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 善惡報應習俗的分類

我國善惡報應習俗極其蕪雜,若細加鉤沉厘別,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由個人行善作惡而招致的賞罰報應,二是由皇帝和各級官府行為所引起的災祥報應。前者又可分為殺生報、善報與惡報、不孝報與孝報、逆神報與佞神報以及冤冤相報等類。惡報中包括偷盜、淫惡、口惡、貪欲、暴虐、借錢物不還、忘恩負義、侈靡懶惰之報諸名目,善報中則有拾金不昧、行義孝友、賒濟貧民、仗義執言、扶危濟困或為官廉正等內容。

說來有趣,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的善惡報應習俗,不過是一些令人不屑一駁的荒誕無稽的不實之談。你看,那些束身修行、虔心行善、奉佛喜舍的人,卻不免終生困頓。就說天子吧,佛陀肯定樂意向他們獻媚討好,給他們賜福延壽,以換取他們對佛教的更大扶持。結果如何呢?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卒至餓死;後陳武帝也舍身大莊嚴寺,第二年即駕崩;唐懿宗在禁中設講席,躬自唱經,在鹹通十四年(873)還遣使迎佛骨,竟於當年秋天謝世;元仁宗用金字抄寫佛經,共耗黃金二千九百兩,也隻換得兩年的吃飯時間。相反,那些講究口腹之欲的官僚士大夫及豪紳富商們,生蟹投槽欲其味入,鞭魚造膾欲有經紋,聚炭燒蚌,環火逼羊,開腹取胎,刺喉瀝血,敲猴顱而吸其腦,漫火炙鵝而食其掌,作汁烹煎,巧意庖丁,卻不改其富貴榮華,耆壽而終。甚至奸人妻女,奪人田疇,殺人放火,剝人皮,抽人筋,依然仕途亨達,家門昌盛。因此,南朝時戴逵就已經指出:“有束脩履道,言行無傷,而天罪人楚,百羅備嬰(攖);任性恣情,肆行暴虐,生保榮貴,子孫繁熾。”(《廣弘明集》卷一八《釋疑論》)揭露了善惡報應的荒謬。

善惡報應確實是荒謬絕倫,但絕大多數古人對它的迷信卻未因此而稍減。其不驗者,或知而不論,聞而不傳,或以所積善惡未盈及祖先遺德遺惡解釋之。其驗者,則千人道,萬口傳,以為立身處世之借鑒及教誨子孫之圭臬。這無疑是一種非常矛盾的現象。為什麽會這樣?蘇聯學者約·阿·克雷維列夫《宗教史》一書指出:“人的生活實踐和理性對於臆造的觀念,要在別處定會大張撻伐。但在這裏卻沉默無言了。人的需要,心願,‘無力達到的欲望’,凡此都掩飾和回護著這類虛幻的觀念,因為這些觀念昭示出擺脫絕境的生路,或至少使這種遭遇有所減輕。宗教迷誤之所以不為邏輯和實踐所攻破,隻是因為在生活中備受壓抑和驚嚇的人感到急需把這種引為慰藉的迷誤當作真理來加以信奉。”

現代大眾傳播學和社會心理學關於社會信息傳播規律發現,受傳者在可以獲得的大量信息中,特別注意選擇那些同他立場一致、同他信仰吻合,並且支持和證實他的原有價值觀念與實際行為的信息,而總是下意識地回避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相齟齬的、與自己情緒狀態相抵牾的信息。這是選擇性接收。其次,對於同樣一個信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這種理解為人們固有的態度和信念所製約。這是選擇性理解。其三,人們容易記住自己願意記住的事,而容易忘記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是選擇性記憶。一句話,接受者通常是有選擇地接受、理解、解釋和記憶信息。這種理論,使我們理解了古代人對報應悖謬的一麵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對善惡與福禍相應的一麵,哪怕是牽強附會,也篤信不疑並熱心再傳播的現象。而且在這一傳播規律的支配下,使一些有明顯缺陷的荒謬觀念在傳播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從而加強了它的蠱惑力。

以輪回轉生觀念為例。因佛教的影響,我國民間在東晉時便接受了輪回轉生的觀念,但轉生者大多缺乏對前生的記憶能力和對前生技能的承續能力。而如果沒有記憶的線索和前世聯係,實際上就是別人的存在。然而,所有這些缺陷後來都在傳播過程中得到了彌補。唐宋時期,在大量的輪回轉生傳說中,不時可以發現謂轉生者“言笑動作,神采容貌”與前世“不見少異”以及“生而能語”、“幼而通悟”、“知前生事,曆曆備記”的記載。到明清時期,轉生者對前世的記憶幾乎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他們不僅能準確地記述前生是某邑人、常棲某處,庭院中的各種陳設以及花樹的種類與排列,而且對前生所學的五經史漢,能過目不忘。個別轉生者剛生下還沒滿月就會說話。對來訪者甚至能聽聲辨人,直道其姓甚名誰,應答如大人。對前世技能的“繼承”也更成熟了。前世為高僧者,必然經常誦經禮拜,與釋子往來;前世為名士者,肯定喜歡筆墨,弄粉調朱,吟花諷月。清代還有人從外國引進一種催眠術,能使人回憶前生事。《清朝野史大觀》卷一二記載:陝西某君善此術,此君在恍恍惚惚間,憶述自己前生是樵夫,在一座山中種菜砍柴奉養老母,娶妻生有二子,年紀四十餘。以下的事就不知道了。該書作者說:這大概是瀕死了吧。子虛烏有的輪回轉生觀念,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傳播過程中不斷完善,使人覺得它“鑿然有之”、“不誣也”。這種現象的產生,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人,作為附屬於一個大的全體的部分,不能不感受全體的影響。社會心理學認為,由於實際存在的或頭腦中想象到的社會壓力與團體壓力,使人們產生了符合社會要求與團體要求的行為與信念,以避免因單獨持有某種信念和態度而造成的孤立,個人不僅在行動上表現出來,而且在信念上也改變了原來的觀點,放棄了原有的意見。這就是從眾心理。心理研究還證明,一個人的從眾行為與他智力水平的高低、自尊心的強弱有關。也就是說,智力水平低而自卑的人比別人更容易被勸服,發生從眾行為。

封建時代沉重的經濟剝削與教育機會的奇缺,造成了廣大群眾的極端愚昧;千百年來不斷強化的封建專製高壓,塑就了普通民眾畏官怕事的強烈的自卑心理,很難設想他們在社會輿論壓力很大的時候,能夠持不同意見或站出來反對,不隨大流。事實是,缺乏文化素養的古代民眾,不但極易發生從眾行為,而且對一些不隨俗者“大張撻伐”。

《履園叢話》記載:江陰有個讀書人陳春台,一天出門碰上旋風,回家不久即發病,家人叩問諸巫,說是“東平王為祟”,競相延請祈禳。陳氏素不信神,也無可奈何。又有浙江巡撫阮雲台,天大旱時未循俗例往天竺進香,遂使人心“大不服,嘖有繁言”。《見聞雜錄》卷三記載了一件發生在明代隆慶丁卯年(1567)的事。那年江南傳言朝廷選取宮人,民間女孩年八歲以上者,均匆匆嫁出,良賤為婚不可勝計。一個無名士子曾就此寫了一首打油詩:“一封丹詔未為真,三杯淡酒便成親。夜來明月樓頭望,唯有嫦娥不嫁人。”這“嫦娥”不知是否指某鎮陸相君之女。當時,陸氏之女年方二八,眾人力勸從權。陸說:“絕無此事。皇家選宮女,須用北人,南方人不會入選。萬一我的女兒選上,何福勝戴!我當親自護送入宮。”這位姑娘因此得按原定婚期從容成親。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具有陸君“違眾不從”的膽識,以及王陽明“不求同俗而求同理”的識見的,能有幾個人呢?

不僅如此,神學家和僧侶們為了強化信徒們的宗教信仰,不僅通過神學理論、宗教教義的訓條向信徒們進行思想上的灌輸,而且還十分注意創造各種濃厚的感人的和威嚴的宗教環境與宗教氣氛,以此來強化信徒們的宗教心理狀態,培植信徒們的宗教感情、情緒和感受。一般說來,宗教建築都具有極山水之美,殫土木之功,窮造型之力的特點,再加上高聳的浮圖,巍峨的神殿,威嚴的神像,猙獰的怪獸,以及繚繞的香煙,幽遠的鍾聲,喃喃的經咒,在陰森幽邃的環境掩映下,造成一種極其威嚴和恐怖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缺乏文化素養的下層民眾往往懾於其神聖之威靈,根本不會去思考它是真實抑或荒謬,便誠惶誠恐地匍匐於報應論亦即宗教迷信的腳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