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 佛教的影響

國內學術界一般認為,佛教是在東漢明帝時開始傳入中國的。最初,佛教被看作是一種道術、祠祀。它著重宣揚靈魂輪回說,也特別重視內心,主張養生養神、少思寡欲、清靜無為。佛教傳入後,按上下層兩條路線傳布。當時,士大夫靡然相從,乃悅於其“清靜之說”;老百姓誠惶誠恐,乃惑於其輪回轉生之論與禍福之報。前者蓋善其與“黃老”相近,而且更富於哲理性;後者蓋取其與自己欲望相投,更能滿足其心理需求。然未幾何時,士大夫也漸漸樂道因果報應。袁宏《後漢紀》卷一〇謂:“王公大人,觀死生報應之際,莫不矍然自失。”於是,上下呼應,教俗相長,使報應之說愈發泛濫,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持續最久、覆蓋麵最廣,影響最大的觀念之一。

佛教傳入之後,對我國善惡報應習俗的迅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佛教關於六道輪回和地獄的觀念給中國民間的報應法庭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理想的懲惡手段。

六道輪回的理論根據是靈魂轉生觀念。但靈魂轉生說非佛教之首創,它早就廣泛流傳於原始社會的宗教中,也存在於古代地中海區域的很多宗教和其他地區的非宗教社會中。例如古埃及僧侶就認為,人的靈魂在肉體死後在各種動物中輪回,三千年後又回到人的肉體。佛教的靈魂轉生學說是從婆羅門教那裏承襲來的,是當時印度不容懷疑和探討的明顯真理。

靈魂轉生在佛教中稱“輪回”,也作“淪回”、“生死輪回”、“輪回轉生”、“流轉”、“輪轉”等,是梵文Sams ra的意譯,音譯“僧娑洛”。意謂如車輪回旋不停,眾生在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六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再加上阿修羅,稱為六道或六趣)的生死世界循環不已。《法華經·方便品》雲:“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回六趣中,備受諸苦毒。”《心地觀經》三曰:“有情輪回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無終。”《觀念法門》曰:“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回六道。”認為人的一生不過是無限重複中的一環,而死之引向生也就如同生之引向死是一樣的。芸芸眾生以其生時善惡之不同,分別墜入地獄,淪為餓鬼、畜生、人或榮升三界諸天,由生而死,由死而生,就像永恒旋轉著的車輪一樣,無窮無盡,無始無終。

佛教從婆羅門教沿襲了輪回轉生說後,加以發展,注入自己的教義。婆羅門教認為四大種姓以及賤民在輪回中是生生世世永遠不可改變的。佛教主張在業報麵前,“四姓”眾生一律平等。下等種姓今生積“善德”,下世即可升為上等種姓,甚至升到天界;而上等種姓今世有“惡行”,下世亦可生為下等種姓,以至下地獄,並以此說明人間不平等的原因。南朝慧遠就在他的《三報論》中給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製作了宗教神學的論證。他說:人有善惡,逐漸積累增加而達到極點,其間的報應就有九品的區別。九品的區別不是人今生所做善惡的報應,而是前生所做善惡的報應,使封建階級壓迫、統治和等級製度合理化、神聖化。

佛教還保留了婆羅門教關於地獄和破戒者受地獄之苦的學說。在各種轉生者的間隔中,生前作惡多端者的靈魂在地獄般的巨大洞窖中服刑,而刑期則是些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據《俱舍論》卷八、卷一一和《大乘義章》卷八記載,有八大地獄,亦稱八熱地獄。(1)等活地獄,墜此者互相殘殺,涼風吹來死而複活,更受苦害;(2)黑繩地獄,以黑鐵繩絞勒罪人;(3)眾合地獄,以眾獸、刑具等相互配合,殘害罪人;(4)號叫地獄,罪人受痛苦折磨,發出悲號;(5)大叫地獄,罪人比前者受的殘害更嚴酷,大聲叫喚;(6)炎熱地獄,以銅鑊、炭坑煮燒罪人;(7)大熱地獄,罪人受燒比前更慘烈;(8)阿鼻地獄,既無間地獄,它位於印度南贍部洲兩萬由旬(古印度計算單位,以帝王一日行軍路程為一“由旬”,約四十裏)的地方,深廣亦兩萬由旬,造“十不善業”重罪者墮之,“受無間苦”。

我國古有人死變鬼的觀念,但無投胎轉生之說。《晏子春秋》卷二記載:齊景公的嬖妾嬰子死,景公一直癡癡地守著,三天不吃不喝,也不裝殮。晏子通過良醫誑他裝殮了以後,進諫道:“君王難道不知道人死後不能轉生嗎?”在漢代,人們仍相信人死後不能轉生。《太平經》說:“人命不可再得。”又說:“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重生者獨得道之人,死而複生,屍解者耳。是者,天地所私,萬萬未有一人也,故凡人壹死,不複得生也。”東晉初年葛洪也在《抱樸子·內篇·至理》中感歎:“夫逝者無反期,既朽無生理,達道之士,良所悲矣。”所以秦皇漢武諸帝莫不大自重愛,希冀長生不死,千方百計搜求異聞殊方,敬事方士道人,力盡財空而後已。甚至不相信有鬼神存在的也大有人在。《抱樸子·內篇·論仙》說:“鬼神數為人間作光怪變異。又經典所載,多鬼神之據,俗人尚不信天下之有鬼神,況乎仙人居高處遠,清濁異流,登遐遂往,不返於世,非得道者,安能見聞。”認為要使普通老百姓都相信天下有鬼神仙人,是“令蚊虻負山,與井蟆論海”,根本不可能。《搜神記》與《搜神後記》中有人死複活之文,但都沒有轉生之記載。

我國古代的“招魂”習俗,也表明在佛教傳入之前並無靈魂轉生的觀念。在古漢語中,人體之形稱“魄”,精氣稱“魂”。《太平禦覽》五九九引《禮記·外傳》:“人之精氣曰魂,形體謂之魄。”古人認為,人死後精魂出離於形魄。《禮記·檀弓》:“骨肉歸複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認為人死後必須招魂歸來返於魄,方能埋骨地下,否則魂即成為遊鬼。《禮記·外傳》:“形勞則神逝……故升屋而招其魂神也……氣絕而收其魂,使反複於體也。”根據靈魂轉生的學說,魄隨形體而腐朽,隻有魂才是輪轉的實體。魂投胎於人,則再生為人;投胎於豬,則為豬之後嗣,它類之。既然漢以前的人還擔心人死後魂不附體而成為“遊鬼”,則其自然還沒想到“遊魂”可以“輪轉”,再生為人為畜或其他東西。至於接受佛教影響後,我國民間仍有“招魂”之俗,那又當別論。

天堂地獄之說則古已有之。《日知錄·泰山治鬼》指出:“地獄之說,本於宋玉《招魂》之篇。‘長人’、‘土伯’,則夜叉、羅刹之倫也;‘爛土’、‘雷淵’,則刀山、劍樹之地也。雖文人之寓言,而意亦近矣。於是魏晉以下之人,遂演其說,而附之釋氏之書。”但顧炎武隻承認這是文人的寓言。事實上,當時民間早就有天堂和地獄的觀念了。

殷周時代認為天上有“帝廷”,這個天上的“帝廷”就是天堂,不過隻對死去的王、公開放而已。殷商卜辭中常見先王“賓於帝”之文;周初金文《大豐簋》雲:“衣(殷)祀於王,不顯考文王,事喜(熹)上帝。文王監在上。”《詩·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在上,於照於亢。”“文王陟降,在帝左右。”關於地下世界的觀念,《左傳》隱公元年有引鄭莊公“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之語。這所謂“黃泉”,據學者考證,就是古昆侖山(即今泰山)地下之黃水泉。據說古昆侖山不僅是一座神山和通天山,又是一座鬼山和死神之山,是傳統中的“下都”(幽都)即陰曹地府。

《山海經·海內西經》:

昆侖之丘,實唯帝之下都,其神陸吾(陸吾,守天門者,是傳說中的白虎神,又名“開明”、“啟明”),是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畤。

《博物誌》:

昆侖山北,地轉。下三千六百裏,有八玄幽都,方二十萬裏。

《楚辭·招魂》: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疑疑些。

這“下都”、“幽都”,即地府、冥國,是古人觀念中人死後的歸棲之處。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帛畫和其他有關隨葬品的發現,使我們得到了確鑿和直接的證據,它生動而又充分地證實了佛教傳入之前中國人對於死亡和來世即天堂地獄的想象。這幅帛畫從上到下可分三層:天界(上)、人界(中)、地下世界(下)。地下界象征死亡和過去,人間世界象征現實,而天界則象征未來,即天堂。整幅圖所表示的,就是墓主人(貴婦)的靈魂正在眾神的導引下升入天界,而她的遺屬則在地麵盛陳鼓樂為之祈禱。

但我國原有的陰司與地獄觀念,卻是非常簡單粗淺的,其理論性、係統性、殘酷性以及由此而來的對人的威懾力量,較之佛教的六道輪回和八大地獄的學說,相去不啻十萬八千裏。因此,佛教傳入後,它所宣揚的六道輪回和地獄觀念,使華夏士庶耳目為之一新。道教改革者立即引進“地獄”及“三塗”、“五苦”等觀念,建構起一個規模宏大的地獄係統。對於貧苦百姓而言,佛的六道輪回和八大地獄觀念無異於給他們提供了一件稱心如意的精神武器。運用這一武器,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申的勞苦大眾便可以譴責、審判各種惡人惡事,在這種虛幻而又痛快的裁判當中盡情地發泄自己的憤懣與不平,獲得內心情感的最大滿足。不論是狂嫖濫賭的無賴,還是強奪他人田產的地主豪強;不論是為富不仁的不法奸商,還是貪贓枉法的大小官吏,人們都可以審判他們的罪行,判處他們火燒油煎,鋸割刀剮,墮為畜生、餓鬼,或在地獄裏“受無間苦”,永遠不得返回人世,實在是大快人心。故自“佛法流入中國”,平民百姓“無不惑於禍福之報”。當然,他們自己也被嚇得心驚肉跳,一輩子謹小慎微,戰戰兢兢。

至少在東晉時期,民間已接受了投胎轉生之說。陶弘景《真誥》卷一〇雲:遼西人範幼衝,漢時任尚書郎,“受胎化易形,今來在此”。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二載仙界紫陽童語曰“我本姓王,字子遷,太原人。宿命時父為陳留太守。後來移居丹陽。我十五歲化,前身有福德,所以轉生為人,複修功德,死後為神,補紫陽內宮玉童,賜姓鳳,字雲芝。”此後其說益熾,唐人認為:“冥間每三十年即一逝者再生,使言罪福。”(《宣室誌》卷六)

民間以我國原有的陰陽五行學說、四時循環以及自己的自由想象來附會六道輪回和地獄觀念,使之更加切俗可信,震撼人心。劉斧《青瑣高義》別集卷六《大眼師》認為:人之出入死生,就像天有五行一樣,四時循環不絕。釋氏的生死輪回,就是從這裏來的!人之為人,獸之為獸,為蟲,為魚,為鳥,為禽,都是各有因緣,才至於此的。人必須經過數世的修煉,才能徹底脫離獸類,轉複人生。如果才轉人身或僅一兩世者,首則人焉,其手或足則都是異類,隻不過世人不知罷了。文中大眼師帶石堅遊覽陰市,見陰市中人,“人首而異物足者十之八九”,或牛,或馬,或獐,或猿,或鹿,或熊,或僅一兩隻足是畜類。大眼師說:“其皆宿根之造作,乃前世事,不可卒道。”還要作幾十年乃至數世之修行,才能盡脫獸身,轉托人世。

佛教的倫理特點和“十惡”教義對我國善惡報應觀念及習俗的全麵擴展具有極大影響。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聖諦者,苦、集、滅、道。苦諦道苦狀,集諦述苦因,滅諦言消除,道諦引途徑。八正道者,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為達到“滅寂有道”(道諦)的目的而必須遵循的八種正確的道路。十二因緣的主旨也在於指引擺脫生死輪回的途徑。因此,從整體上看,佛教教義的目的在於教導人們恪守某些行為規則,或教誨人們力求放棄任何行為。正是基於這一點,有些外國學者得出了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不過是一種倫理的結論。姑不論這種觀點能否成立,但它卻表明了一個事實:佛教有極其濃烈的倫理特點。這一特點與我國重倫理的社會特性頗相吻合,遂使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如水之就濕,火之就燥,迅速蔓延,也使報應觀念迅速擴展到道德生活的所有方麵。

佛教傳入之前,我國社會的報應觀念,其覆蓋範圍是比較有限的。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懷德者應以福,挾惡者報以凶”等語,其中的“善”與“不善”,“德”與“惡”,當然也可以泛指當時社會的一切道德規範,但就漢以前的報應材料看,它所包含的道德內容還是很有限的。佛教傳入以後,不但促進了我國善惡報應習俗的迅速發展,也使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擴展到古代社會的一切道德領域,使之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社會道德法庭。

佛教教義把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即離間語)、惡口(即粗惡語)、綺語(即雜穢語或語含淫意者)、貪欲、瞋恚、邪見稱為“十惡”,謂凡有此諸行,均遭惡報。其中“戒殺生”引起我國民間殺生食肉報應與食素放生習俗,其餘九目,在古代報應諸類中大多可以見到。

在古人的報應觀中,凡竊人財物、攘人耕牛、偷人菜蔬、盜發墓葬等,均遭報應。犯者或死或病或受陰譴,或報變畜以償其值,視其罪不等而異。此偷盜之報,與“十惡”的“偷盜”同。

凡為妻不貞,不守婦道,勾引男子與之淫穢;與人通奸,複殺害私生子;既已淫亂,又要立牌坊,誣陷他人至於死命;因奸殺人等,俱報惡死。凡弟亂兄妾,謀奸人妻女,以暴力肆淫,逼人至死;凡居官不正,嫖娼宿妓,或為人輕薄少誠敬,濫宣淫欲等,都報死,或遭天譴,收其所習法術。凡出家不誠,嗜酒好色,報死。雖一念之邪,亦遭懲罰。此淫惡之報,與“十惡”的“邪淫”、“邪見”同。

凡為人不遜,好誇海口者,天雷儆之;處世少讓,好與人爭辯者,科場見挫;挾技逞能,好譏誚他人,揭人陰私,詩含褒貶,諷刺他人者,或病,或死,或生子恰如所譏。此口惡之報,略與“十惡”的“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同。

凡沒人錢財,獨吞共獲,敲詐勒索,致人死命,欺詐老幼,賴婚騙錢,俱報死。凡經商不義,弄虛作假,不惜害人以牟利,非罹橫死,即報絕後、生怪胎,禍及子孫。凡為富不仁,借貸索息過酷,強迫借貸者另貢他物,強占民田,大鬥盤剝,囤積居奇,病民取利等,均受報,或奪其陽壽,短命而終;或報吃屎,宅生百怪;或報病亡,滅門絕門,不一而足。凡居官無道,貪虐濟私,敲剝百姓,與他官通同作弊,匿糧不糶,強取民材建造私宅,自己以城降賊,反嫁罪同仁,且以賊退為己功,冒功取賞等等,多報死後變畜類,或於得意之時當即暴死,或人死戶絕。凡醫道不良,專門挾術以詐騙錢財,或巫覡持邪拔以邀財,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報應。此貪欲之報,與“十惡”的“貪欲”同。

凡為人凶戾桀暴,虐待妻妄婢侍,淩辱奴仆臣屬;為吏殘忍,酷刑待囚,使非命至死;或縱妻肆虐,見死不救等等,多遭殘忍之報。作惡過甚者,雖修善積陰德也無作用。此暴虐之報,與“十惡”的“瞋恚”相類。

此外,報應觀中還有不養父母、悖逆親尊、虐待老人、不葬雙親以至殘殺親生父母等不孝之報,有借人錢物拒不歸還之報,有已諾複悔、喜新厭舊、遺棄糟糠、有妻再娶等忘恩負義之報,有奢侈浪費、嗜酒懶惰之報等。這些,就不是佛教“十惡”所可包容的了。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在佛教的宣傳中,熱愛勞動並不被看作是人的德行之一。雖然在曆史上也曾有個別教派因迫於環境的壓力而主張以勞動謀生,但就整個佛教而言,它的教徒一直被教導要依賴他人的施舍過活。而我國善惡報應中所包含的道德觀念,視勤為本分,儉為美德,其奢侈懶惰者,鹹遭冥罰。二者差別尤大。然而,不論古人報應觀的內容與佛教學說是否相吻合,都是古代人民群眾道德觀念、價值標準和思想意誌的反映,它的發展,都與佛教的傳入有不可分割的聯係。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