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懷昔

在未知的旅途中發現未知的自己
個人資料
荔枝1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有朋友問:如果你到英國來生活,會選擇哪個城市? 把去過的不列顛大小城市都想了一遍,結論是:洗浴城。 這個洗浴城名副其實,它的存在就是因為那裏有個大澡堂,城市的名字就是Bath。 巴斯有2000年前古羅馬人建造的溫泉池: 公元一世紀,古羅馬人占領不列顛島後不久,在西南部的巴斯地區發現了自然溫泉。重視享受的羅馬人就在這裏造了溫泉池、寺院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和十七年前的非典時期比起來,應該說中國在很多方麵都進步不少:科學技術、醫療水平、網絡通信、總體資源。 但出現傳染病之後的政府決策,實在沒什麽長進。 疫情失控,罪魁禍首是誰?網上看到大家的討論,有說是人,也有說是製度。 中國政府以及媒體總是指責人:哪個地方領導人疏忽職責,哪個幹部能力低下,哪個部長處理不當…… 事情過後,矛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2)

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是“武漢病毒”,武漢人在全國各地受歧視和打擊,情形悲慘。 隨著國外病例的上升,“武漢病毒”成了“中國病毒”,國外排華情緒抬頭,歧視和排斥現象在世界很多國家都頻頻出現。 並不是所有排斥華人的言行都是種族歧視,很多都不是,而是出於對疾病的懼怕。恐懼是人的本能,人在害怕的時候會有不理性的言行。畢竟,媒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最近幾個月來,美國健康研究所(NIH)和聯邦調查局(FBI)在全國範圍內對科學工作者進行調查,意在挖出偷竊生物醫學研究成果的“科技間諜”。幾乎所有被曝光的案例都和中國大陸和華裔有關,包括華裔美國公民。 調查涉及美國71所大學和研究院、180個案子。到目前為止,已有20多案被上交到聯邦健康服務部,很可能會升級到刑事指控。 下麵是我在上星期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每天都在網上看到大量戴口罩的照片,自然會想,不知什麽時候我們也得去買口罩?也會想到國內嚴重脫銷,親友們買不到口罩。 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的告示和帶口罩的華人旅客: 一個老美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問,如果從美國寄一箱口罩去武漢,那裏的郵局或快遞公司是不是還在運行?這位美國人在武漢生活過五年,那邊有不少朋友,他想支助他們。 但市麵上一般人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今年的春節,因為武漢冠狀病毒的爆發被蒙上一層陰影,也成為所有海外華人的關注點。網上看到一篇騰訊的報導(文:蘇東、楚明),不隻是疫情信息和冷數據,還有幾個很令人感歎的故事。文章不可轉載,我在這裏改寫重述。 黃岡是武漢東麵的一個衛星城市,人口為湖北省第二。它離武漢80公裏,坐城際列車隻需半小時。不少居民在武漢上班,也有很多黃岡人來自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我經常想象,生活在一個富裕安定的歐洲小國家是什麽感覺?我想那裏應該有山、有水、有古堡、有酒莊;空氣好、人口少;曆史很悠久、文化很豐富、政治很民主、城市不太擁擠;生活安定富足,與世無爭,但又不偏僻、不落後……我們去了這樣一個國家:盧森堡。從德國駕車進入盧森堡大公國,在首都盧森堡城遊玩兩天。下麵,我一邊貼照片,一邊介紹這個可愛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6)
(2018-12-20 10:04:26)

整理舊照片的時候,發現有一張在家裏拍的照片背景裏有三張聖誕賀卡。那是1975年底的黑白照片,我還很小。現在想來,這是我的記憶中第一次出現“聖誕節”的具體概念。那時還是文革後期,中國還沒有對外開放,但中美關係已經正常化,海外華僑(那時叫做“旅美華人”)已開始恢複和國內親友通信、回國探親旅遊。這幾張聖誕卡來自我的姑媽和伯伯,他們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最近,在特別顧問Mueller的選舉涉俄調查取得明顯進展、川普的私人律師MichaelCohen被定罪並判刑後,新聞裏老是聽見“彈劾”(impeachment)這個詞,周圍很多人都在議論:川普有沒有可能被彈劾?彈劾的結果會如何? 彈劾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根據美國的憲法,立法機構(國會兩院)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不經過行政機構(白宮)的同意,取消某政府官員的職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今年去倫敦,有幸參觀了一個很酷的辦公空間–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L.P.)的歐洲總部。後來才知道,彭博社是中國大陸封殺的大型西方媒體之一。
因工作需要,我平時每星期要瀏覽幾次彭博社(BloombergNews)網站。它是美國人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於1981年創建的國際財經資訊公司,為公眾提供財經新聞(有線電視、廣播電台、網站和手機平台),向公司組織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