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25、草堂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一]。清除初亂時,反複乃須臾。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二]。中宵斬白馬,盟歃氣已粗[三]。西取邛南兵,北斷劍閣隅[四]。布衣數十人,亦擁專城居[五]。其勢不兩大,始聞蕃漢殊[六]。西卒卻倒戈,賊臣互相誅[七]。焉知肘腋禍,自及梟獍徒[八]。

  義士皆痛憤,紀綱亂相逾[九]。一國實三公,萬人欲為魚[一〇]。唱和作威福,孰肯辨無辜[一一]?眼前列杻械[一二],背後吹笙竽。談笑行殺戮,濺血滿長衢。

  到今用鉞地,風雨聞號呼[一三]。鬼妾與鬼馬,色悲充爾娛。[一四]。國家法令在,此又足驚籲[一五]!賤子且奔走,三年望東吳[一六]。弧矢暗江海,難為遊五湖[一七]。不忍竟舍此,複來雍棒蕪[一八]。入門四鬆在,步履萬竹疏[一九]。

  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鄰裏喜我歸,沽酒攜胡蘆。大官喜我來,遣騎問所須[二〇]。城郭喜我來,賓客隘村墟[二一]。天下尚未寧,健兒勝腐儒[二二]。

  飄飄風塵際,何地置老夫[二三]!於時見疣贅[二四],骨髓幸未枯。飲啄愧殘生,食薇不敢餘[二五]。

  嚴武既再鎮蜀,杜甫也便在“殊方又喜敵人來”的心情下,於三月間自閬州率領妻子再回到成都草堂。此詩即初回時所作。楊倫評此詩雲:“以草堂去來為主,而敘西川一時寇亂情形,並帶入天下,鋪陳終始,暢極淋漓,豈非詩史?”

  [一]仇注:“以成都治亂,為草堂去來,四句領起全意。”適無虞,剛剛安定。

  [二]七六二年七月,嚴武被召還朝,徐知道據成都反。大將,指嚴武;群小,指知道等。

  [三]歃,音霎,即歃血(以口含血)。盟歃,即歃血為盟以表示誠信。為了要用馬血,故斬白馬。

  [四]邛,邛州,在成都西,西取邛南,所以張聲勢;劍閣在成都北,北斷劍閣,所以絕援師。

  [五]漢樂府《陌上桑》:“四十專城居。”專城居,指太守,此指從知道造反偽為刺史的人。

  [六]不兩大,是說蕃漢爭長,誰也不服誰。《漢書》:“兩大不相事。”徐知道統領漢兵,又脅誘羌夷共反,至是發生分裂。

  [七]西卒,指蕃兵。徐知道為其部下李忠厚所殺,故曰“賊臣互相誅”。

  [八]知道為部下所殺,是禍起時腋,自食其果。《漢書:郊祀誌》:“梟,鳥名,食母。破鏡(通作獍),獸名,食父。”此以比賊徒。——自請陳初亂時至此為一段,敘徐知道倡亂而自敗。

  [九]仇注:“義士,當時倡議討亂者。”

  [一〇]仇注:“三公,與李忠厚同輩者。”《左傳:僖公五年》:“晉士退賦雲: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因借用成語,故著一“實”字,以明其果然如此。《秋興詩》“聽猿實下三聲淚”,與此同例。按二句是說知道雖死,但成都仍極混亂,老百姓成了俎上魚肉。

  [一一]唱和一詞,本用於詩歌,所謂“一唱一和”。此則用之於作威福,極新鮮。仇注:“借名誅逆,殃及平民,故曰孰辨無辜。”辜,罪也。

  [一二]杻械,刑具。《爾雅》:“杻謂之桎,械謂之梏。”

  [一三]因冤死者多,故風宵雨夕,輒聞鬼哭。

  [一四]趙次公雲:“已殺其主而奪之,故謂之鬼妾鬼馬,如匈奴以亡者之妻為鬼妻也。”色悲充爾娛,是說含悲供賊徒娛樂。

  [一五]仇注:“前亂未寧,後患加甚,故曰又足驚籲。”——自義士至此為一段,敘賦徒的乘亂而殘民。以上兩段皆申明昔我去草堂二句。

  [一六]自七六二至七六四年,杜甫往來梓閬,欲往吳越而不果,故曰三年望東吳。[一七]二句正申明望字。弧矢,猶弓箭;東吳濱海帶江,也是處處兵戈,故曰暗江海。此五湖,指江蘇的太湖,亦在東吳。

  [一八]舍,讀上聲,謂舍去。杜甫經營成都草堂是費了一番心血精力的,所以不忍舍去。薙,音替,除草也。

  [一九]杜甫愛鬆愛竹,所以一入門,首先就注意到。疏,疏朗。

  [二〇]大官,即嚴武。須,需要。

  [二一]是說歡迎的人多。以上八句句法本《木蘭詩》。——自賤於至此為一段,寫初歸草堂的喜悅,申明今我歸草堂二句。

  [二二]腐儒,杜甫自謂。

  [二三]風塵際,猶幹戈際。何地置老夫,是說沒有地方用得著我這老頭子。

  [二四]《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懸疣。”疣,音尤,贅,音墜。疣贅,是皮膚上長出的肉瘤,所以通常比喻多餘無用的東西。時當用兵,腐儒無用,故杜甫自覺有如疣贅,成了個多餘的人。

  [二五]《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這是杜甫以禽鳥自比。這二句是說自己既無用,那麽能在世上吃口飯,已足令人慚愧了,還敢嫌吃的不好嗎?薇,草名。高二三尺,嫩時可食。不敢餘,是說食之盡,不敢剩下。這種精神和前此所說“吾道屬艱難”正是一貫的。——這最後八句為一段。是全詩的總結。杜甫不是自了漢,他並沒有把草堂當作他的世外桃源,所以當他想到天下國家時,一時的喜悅便立即變成無限的感慨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