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2-08-26 10:40:02)

列位,我已20多年沒在國內過夏天了。以往小兒太小,我都是拽著他和孩兒他娘在天兒涼的時候回去,那麽著不光涼快,機票也便宜,真正一舉兩得。今年我還惦記著這麽幹來著,可學校不答應,說必需放假才放人。我們這個州還算客氣,別的州聽說過有一家子不年不節地沒讓孩子上學去,結果爹媽都成了罪犯,愣是給判進提籃橋酒店住了幾天,您說那兒的法官得有多王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列位,在聊正題前我先侃侃國內夏季解暑的飲料酸梅湯。這酸梅湯原先是老北京的傳統消暑飲料。過去在炎熱的夏季天兒,人們把梅子用煙熏黃,稱為烏梅,用它來熬製此湯。做法大致是把烏梅搗碎了放入水中,裏邊放點白糖去酸,最後經濾渣冰鎮後飲用。現在的酸梅湯原料裏除了烏梅還加了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材料。
北京的酸梅湯世麵上有信遠齋,九龍齋和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8-26 10:38:16)

列位,眼下這個當口,重慶正是吳牛喘月,火傘高張的時候。火爐嘛,除去熱,還有北方城市少有的悶。天悶起來,出汗很不順暢,讓人覺著更熱。比如攝氏32度的溫度擱北方,空氣濕度小,人覺著還不挺熱。可在重慶,天熱,空氣濕度還大,同樣32度的天兒您覺著跟36度似的。北美這邊也遇上過類似的天,人家會描述,那叫“覺著跟36度似的(feltlike36degrees)”。.昨天給老爹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列位,重慶的熱著實難以言表。2005年的那個夏天山城熱過了梭,見當時有一日的《重慶晚報》報道,太陽直射下,瀝青路上的地表溫度60度都打不住。這個溫度路麵都軟化了,一走路,鞋底吧嗒叭嗒的。城裏的寫字樓窗戶玻璃竟然也被曬得變了形,有人在江邊的石頭上打了個雞蛋,那蛋液竟然吐吐地冒著泡,不消3分鍾,蛋就熟了。過去有民謠道:一伏餃子二伏麵,三伏烙餅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Q還真是“意猶未盡”,離開了還珠堂又要拉著我去其它購物點,這次我謝絕了。我說你不知道,我在重慶簽合同時可是說好了不參加購物的。雖然嘴上說不再購物,可末了還是按老Q的安排又“進出”了珠寶店和紅木雕刻店。說到紅木雕刻工藝品,我在這兒多羅嗦兩句:過去有個耳聞,說是廣西和越南有些地方,人去世後裝殮遺體用紅木棺材。當地還有所謂“二次葬”的風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列位,上回去越南旅遊我是從網上找的旅行社。網絡上旅行社這類東東多如牛毛,讓你挑得眼花撩亂。我依循著兩個選擇標準:一是旅行社離家要近,到時候交錢簽合同方便。二是評的星多,這就像網上評比商品,星越多,透著商品質量越好。我後來找到的這家都不用星了,公司網站上有仨鑽石,打電話一問,對方說,用鑽石的比用星兒的肯定是好得多噻。得,我還就真信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列位,不瞞您說,我文革的時侯上了回“女校”。文革那會兒的入學規矩是就近入學,按片兒劃分教育資源,您住哪,就在哪兒上學。當然,您住的那塊兒要是沒學校這規矩也不好使。原北京市第二女子中學離我住的地方最近,理所當然地我就應該到“女二中”那兒上學去。
說是女校,可在我還沒進這學校之前文革就開始了,男女分校這一景兒也就隨著文革的開始取消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列位,轉眼兒可就是十一了。62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的前夕北京城是個什麽模樣?看了這幾張老照片估摸著您大概齊地心裏會有點兒輪廓。
1.東單北大街。
這張照片兒我得跟您嘮叨嘮叨:照片上這條大街叫東單北大街。現在這條街的寬度和1949年時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差別。遠處的城門樓子是早已被拆除的崇文門。過去老北京說的“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列位,老北京的灌腸您有耳聞吧?得嘞,熟不熟悉它的都聽我跟您念叨念叨。
話說這灌腸是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也是大眾街頭食品。據說灌腸早在明朝的時侯就在北京出現了。早年間的灌腸還真是拿澱粉往豬腸裏灌,所以得名“灌腸”。後來大概齊地是覺地灌豬腸既麻煩成本又高就舍去了腸子,直接把澱粉做成腸型,然後切片,吃時放入平底鐺裏倒上油煎。煎好的灌腸片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北京做的糕點講究。早年間從清宮禦膳房裏流傳出來的“京八件”點心(分大八件,小八件和細八件)是北式糕點的代表作。“八件”指的是采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幹等八種餡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麵,放在各種圖案的印模裏精心烤製而成的糕點。這其中我最待介的是椒鹽餡的,代表品種有“椒鹽點子”和“牛舌餅”。以往每年回北京我都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