了許多“佳句”。譬如:“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針口過殘春。”“百戰百勝,不如一忍,無言萬當,不如一默。無事簡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黃庭堅《贈送張叔和》)“忍氣饒人禍自消。”(《警世通言》卷一一)《筆疇書》說:“心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乃有濟。君子立心未有不成於容忍,而敗於不容忍也。”明代著名學者陳白沙(憲章)《忍守箴》說:“七情之發,唯怒為遽,眾怒之加,唯忍為是,當怒火炎,以忍水製,忍之又忍,愈忍愈勵。”楊洪道《六忍》尤其指出要能忍觸——他人觸犯我而能忍;忍辱——他人淩辱我而能忍;忍惡——我憎惡他人而能忍;忍怒——我惱怒他人而能忍;忍忿——忿則憎而發之輕也;忍欲——有乞求、欲望而能忍。他說:“這六忍,戒之一身,則一身安,戒之一家,則一家安,推之以處人己之間,則所遇皆安而少悔尤了。”最有趣的是明人鄭瑄所撰《昨非庵日纂》,簡直是士大夫這種人生哲學的匯編。試舉幾則:

佛語“隨緣”最有意味,有多少自在安舒,世人欲享和平之福,終身受用此二字不盡。(卷六)

人大言我小語,人多煩我少記,人悸怖我不怒,淡然無為,神氣自滿,此長生之藥。(卷七)

見美女時作虎狼看,見黃金作糞土看,這個中享了多少清福。讓他說話我隻閉口,讓他指責我隻袖手,這個中省了多少閉氣。(卷一三)

另外,流傳最廣,至今仍常在人口的什麽“難得糊塗”啦,“吃虧是福”啦,“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分風平浪靜”啦等等,都是這種人生哲學的反映。

這種人生哲學,成為中國士大夫立身、持家、處世、任官、教子的基本原則。俞成《螢雪叢說》記載:唐代張公藝九世同居,舉家和睦無異議,別人問他,如何能達到如此境界?張公藝隻寫了一個“忍”字回答。這是以“忍”持家。《古謠諺》卷一〇引《官箴》說:“忍之一字,眾妙之門,當官處事,尤是先務。若能清慎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辦?”又說:“吃得三鬥釅醋,方做得宰相。”《戒庵老人漫筆》卷七記載:明代光祿卿王守和從未與人有過忿爭,在幾案間大書忍字,幃幌、帳幔之類,統統繡上忍字,他曾對皇帝說:“堅則必斷,剛則必折,萬事之中,忍字為上。”皇帝聞言大喜,賜帛以示旌獎。這是以“忍”任官。至於以“忍”教子,例子更多。呂近溪《女小兒語》有一首很俏皮的小詩:“打罵休得煩惱,受些氣兒災少。誰好與我鬧氣,是我不可人意。”《琴堂諭俗編·戒忿爭》有一個故事說:唐代婁師德告誡他的弟弟道:“我非常擔心你爭強好勝,與人相爭。”他的弟弟回答:“請放心,有人唾我麵,我自己擦去就是了。”婁師德聽了連連搖頭,說:“不行不行!假如有人唾你,肯定是這個人盛怒於胸,你擦了,就是忤逆了他的心。為什麽不等它自己幹!”好一個“唾麵自幹”哲學!《見聞雜記》卷八記載:明代尚書林退齋臨終時沒有其他話,惟以“學吃虧,忍辱”五字遺傳子孫。

社會上,人們更是言“忍”言“耐煩”,以“忍”和“耐煩”三字處世。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打折手臂往袖子裏藏,含冤忍屈,不敢訴諸陽罰,潛心期待“陰譴”,就是這種處世哲學所造就的典型心態。《閱微草堂筆記》卷一〇記載:清代鄉裏有個姓崔的人,同豪強打官司,有理而不能申,不勝其憤,幾乎想自殺。晚上夢見亡父對他說:“人可欺,神則難欺。人有黨,神則無黨。人間所受冤屈越厲害,地下的申雪就越歡暢。我是冥府司茶吏,已經看見判司給那惡棍注籍了,你何苦跟自己過不去呢。”崔氏自是怨尤都泯,恚憤全消,再不複一言。既然“人間之屈彌甚,則地下之伸彌暢”,那就等著看作惡者斷子絕孫惡疾暴亡的好戲得了,何須破家耗財苦苦打官司呢?更不必自尋煩惱上吊服毒什麽的了。

更有甚者,別人勾引自己的妻子通奸,也忍隱不發,甚至還要給奸夫送上幾十兩銀子償還“宿債”。《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記載:清代有個商人外出經商,妻子被鄰人勾引通奸,曆時兩年之久。商人回家後得知其事,怒不可遏,想發其奸事,夜裏聽到狐神對他說:“鄰人前世為巨室,君為出納,因其倚信,貪汙了他很多錢,冥判以婦償債,一夜準宿妓之價銷金五星,現在所欠隻有六七十餘金了。銷盡自絕,你不必羞躁憤懣。你如果不信,試以所欠還他,看他如何。”哦——老婆與人通奸原來是自己有“宿罪”!於是,這位商人不但怒氣全消,羞躁全無,而且還真的捧上八十兩銀子獻給奸夫。我們不得不對善惡報應的這種功能表示欽佩!

能“忍”者還果真有獲得“天報”的呢。《湧幢小品》卷一七和卷一三載有兩則故事。一個是明代崇仁縣人謝逑,鄰家占他地界,他說:“占得地,占不得天。”“忍”以了之。享壽七十五,子孫繁盛,多有顯者。一個是華亭人曹憲副,與鄰家有“世怨”。鄰人用白堊將他的姓名寫在牛P股上以侮辱之也好,故意毆打他的僮仆以挑起事端也好,或公然致信辱罵也好,全都忍隱不發。如果對方罵得太狠了,還讓僮仆過去請他別累著了。曹公因此享壽九十,卒時有紫雲自天而降,縈繞屍體。當時人以為曹公是“仙去”了。

除了忍還是忍,人人如此,事事如此,天長日久,使中國人身上的人格尊嚴和榮譽感消磨殆盡,使我們民族的元氣受到挫傷,最終鍛成了以“忍”為核心的奴性心理,成為中華民族心理上的一個致命缺陷。清代一村叟堪為這種心理的典型。此村叟之為人也,“淳淳悶悶,無計較心;悠悠忽忽,無得失心;落落漠漠,無愛憎心;坦坦平平,無偏私心;人或淩侮,無競爭心;人或欺紿,無機械心;人或謗詈,無嗔怒心;人或構害,無報複心。”(《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幾乎是無知無覺的行屍朽木。這種神經質的恐懼,這種對天帝、亡靈、陰間法庭和地獄痛苦的宗教恐懼,壓製著人的意識,無疑是培養暴君和奸官的溫床。

千百年來的封建專製統治,是形成以“忍”為核心的奴性心理的根源,但善惡報應教導人們“要順從和忍耐”,等待神靈的“公正裁決”,以乞求來世的幸福,則是加速這一心理的形成並使之凝固起來的思想意識方麵的重要原因。這種以“忍”為核心的奴性心理,毫無疑問,是我國民族從漫長的封建時代文化困境中積澱下來的國民劣根性之一。它不僅在封建時代削弱了農民階級的反抗鬥爭而有利於封建統治;在今天,則使人們習慣於等待國家從上麵賜給自己法製、平等、民主和其他權利,而不習慣於利用法律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隻要這種劣根性的國民心理還潛藏在人們的深層意識中沒有被充分地揭露和淨化,我們這個民族就不可能真正擺脫愚弄。一個社會隻有在它感到自己是由下而上地治理著的時候,才是民主的社會。等待上麵的命令,等待上麵賜予陽光與雨露,然後把一切錯誤歸於上麵,這不是民主的社會。數千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容忍——容忍他人的欺侮,委曲求全;容忍各種社會弊端,反正“大路不平有人踩”;容忍統治集團的為所欲為與腐朽,反正“胳膊擰不過大腿”。於是,歪風壓倒了正氣,各種弊端在膨脹……因此,容忍罪行就是參與罪行的一種方式。這是曆史留給我們的後遺症。

不知是否物極則反,近年來有不少青少年,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違,即憤然而發,動輒老拳相對,匕首相向,互相“鬥狠”、“較英雄”,絕無一點寬容忍讓之意。這實際上是缺乏涵養與德行的表現。因此,我們一方麵要摒棄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逆來順受、以“忍”為核心的奴性心理,另一方麵在處理日常人際關係中,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講究寬容、忍讓的傳統作風。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