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20、釋悶

  四海十年不解兵[一],犬戎也複臨鹹京[二]。失道非關出襄野,揚鞭忽是過湖城[三]。豺狼塞路人斷絕,烽火照夜屍縱橫。天子亦應厭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四]。但恐誅求不改轍[五],聞道嬖孽能全生[六]。江邊老翁錯料事,眼暗不見風塵清[七]。

  這是一首七言排律。詩雲“十年”,當作於廣德二年(七六四)春。時複自梓州來閬州,擬由嘉陵江入長江出峽。釋悶,猶排悶。所謂“排悶強裁詩”也。杜又有《遣悶》《撥悶》等詩。

  [一]逢天室十四年(七五五)至此凡十年。

  [二]鹹京,即指長安。秦都鹹陽,在京師(長安)附近,故變言鹹京以便押韻。七六三年十月,吐蕃入長安。

  [三]二句用典。《莊子:徐無鬼篇》:“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失道,即迷失道路。代宗出奔陝州,是為了避吐蕃之亂,不同於黃帝之訪道,故曰“非關”。《晉書》卷六《明帝紀》:“(王)敦將舉兵內向,帝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於湖(據同書《王敦傳》,於湖即蕪湖),陰察敦營壘。敦使五騎追帝,帝亦馳去。見逆旅賣食嫗,以七寶鞭與之曰:‘後有騎來,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問嫗,嫗因以鞭示之。五騎傳玩,稽留遂久,而止不追。”

  (又見《世說新語:假譎篇》)代宗奔陝,有似於晉明帝之微服出行;但晉明帝尚有準備,有目的,代宗則隻為逃難,因事起倉卒,故曰“忽是”。這兩句都是用的反襯的手法。

  [四]二句婉而多諷。下二句正言致“升平”之道。

  [五]減輕剝削,是致升平的第一件事。轍,車行之跡。曹植詩:“改轍登高崗。”這裏借言改變舊政,施行新政。

  [六]誅鋤宵小,是致升平的第二件事。嬖孽,指宦官程元振。《通鑒》卷二百二十三:“元振專權,人畏之甚於李輔國。吐蕃入寇,元振不以時奏,致上(代宗)狼狽出幸。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請)斬元振,上削元振官爵,放歸田裏。”故曰“能全生”。責代宗之護惡。

  [七]江,指嘉陵江。誅求應當改轍,卻偏未改轍;嬖孽不應全生,卻偏能全生,國事竟是這樣出人意料之外,所以說“錯料事”。這當然是在說反話,所以終不免有“不見風塵清”的慨歎。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