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9)

  第二日一早,張勳果然帶了一班侍從坐在那人貨交接點上靜候。等到半下午時分,果見一班土匪擁著李約德等人從一個山坳裏鑽出來。土匪們見到張勳一行,扔下那隻已經換不到錢的“法國羊”及其隨員,一哄而散。張勳也不追殺,隻領了那洋鬼子一行回到營房,翌日,備了厚禮把他送到水口關,交給法國接應使者。雙方在備忘錄上簽字畫押完事。

  但那李約德到達高平之後,卻橫生枝節,向法國總督報告說,根據他的印象,中國邊防部隊肯定有人通匪,並可能直接參與了對他的綁架。理由很充分:他的譯員親耳聽得兩名土匪議論說:“這回搞糟了!弄得張總爺大發雷霆,命令要放人……”雲雲。按照清軍的叫法,張總爺就是張將軍。張將軍的命令何以能傳到土匪窩裏去並被土匪所接受?此其一也。其二,第二天,就果然有一位張勳將軍親臨山裏迎接,而土匪也就把他們送了出來,而且他們兵匪相見竟能相安無事。這豈非咄咄怪事?

  於是,法國總督不肯罷休,再把電報打到北京,說要查明真相,懲治禍首。案子又回到蘇元春手上。這回問題更麻煩了,要論起懲治禍首,他本人應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張勳。現在,第一個他不能懲治,第二個他也不忍心懲治。那就隻有懲治第三個。但是,第三個是誰呢?那就隻有去問張勳。

  他把張勳召到提督衙門,開誠布公地給他亮了底牌。要麽查出那“第三個”,要麽把你張參將撤職查辦,以向法國老爺謝罪。張勳一聽,火冒三丈,說:“媽那個巴子!法國鬼子得寸進尺,簡直欺人太甚!主公,你快下一道命令,讓老子殺到他媽的法國總督衙門去,看看誰懲治誰!”

  “放肆!朝命在此,再敢胡言,軍法從事!滾回去,3天之內查明肇事者。否則,提腦袋來見!”

  自從中法議和撤出越境,張勳跟隨蘇元春已近7年,還從來沒見他對自己發過這麽大的脾氣。尤其是一聲“朝命在此”,更嚇得張勳直翻白眼。他可是從來不怕法國人喊打的。因為他和法國人打仗勝的多,敗的少。他自信再打,他還要贏。但他就怕那個隨時都可以擼掉他那頂官帽甚至腦袋的朝廷。那朝廷在他頭頂上昊天冥冥之處遙控著他,使他崇敬不已,而正是這個對他法力無邊的朝廷卻單怕外國人喊打!這真是一個令人莫解的怪圈。他既然無法走出這個怪圈,那就隻有強壓住滿腔鬥誌去給洋鬼子低眉謝罪。回到金龍鎮,他就著手調查那肇事人。他估計那些遊擊、都司、守備等級別的軍官不會直接去幹這“吊羊”的勾當。於是,他把追查大會一直開到把總一級。動員報告還是那幾句老話,“媽那個巴子”打頭,然後說明事情的嚴重性,再說如今張爺命在不保,你們綁了洋鬼子有種的站出來,否則算什麽雞巴英雄好漢雲雲。

  按說,他這種愚不可及的公開調查方法,早該把那闖禍的把總嚇進土匪窩去再也不敢露頭了。但奇怪的是,那“吊羊”把總還真是一條好漢。隻等張勳的動員報告一住口,他就英勇無比地挺身而出,麵對濟濟一堂的大小軍官,抱拳一揖說:“各位長官大爺,各位弟兄,此回犯事,實是小弟所為。小弟平日受張總爺恩德無量,未及報答一二,實感慚愧。今番犯事,自甘一人獨當,決不連累總爺、各位大爺哥們和卑職手下眾弟兄。望在座各位日後都能以鄙人為樣,以不負總爺平日厚望!”說罷,“刷”地一聲抽出腰刀,還沒等人明白是怎麽回事,他已一刀抹在自己的脖子上,鮮血如箭直射屋梁,須臾倒地氣絕。張勳上前抱住屍體號啕大哭。眾將士默然肅立,無不為這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場麵感動得熱淚奔湧,痛徹肺腑。次日,張勳隻得令人把這位“英雄把總”的屍體抬到水口關,並附上提督府署關於懲辦通匪亂卒的布告,親自向法國總督派來的觀察使致歉。這是他第一回直接在外國人麵前低頭謝罪。以後,由於他不吸取縱兵無度的教訓,他還要在南京把這個鏡頭重演一遍。這也是後話,暫且不表。

  張勳辦完這件案子,蘇元春即向李鴻章老大人報告結案,朝命認可。他總算把自己和張勳兩頂烏紗帽保了下來。但那法國駐高平總督,卻又以私人名義致信蘇元春,稱此番綁架事件雖又蒙力辦,但張勳其人實為禍首,將軍若不給予適當處置,隻怕仍將後患無窮雲雲。表示一種友好的規勸,實際上對前此處理辦法尚有不滿。蘇元春情知法人所言有理,隻是在感情上他很難舍得對張勳采取任何不利行動。但細細一想,覺得此番保住了他的腦袋就不錯,何況還保住了他的官職,諒他也該知足;不如勸他另謀高就,離開這塊是非之地,對他也確有好處。於是,他把張勳召來,也不多說什麽,幹脆就把那法國總督來信交給張勳去看。

  張勳總還算知趣,隻把那法國總督寫給蘇元春的信看了一遍,就主動拜倒在地,表示感謝恩公多年栽培之恩。為免主公為難,願意從此離去,但對主公之恩必當終生銘記不忘雲雲。然後他就辦好交接手續,結束了整整7年的戍邊生涯,取道廣東,越大庾嶺,至贛州,改水路乘船北上,到南昌千載名勝滕王閣下起岸,感慨萬端地撲入了他闊別多年的溫馨的小家。這時是1892年秋,張勳已屆39周歲,他的妻子曹琴25歲,已謹遵夫命,在家為他守了整整8年的活寡。

  第三節 顛沛江海如喪犬,新軍宿將開眼界

  眾人又悄悄地跟著這諸葛亮細細地瞅去,果然也都發現張勳確實隆準、重威、語含雷霆之聲。

  驚蟄初鳴,春分在即,乍暖還寒。河東河道總督衙前,一匹棗紅大馬噴鼻斂蹄,昂然停立。

  張勳心有靈犀,一看那門子滿臉難色,頓時就察覺出又是什麽關節上出了毛病。

  宋大提督和整個遼東各路領兵大員統統像一群鴨子似的被日軍趕著沒命地往後跑。

  沒想到袁世凱隻把張勳那請戰書略略瞟了一眼,便輕輕地丟進了廢紙簍。

  盤桓故鄉夫妻情深,仍為奴仆諳習官場

  闊別8年的故鄉省會南昌,幾乎是一切依舊。狹窄灰暗的街巷,破陋的屋宇,零落的商旅,都標誌著民生的凋敝和社會發展的停滯。更令張勳感慨係之的是,他的妻子和老外婆不僅還住在那低矮破敗的舊屋裏,而且依然每日出門幫人漿洗縫補做零活。這兩個苦命的女人,竟然舍不得花費張勳寄回的大量銀錢中的一分一厘。他們苦苦地為他積攢著和守護著這筆相當可觀的資金,望眼欲穿地巴望著他退伍歸來治產置業,頂門立戶。她們不知道張勳的錢是怎麽來的。照他們理解,到手的錢一分一厘都是張勳身上的血汗,是他在外麵用性命換來的。而他是她們唯一的親人,惟一的依靠,她們必須全身心地為他準備著一條後路。她們把全部的生命熱力和親情愛心都傾注在他的身上。這一點,張勳幾乎是一到家就體會出來了。他不能不為這兩個女人的驚人的奉獻精神以及她們對他的刻骨銘心的摯愛和忠誠所深深打動。他想起自己在外擁娼狎妓,尋歡作樂,而在他的後方“留守基地”,兩個獨身女人卻為他忍受著如此深重的苦難,不由得鼻子一酸,雙膝跪在已經變得衰老不堪的外婆跟前,一口氣連磕了9個響頭。入夜,他把淚花盈盈的妻子摟在懷裏,體會著她那種乳燕歸巢般的全身心的依戀和投入,使他又一次感到人世間直正貼心的情愛實非金錢所能買到。他曾經花費不少銀子去買那三兩紋銀一夜的性愛。現在他才知道,他隻買到了性而沒有買到愛。真正深愛著他的,是這個不會浪笑,不會T情,隻會溫情脈脈地把一顆愛心跟他緊緊相貼的女人。

  有的人認為,像張勳這樣一介魯莽武夫,恐怕不會有什麽真正的愛情生活。然而,事實上,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準確。雖然我們可以一般地認定,一名三妻四妾的封建男子確實不可能懂得什麽真正的愛情,但對於張勳來說,三妻四妾那還是以後的事。此時,他還隻有一個真正深愛著他的女人,他不可能不予以充分的珍視。我們曾經看到過他婚後在愛情問題上的一些重要表現。他為了維護妻子的珍貴名譽而在江西巡撫衙前跟人打架,以致丟了飯碗;他在長沙一端穩飯碗就給妻子寫“情書”。盡管用今天的觀點來衡量,那種“情書”未免有點兒不大像樣,但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當年的事物。例如,他說他是“男子漢大丈夫獨行天下,不以妻室子女為念”。這種話在今天看來顯得絕情,而在當時,這恰是男子漢向有見識的妻子表明心誌,顯示不凡的一種慣用手法;他說“汝當自思居家為吾守貞”,這種話叫今天的婦女聽了一定會屈辱得不堪忍受,但當年的女人不會有今天的女士們這樣強烈的獨立人格觀念,因而,她們不會對此產生受辱的敏感。她們會把它理解成相當於今天人們常說的“親愛的,請等著我吧,我一定會回來的”這一類意思。而這種理解是符合對方叮囑的實質意義的。總之,此時的張勳,與妻子的愛情深厚誠摯。這一點已是毋庸置疑。

  第二天,張勳就去買了公館,製備全套貴婦行頭,把一老一少兩位女人裝備一新,領進新公館居住下來,接著,雇了廚役和侍女各2人。他要讓他的尊敬的老外婆和心愛的嫡妻美美地享受一番貴婦人的福分。然後,他才戴起他的三品頂戴,到江西巡撫衙門、南昌府台衙門以及許少爺公館等處交往應酬。春節前夕,他攜著妻子衣錦還鄉,奉新知縣大開衙門,降階歡迎。十幾頂官轎抬著縣內各位長官全程陪同下鄉,驚得整個南鄉鄉民目瞪口呆。過去,在這個鄉裏,隻有崗嘴頭的許振?老爺才擺得起這個架子,沒想到如今許老爺家的僮仆順生者也發達到了此等程度。赤田村裏那些過去曾經打罵和蔑視過他的農民,特別是曾把他遺棄在野天野地裏孤苦流浪的叔伯嬸母,一時間羞得恨不能鑽了地縫。好在張勳並不計較,見了家鄉父老,個個打躬作揖。尤其是對他那寡情薄義的伯父、叔父、伯母、嬸娘,竟也尊敬備至。頂遺憾的是,他的苦命的同父異母弟係球,竟已輟爾早逝。張勳親臨墳前奠酒化錢,大哭一場。村人們見了,齊齊豎起拇指,爭誇張將軍仁厚愛人,尊老恤幼,鄉情耿耿,實在是該當大富大貴。弄得那曾經卜算張勳是一顆“災星”的事後諸葛亮,也不得不改口說,他早就看出張勳隆準、重威、語含雷霆之聲,是一顆“將星”,不光個人發達,還將福蔭鄉黨。眾人又悄悄地跟著這諸葛亮細細地瞅去,果然也都發現張勳確實隆準、重威、語含雷霆之聲,果然是一顆“將星”。隻是沒人敢說:“這可真是天下怪事啊,順生者這小子完全變了一個人!”而對於絕大多數悉知張勳幼年底細的村鄰們來說,這才真是他們最想說的一句心裏話。

  張勳給了一些零錢孝敬他那本不值得孝敬的叔伯,又請他的一位讀過書的堂弟張芝珊代他在本鄉買了十多畝田地,並由這位堂弟發租代管,作為他在家鄉的第一筆產業。然後,他又攜妻子返居南昌公館,一直在如夢如醉的溫柔鄉裏安享了三四個月的清福,他才重又記起自己的宦海前程。

  清朝晚期,官製混亂,賣官鬻爵公然盛行。濫封濫薦,多渠道任官,以致造成大量冗官。全國各地有官無職,或高官低就者多如牛毛。按照當時張勳的情況,他雖然還算是一名朝命三品大員,但他被蘇元春辭退了統兵駐防的具體差事,他便成了一個有官無職的空頭參將。那麽,現在擺在他麵前的還有三條路。一是長期閑居,等待朝廷需要時的征召。二是把官架子收起,老老實實地去做點買賣經營,以圖發財致富,當個實實在在的地方富豪。三是重新出門去另覓新主,謀個領兵打仗的差事幹幹,而且要準備高官低就,頂多能謀上個管帶(相當於後世的營長)當當就不錯。自打他某一日突然從愛妻溫暖的懷抱裏醒悟到,他如果不能再把銀子一兜兜從外麵提回家來,他的優裕生活就將難以為繼時起,他就一直處在這條三叉路口猶豫徘徊。經過反複的思量斟酌,他終於認識到他不是馮子材,第一條路實際上等於守株待兔,永遠不會有結果。而第二條路也不怎麽好走,這是因為一方麵經濟非其所長;另一方麵,他的本錢並不十分雄厚,而且他在工商經濟界缺乏關係網絡,一時不知從何下手。那麽,剩下的惟有第三條路對他最適合,也最有吸引力。隻是一走上這條路,他又必須拋家舍妻,流落江湖,縱然他撇得下,那小鳥依林般纏綿著他的愛妻,她又怎麽會同意他離家出走,而使自己重受孤寂冷漠獨守空房之苦呢?他有一日故意試探著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想探探妻子的口風。沒想到妻子隻愣了一會兒神,就兩眼淚光閃閃地點頭同意他去追求他的錦繡前程。這個從小承受著繁重生活壓力的少婦,雖然沒文化,卻極其通達人情世故。她和張勳共同生活,雖然加起來前後總共不過一年多的時光,但她卻已深知張勳絕對不是一隻女人的溫情籠子關得住的鳥。他是一隻大山裏的野貓,不把他放歸山林,他會徒然死去。她雖然舍不得離開他,但她既然愛他,就得替他從大處著想。而且夫貴妻榮,她今天的富貴日子,不就是他從外麵奮鬥而來的嗎?正是出於這樣一番考慮,她不能不忍痛割愛,放眼長遠。

  張勳被妻子的非凡見識和寬廣胸懷感動得眼熱喉哽。他趁勢把妻子一把摟在懷裏,一陣狂熱的親吻,憋得她一時透不過氣來。

  再過兩個月,已是1893年(光緒十九年)春暖花開季節。張勳已在故鄉盤桓了整整半年。該上路了,眼看著妻子那雙哀寂的淚眼和惶惶淒淒的神色,張勳突然想出了一個充滿著愛心的新點子。他請了一位60歲的老秀才,每日來家教妻子讀書寫字。這樣,既可免得妻子居家無事每日悶得慌,又可提高文化素養,把她陶冶得高雅不俗。最起碼,也能叫她自己讀懂家書,以免卻日後夫妻間書信往來得請人代理的尷尬。張勳本是封建腦子,要叫他腦子裏冒出這麽一個生氣勃勃的文明念頭實屬難得。而他卻不僅想出了這個主意,而且毫不猶豫地把它付諸實施。這不能不說是愛情的偉力激發出來的靈感火花,也是他和嫡妻愛情生活中的一項最輝煌的盛舉。日後事實證明,這也是他的整個愛情履曆中的一次最優良的表現。

  於是,25歲的參將夫人有生以來第一回與詩書筆墨發生了關係,摘取了她愛情生活中的最珍貴的一顆紀念果。此後,她的文化素養提高了,而愛情生活卻步入了下坡路。自從張勳再次邁出家門開始,這條下坡路便在她眼前隱隱現出了端倪。

  1893年4月,江蘇清江浦(今清江市)驚蟄初鳴,春分在即,乍暖還寒。河東河道總督衙前,一匹棗紅大馬噴鼻斂蹄,昂然停立。馬背上跳下一名中等身景、高額、隆準、重眉、聳肩、短脖子、威儀堂堂的中年武官,他就是剛從江西風塵仆仆來到此間的空頭參將張勳。

  清江浦先後是清代總河河道總督、南河河道總督和河東河道總督的府署駐地。清代的河道總督省置無常,起初是設一名總河督和若幹名副河督。到雍正年間省去了副督,分置南河、北河和東河三個總督。大約到鹹同年間,又省去南、北兩河總督,單設一個河東河道總督,負責管理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水係下遊的水利建設。光緒十六年,張勳的老主人許振?由河南彰衛懷道升任河東河道總督,成了一名封疆大吏。他又是正途出身的翰林院編修,朝內朝外關係網遍布,照張勳想來,即使他本人不便收留他,也不難給他再找到一名可靠的新主。於是,張勳此番外出謀差,清江浦許老爺督署成了他的第一步。他於3月初由南昌乘船,順贛江入鄱湖,出湖口入長江,折運河北上,直抵清江浦登岸,一路順風,盡情領略了波瀾壯闊的長江氣韻和風物繁華的運河風光,一片新的天地展現在他的眼前,把他那拋家別妻的濃濃鄉愁一下子就衝淡了一大半。無論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的幾位上司都沒有看錯,他確實不是一名能夠安分守己居家治產的角色。

  現在,他已到達清江浦。按照清朝的儀規,參將出行,可以撐青旗四麵,杏黃傘一把,青扇一麵,桐棍兩根,回避、肅靜牌各兩塊,總計隨從和侍衛人數最少不下於12人。但這時的張勳隻是一名沒有差事的閑官,自然也就擺不得這般架子。他隻在南昌帶了一名受雇在別人茶房裏當跑堂的族侄作跟班,替他挑行李(此人名叫張桂庭,後來張勳替他在袁世凱麵前討封了一個中將軍銜,並任命他為自己的侍衛營管帶)。一路上,他也不敢著官服戴頂戴,隻穿了一身紳士便服。因為那冠冕堂皇的官員裝束,跟他的匹馬孤舟的行狀極不相稱,他便隻好一簡到底。

  如果他就這樣樸樸實實地去拜見他的舊主許老爺的話,那麽,他也許不會遇到什麽大的麻煩。然而,當他一腳踏進清江城的時候,他卻突然想起,如今既然當了將官,應該講點斯文,而且這還是他當官以後第一回拜訪許老爺,就是拉不起整套排場,也得好好顯示一下自己的官場見識,免得委委瑣瑣被他譏笑為“土老帽”。

  於是,他沒有直接去總督衙門,而是先到紙墨行裏張羅了一份大紅手本,再到騾馬行租了一匹高頭大馬,然後到旅舍換上全套三品武官行頭。這才興衝衝地打馬馳過街市,來到總督衙前下馬,著門子把大紅手本呈了進去。誰料許振?一看手本,竟勃然大怒,隨手把那手本往地下一扔,張口便罵:“張勳什麽東西?敢來我麵前擺官架子!回複老爺不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