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2章 親王情係中南海!中柬友誼源流長(21)

  雖然柬埔寨的鄉村信息相當閉塞,但親王將要歸來的喜訊也還是在幾天之內傳遍了每個角落。在金邊,當年政變時隻有極少數壞人對親王進行肆無忌憚的謾罵,並對親王的家族進行迫害。麵對壞人們的惡行,雖然有層層的刺刀相逼,人們還是用各種方式進行了抵製反抗。而現在,親王的即將歸來如一道刺破長天的無聲號召,僅僅一夜之間,金邊的各個街頭便出現了許多親王的畫像,最醒目的是阿紮棉大道、金寶殿和皇宮前,聳立起了親王的巨幅油畫肖像,引得許多人自動地來到像前,雙手合什,向親王表達他們真誠的祝願和思念。幾位身著杏黃袈裟的僧侶,麵對親王肖像口中喃喃有聲,保佑親王平安回到祖國。

  1991年11月14日,一個火熱中透著明麗的日子。西哈努克將在這天由北京啟程,回到金邊。

  為了這次回返,無論是西哈努克方麵還是金邊政權、紅色高棉、宋雙派,都做出了努力。為解決柬問題一再開會作出決議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整個國際社會,都在遙遙矚目。

  為了表示歡迎親王回到金邊的誠意,並就親王回國後如何主持全國最高委員會事宜探知親王的意旨,在《巴黎協定》簽署前的7月16日,洪森便率領他的“外交部長”賀南洪、“內政部長”尹春林抵達北京,覲見親王。

  這是洪森和他的“柬埔寨國”的官員們首次來華,但是采用的是柬全國最高委員會成員的身份。

  從北京機場下飛機開始,這三位金邊官員便深深感到了北京城的宏偉和這個正處於改革開放浪潮中的國家的強大實力和蓬勃生氣。坐在前往親王北京官邸的汽車上,洪森感歎地說了一句:“亞洲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和中國相比。如果明智,沒有人不願與北京為友。”

  “我多次見過北京的外交官,他們太自信了。”金邊的“外長”賀南洪是洪森政權裏的少壯派,曾在法國留過學,也算是見多識廣之輩。他曾在多個場合領略過中國外交官的風采。

  金邊的“內政部長”尹春林則對此點頭表示認同。“這個國家太大了,這麽多人的力量擰在一起會是什麽樣的狀況啊!”他望著窗外感歎道。

  此次金邊政權三首腦的北京之行,是自1987年“巴黎會談”之後洪森與親王的第三次會晤。當轎車在會見廳前的遊廊上停下時,洪森等人一眼就看見了迎候在廳前的親王的秘書。

  既然是在北京,親王當然也就更顯輕鬆怡然。麵對金邊的三位官員,他的長者之風中又透出了東道主的熱忱。相反,洪森等人反倒顯得拘謹。一走進親王的會見廳,他們便雙手合什,以佛教的禮節,表達他們的敬意。

  和平在望,親王又回國在即,談話也就更為實質性得多。

  “親王殿下,作為柬埔寨國的總理,我期待親王早日回到祖國,主持大政。”洪森畢恭畢敬地說道。

  親王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沒有立即說話,望著對麵牆上的一幅吳哥窟的雕像沉思了好一陣。

  “從1970年以來,我們的柬埔寨已經變了好幾種名稱了吧?”親王似在問洪森,也像是在自言自語。

  “這個……”洪森一下子沒有明白親王的意思。

  “我們對朗諾和紅色高棉給親王精神上造成的傷害感到非常憤恨。”賀南洪不愧是“外交部長”,他明白親王是對所謂的“柬埔寨國”並不以為然。

  親王似乎沒有理會賀南洪,顧自說道:“朗諾把我們的國家糟蹋了,起了一個名字叫‘柬埔寨民主共和國’。後來怎麽樣,美國人再怎麽支持他,不還是垮了嗎?”親王望著洪森說道。

  “是的,是的。”洪森連連應道。

  “紅色高棉一開始也作了許多承諾,把國家改成‘民主柬埔寨’。可是那裏有民主嗎?把我關在皇宮裏,不讓我見自己的人民,外國領導人要來看我也不讓,連送給我的東西也得不到。”

  “紅色高棉是我國曆史上最為殘暴的政權,是柬埔寨最黑暗的時期。”尹春林說道。親王看了尹春林一眼,繼續道:“越南人一來,紅色高棉為什麽保不住政權,這一點他們清楚,你們也清楚。”

  洪森遲疑著點了一下頭。他想,親王在這裏真正要說的話恐怕是一方麵紅色高棉得不到大多數人民的擁護,另一方麵,是靠了越南人,這個政權才被推翻,也就才有了今天麵前這三位官員的北京之行。

  “現在你們的這個‘柬埔寨國’,名字很簡單,既不叫什麽‘民主’,也不叫什麽‘共和’,但允許我直言,它並不代表全體柬埔寨人民的利益。”西哈努克的目光看著洪森,接著又落到賀南洪與尹春林身上。那目光似乎很淡,但又似乎蘊含著一種具有強大穿透力的指責。

  洪森明白,親王這次沒有說出“傀儡”這樣的詞來,已經是相當客氣了。

  “所以,我們想請親王盡早回到金邊,領導人民實現真正的和平。”洪森向前探出身子,頗為誠懇地說道。

  “是的,我們在全國已經作了大量宣傳,並照會了一些國家,說親王將要回到柬埔寨。親王的舉措對國家的前途和國際關係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賀南洪說道。

  “回去我是肯定要回去的。”親王道,“從1970年3月起,我就發誓要重新回到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中間。1975年我倒是實現了回去的願望,可是紅色高棉用皇宮的牆把我同人民隔開了。越南人打進來,我成了亡國之人,更是盼著早日回到恢複了主權和尊嚴的祖國。”親王說到這裏動了感情,語氣也衝動起來。“從我1950年登上王位開始,我生命的最高目標就是讓我的國家實現主權與尊嚴,為此我八方奔走,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到1953年,法國人終於走了,柬埔寨終於開始了沒有外國幹涉與占領的曆史。要說我這一生為國家作了什麽貢獻的話,我覺得首先就是幫助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是的,親王的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是永載史冊的。”洪森等三人對親王頻頻點頭。“可是從1979年起,柬埔寨又有了越南人。”西哈努克的目光又望向了牆上的吳哥雕像,“很多事情要看他們的臉色行事,他們的軍隊駐紮在我們的領土上,我對這個感到非常痛心。所以,我多次到聯合國和許多國家呼籲,要越南人撤出我們的國家,讓我們柬埔寨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會見廳裏出現了一陣沉默。

  “這段曆史已經過去了。”洪森說道,“前兩年在巴黎我和親王會談的時候,我就說過,越南人總有一天會離開的。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也算是實現了親王的又一個願望。”

  “不光是我個人的願望,這也是全體人民的願望。”親王打斷了洪森的話。

  “是的,這也是全體人民的願望。”洪森重複了一遍親王的話,“我們這次來北京,就是想請親王殿下以您豐富的政治經驗和國際影響,對國家今後的發展提出指導意見,在全國最高委員會正式運轉……”

  “全國最高委員會的事情,我的意見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它必須成為新的國家機構成立之前的惟一權力機關。不管是哪一派哪一黨,都必須服從這個委員會的領導。”西哈努克態度變得十分嚴肅,“當然,這也不是你們三個人和我就能完全決定的事。去年8月,宋雙、喬森潘,還有拉那烈到北京來,我同他們討論過這個問題。今年3月份,他們又來過,我們又談過這件事,基本達成了一致的意見。我打算在同你們談過之後,再同三方領導人接觸,把各方的意見都充分地考慮到。”

  “我相信親王會非常公正和完善地考慮各方意見的。就我而言,會非常尊重親王的旨意。”洪森道。

  “在越南人的問題上,我們三方的意見是一致的。現在有的事情起了變化,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商量。”親王的話裏暗示了越南撤軍前抗越三方行動的一致性。“另外,我也順便告訴你們一下中國的態度。”親王身體往沙發後背上靠了靠,繼續道,“是在前年吧,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時候,中國的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錢其琛會見了宋雙和喬森潘,陳述了中國希望柬埔寨問題應當由柬埔寨人自己來解決的主張。他們並不希望我們國家戰亂不斷。今年3月份,宋雙、喬森潘和拉那烈來北京和我見麵,中國的總理李鵬會見了我們,立場仍然是這樣。上個月,中國楊尚昆主席對我表示:希望原來矛盾鬥爭的各方捐棄前嫌,實現民族和解。楊主席一再向我保證,在我們的最高委員會開始正常運轉後,中國將對四方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

  “我對中國的這種態度感到鼓舞。”洪森似乎有些激動,“中國是我們相鄰的最大國家,中國的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東盟五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立場。如果中國能夠停止對紅色高棉和其他各派的軍事援助,我相信,我們的問題就會容易得多了。”

  “問題恐怕不在北京而是在金邊吧?”親王朝向洪森道,“再告訴大家一個情況:如果不出現什麽意外,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大國將在下個月達成關於柬埔寨問題的框架文件。中國方麵已經明確表示,隻要這個文件一簽署,中國將立即停止原來對抗越三方的軍事援助。”

  “親王殿下,您是說,包括對紅色高棉也停止軍事援助?”賀南洪急急地問。

  “當然包括。”親王回答,“我相信中國會信守諾言。但這也要求其他的國家采取相應的態度,否則又將功虧一簣。”

  洪森和另外兩位金邊官員都沒有答話。但他們心裏都知道,親王這話的意思是指與金邊政權關係密切的國家仍在繼續提供軍事援助。

  “這個嘛。”洪森清了清嗓子,說道:“有關國家已經作出了同樣的承諾,我們也會遵守安理會達成的協議。我們現在最擔心的是紅色高棉……”

  “至於紅色高棉,他們的喬森潘和宋成都向我,也向中國等國家保證過,會遵守簽署的協議。他們現在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越南人並沒有全部撤出我們的國家,有的還成建製的呆在部分省裏。另一個問題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就是一旦最高委員會正式運轉,那一定要成為真正有職有權的機構,不允許出現一國多君的現象。”

  “越南人的問題,我想我們已經說清了,國際社會也可以監督……”

  “這個問題可能成為下一步的焦點之一,先生們。”親王嚴肅地說道,“我希望引起你們足夠的重視。國際社會當然也要進行監督的。”

  “這個問題請親王殿下放心。”賀南洪回道,“服從最高委員會的問題也是沒有歧義的。實在說,目前我們控製著全國80%以上的地區,而紅色高棉和其他兩派……”

  “這個問題難道我們還要重新討論嗎?難道我們還要重開一輪巴黎會議嗎?”親王的目光變得嚴厲起來。

  “不是這個意思,殿下。”洪森連忙打了個圓場,“剛才親王提出的兩個問題,我想我們都可以作出鄭重承諾,請殿下放心。”洪森站起身來,向親王微鞠一躬,以示自己話語的誠懇。

  此次親王與洪森三人的會談,可以說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親王也原則上答應了回柬的時間。接下來三人在北京的參觀和與中國有關方麵的會見,更使得金邊政權的頭麵人物們感到了盡快執行安理會決議的緊迫性。

  “北京之行基本摸清了親王的意圖,並且基本確定了他回國的時間。”在金邊“總理府”召開的“內閣會議”上,與會者們都簡潔地記上了這兩句頗為公式化但卻涵義重大的語言。

  親王在1991年11月14日重返金邊這個日子的選擇也許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它距《巴黎協定》的簽署剛好20天。無論是華盛頓、莫斯科、北京還是巴黎,都在注視著親王的回國動向。記錄親王回國那天情形的錄像,相當清晰,色彩逼真,非常完整地再現了這位一國之君回歸祖國的情形。如果人民把1970年西哈努克離開柬埔寨那天的電影紀錄片再放一遍的話,心裏會陡然升起一種奇異的感覺:曆史真的像一個巨大的螺旋,在曆經若幹反複之後,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隻是程度和狀態有所區別而已。

  為迎接親王,金邊方麵再次派出了“總理”洪森前往北京,親王的兒子,“爭取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的領導人拉那烈王子也來到了北京。

  洪森在親王返國前夕專程到北京覲見的情形很自然地令親王想起了16年前紅色高棉奪取政權後,派喬森潘和英薩利女士來北京迎接他的那一幕。當時,中國的領袖毛澤東和周恩來總理當著紅色高棉的領導人,要他們在親王回國之後給以禮遇,但事實上,兩位中國領導人的願望沒有完全實現,親王不僅沒有得到與他當時擔任的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主席和國家元首職務相應的權力,而且被幽閉於高牆之中,與他的人民遠遠隔開了。

  這一次,前來北京迎接他回國的是另一個“政權”的“總理”,16年前的那一幕,還會重演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