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8、唐代烹飪美術作品“素蒸音聲部”

  孫中山先生說:“悅目之畫,悅耳之音,皆為美術,而悅口之味何獨不然?是烹調者,亦一美術之道也。”孫中山明確地指出烹調也屬於美術的範疇。他認為,把悅口的美味佳肴排除在美術的範圍之外是不公平的。不過,孫中山先生在這裏隻是講了美饌佳肴可以悅口這樣一個方麵的屬性。其實烹飪大師的絕大部分作品,除了悅口之外,還兼有悅目等屬性。我們知道中國烹飪作品曆來講究色、香、味、形、器。味是供味覺器官——舌頭品嚐的;香是供嗅覺器官——鼻子享受的;色、形、器都是供視覺器官——眼睛觀賞的。一道色、形俱美的肴饌,不僅能誘人食欲,同時又是具有明確主題思想的觀賞藝術作品,例如紅案廚師烹製的“魚戲芙蓉”、“熊貓戲竹”等,都能給人以精神享受。特別是那些花式拚盤,“花籃式”、“扇麵式”、“蝴蝶式”、“孔雀開屏式”等等。在造型上有平麵式、立體式;在藝術構思及工藝要求上,講究主題新穎,構圖、配色、雕刻、拚擺精美。

  現代一般人隻覺得紅案廚師的作品要求色、形之美,白案廚師烹製的麵點類食品在造型方麵似乎沒有多大的講究。其實在我國古代,特別是唐宋以來,對麵點類食品色澤、造型方麵的要求並不次於紅案的菜肴。唐中宗時尚書右仆射韋巨源舉辦的一次“燒尾宴”中的麵點類食品,充分反映了這一點。這次“燒尾宴”上的食品名稱,流傳下來的共有五十八種,其中麵點類食品就有二十五種。這二十五種麵點,都有色澤、造型方麵的嚴格要求,如“水晶龍鳳糕”要求糕體白亮如水晶,上麵要有栩栩如生的龍鳳圖案來點綴,“火焰盞口磄”的上部,要像正在燃燒的火焰一樣的顏色和形狀,“曼陀樣夾餅”成型後,要像曼陀羅果成熟時那樣的顏色和四瓣裂開的形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組名叫“素蒸音聲部”的食品。這組食品是用麵粉包著餡料,用籠蒸熟的,就是今天的包子一類。其餡料取材之奇,麵粉之精以及滋味要求之美,姑且不說;僅就造型而言,也是令人驚異的。它要求製成由七十人組成的樂舞場麵,既有彈琵琶、鼓琴瑟、吹笙簫的樂工,又有身著羅綺,翩翩起舞的歌女,各人有各人的服飾、姿勢、動作和表情。資料中特別提到:這七十個人都要像蓬萊仙女那樣漂亮的女子。試想,這樣一組麵點食品,誰能說它不是一種高級美術作品呢。

  “素蒸音聲部”這組工藝食品以及與之相應的同類食品被載入韋巨源的“燒尾宴”中。這一方麵說明中宗時期(實際是韋後執政),官僚們生活之奢華和對樂舞興趣的濃厚;另一方麵也告訴我們,中國烹飪講究造型美是源遠流長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