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四十八章 禦書房中(下)

 張居正聽到隆慶並不打算追究張凡什麽責任,也就不在這件事上麵多做什麽功夫了。



其他幾人也是,甚至是高拱因為徐階的事情,雖然那件事現在看起來是高拱贏了,朝廷最近已經開始了對徐階的調查,可是高拱還是有些開始討厭張凡起來了,剛剛他就覺得這是一個彈劾張凡的好機會。可是隆慶這麽一說,他立刻就放棄了。很明顯,隆慶會這麽說定然是已經原諒了張凡的這種行為,甚至是張凡的這種行為就是得到隆慶允許的。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大事當前,還是要關心正事才是。



“陛下,從張大人所遞上來的折子上看,這件事情實在是可大可小。”畢竟張凡上折子的主旨就是要朝廷同意派遣戰船出海保護歸航的商船,譚綸自然要先發言,“若是往小了看,這件事情隻不過是倭寇作亂而已,雖然微臣身為朝廷命官,可是還不禁要說,傷亡實在是太小了。唯一不同的就是倭寇這一次並非駕船登岸劫掠,而是直接襲擊在海上孤零零又無依無靠的商船,有些防不慎防罷了。倘若這隻是倭寇一時興起而施為的話,讓朝廷出動戰船未免有些太過了。



“隻是,這事要是往大了說,那可就不一般了。倘若這是倭寇因為我大明開關允許商船出海遠洋而想出來的新的劫掠辦法,這件事就必須要注意了。若是不加防範,難免又會出現如汪直之亂一般的場麵。”



譚綸這番話說的倒是在情在理,然而在場的幾人包括隆慶在內聽了卻都是眉頭緊鎖。



汪直之亂過去差不多就隻有十年,而那些日子是眾人都不遠回憶的。



想那汪直在嘉靖十九年之時就在廣東和幾個同夥打造海船,不顧朝廷嚴令閉關,依然販運硝黃絲綿等違禁物品前往日本暹羅以及西洋諸國牟取暴利。



朝廷為此是多次討伐汪直等人,隻不過卻每每無法抓住他。等到汪直的同伴全都落網之後,汪直卻絲毫沒有害怕的意思,而是另起爐灶、自立為船主。招納亡命之徒、甚至是倭寇為其手下,自造巨艦,成為當時很大的武裝海商集團首領,並且以日本薩摩州的鬆浦津圍基地。



之後汪直的勢力越來越大,膽量也越來越大,隻要是涉及到海洋的事情,他沒有不敢做的。朝廷多次下令清剿不得,事情甚至是驚動朝野上下,連一隻都不怎麽過問國事,隻知道守著自己皇位的嘉靖皇帝都知道了。



最後,還是當時的浙江巡按禦史胡宗憲使計策誘捕汪直,這才擒下了這個縱橫海上幾十載的海盜之王。而胡宗憲更是憑著這一功績升到了左僉都禦使,從正七品一下子提到了正三品,可見汪直所產生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如今汪直之亂過去不過十年,留在眾人腦海中的記憶還清楚的很,譚綸一提這個名字,包括隆慶在內的幾人神色立刻肅穆起來,腦海中也立刻想象了起來。



“譚大人心係天下安危,果然是堪稱表率,不過譚大人是否有些過於危言聳聽了。”高拱回過神來,第一個開口說道,“當年汪直之亂能有如此之大的影響,最主要的還是靠汪直此人。他又財力,腦子倒也靈活的很,最重要的是他有扶桑島上的某些管家幫著。可是如今作亂的不過是一些三五成群的倭寇而已,他們不過是小打小鬧,卻是成不了什麽氣候。



“微臣還記得自從汪直伏法之後,倭寇們沒有了首領,倭患有嚴重起來,不過他們隻不過是小打小鬧,很快便被戚大人平定了下去。如今這些倭寇又沒有什麽領軍的人物,想必是難成氣候,譚大人有何必如此驚慌。”



高拱也不是沒想過譚綸所說的那種情況,可是也不知道怎麽了,他就是不想同意這種觀點,也許是因為張凡上折子請戰的原因吧。



譚綸聽了高拱的話,心中很是不爽:“你高拱打擊政敵我不反對,可是居然在這種事情上做文章,這實在有些太過了吧!”想到後果,譚綸是深恨高拱誤國,不過譚綸清正歸清正,卻也不是那種莽漢,知道萬一得罪了高拱,他一定會給自己使絆子,他對自己的名聲和官位倒是沒有什麽過多的執著,可是那樣的話,自己的滿腔抱負就會無處施展。想到了這些,譚綸不打算與高拱理論什麽,隻是開口說道:“高大人說的是,下官隻是將此事的可能說出來供陛下參考,並無其他意思,還望陛下見諒。”



隆慶聽了二人的對話,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他並非一個傳世明君一般的皇帝,若是那樣,他自己早就做了決定,哪裏用得著叫上這些人來商量。所以他適才聽二人的話,覺得二人都有些道理。



剛才聽到譚綸提到汪直二字之時,隆慶的確是嚇了一跳。汪直當年之事他可是一清二楚,他坐上皇位之後甚至還專門查了查當年關於汪直的事情,知道的自然比譚綸清楚的多。汪直的事情最讓隆慶驚訝的是,他的父親嘉靖皇帝因為汪直的事情竟然放下了那堅持不懈地對自己的監視,這讓隆慶怎麽不會驚訝。他剛才聽了譚綸的話以後,甚至想馬上下旨派出戰艦掃清一切海上的威脅。



可是緊跟在譚綸後麵的高拱的話又讓隆慶改變了主意。是啊,這件事正如高拱所說的那樣,其實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又何必如此認真對待,隆慶逼近也是個皇帝,若是僅僅因為幾個倭寇作亂就興師動眾的,未免也太顯得小家子氣了。



隆慶猶豫了半天也無法打定主意,開口問道:“譚愛卿,你也是在福建做過參政的,那裏的情況你應該熟悉的很,說來給朕聽聽。”



“陛下,若論起零散的倭寇劫掠,福建一地遭受的最重。倭寇並無大船,所乘的不過小艇而已,正因為此福建受災最重。”譚綸聽了隆慶的吩咐,立刻開口說道,“福建距離小琉球最近,很多倭寇大都來自琉球,在小琉球稍作停歇便來福建沿海一地劫掠,原因就是因為距離近,就連旁邊的廣東和浙江也是如此。



“而其他的地方,如江蘇和山東一地,零散的倭寇少得很,有的多是眾多倭寇乘坐大船上岸劫掠,雖然造成的損失頗大,可是剿滅起來也方便。反倒是像福建一地的這種零散倭寇不厭其煩,難以清剿。”



譚綸的話剛落下,隆慶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思考,張居正倒是先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此事應該派戰艦出海為商船護航。”



高拱哪裏容得張居正說話,立刻出來說道:“張大人這是何意,竟然也要因為此等小事弄得興師動眾!”



“並非興師動眾,而是如今我朝百姓有難,加之倭寇又在海上直接襲擊海船,防不勝防啊。”張居正並未針對高拱說些什麽,隻是闡述事實而已。



“百姓?”高拱似乎對這二字有些嗤之以鼻,“這都是那些逐利商賈自找的。士農工商,商人本就排在末尾,逐利而無信,如今這些人更是連性命也不要了,隻顧要錢,除了事情還不是他們自找的嗎!要是不去出海,又怎麽會碰到這麽孤立無援的情況!”



“高大人此言差矣。”張居正立刻反駁道,“不錯,士農工商,商人卻是排在末尾,然而高大人似乎忘了,這些人在剛出生之時,還沒有成為商人之前就已經是我大明的子民了。如今百姓有難,朝廷卻不為其做主,這還談何民之事!”



張居正一番話說的聲音並不大,然而卻是句句在理,再加上高拱本來就是因為一時意氣,如今卻是不知道該怎麽反駁了。



看到隆慶還有些不決的模樣,張居正決定加把火:“何況這些商人每年上繳給朝廷的稅銀都是他們用自己的性命換來的,而戶部每年報出來的稅收,他們即使繳的再多,也不會有他們的名字在上麵。如今他們有難,朝廷難道就如此冷眼旁觀,不問其事嗎!”



這番話算是抓住了隆慶的弱點,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實反過來也差不多,朱翊鈞如此愛財,隆慶也不差。隆慶雖然喜好女色,但是也離不開奢華享受,而這一切,都是需要銀子的。剛登基的時候,隆慶就發現大明朝的稅收實在是太少了,再加上各地豪強兼並土地嚴重,而且大明自開國以來就不曾收過商人的稅。隆慶靠著自己的內庫是無法太過奢侈的,而他有不好意思開口向國庫要錢,隻好想了個開關並且收稅的法子。別說,開關之後的第一年,隆慶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欣喜了一陣,那麽多的錢可算是夠自己用的了。



想到了這點,隆慶不再猶豫:“朕意已決,準許福建的戰船出海為歸海的商船護航。”看到高拱還想說些什麽,隆慶又加了一句:“此事就這麽辦,不必再議。”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看到隆慶離去,有些惱羞成怒的高拱狠狠地瞪了張居正一眼,轉身就走,郭樸也是跟在他後麵離開。



譚綸則是頗有好感地看了看張居正,隻有李春芳望著張居正的眼神中有些意味深長,卻始終都沒有說什麽。



張居正則是無奈地看了看天空,心中想到:“凡兒,無論你到底要做什麽,為師相信你,你也要好自為之啊。”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