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螞蟻

一位愛好藝術、文學、攝影和旅遊的海外遊子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知青來自城市,受教育的環境明顯優於農村青年,參加文化藝術活動的機會也多於農村青年。即使在文革中學校教學秩序被打亂的環境下,他們經常唱歌跳舞學唱樣板戲,有的迷上了各種樂器,能歌善舞者很多。下鄉後,他們自然成為所在鄉村的文藝活動骨幹。下鄉後不久,公社就組織了知青文藝匯演,知青們大顯身手,爭奇鬥豔,展示出不凡的藝術才能,公社從中選出了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盡管農村人的生活艱苦,可知青組的夥食還是不錯的,這不得不感謝生產隊對我們的照顧和當時國家的政策。盡管不可能頓頓大白饅頭,也不可能保證頓頓有肉,可個個都能吃飽喝足,而且每天基本有一頓炒菜外加鹹菜,節日還能改善生活,比村裏的社員們不知好了多少。 即使如此,比大家離開的城市生活還是苦了些,尤其是幾乎每天“煎餅不離手,地瓜不離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為了營造學大寨運動如火如荼的氣氛,公社要求大寨田工地紅旗招展,遍插標語口號,山坡上也要設法弄上很大的字幅,以求遠遠就能看到的效果。從公社宣傳隊回村後,大隊的牛書記把寫大字的任務交給了我。我在中學時代就是學校裏的宣傳骨幹,高中時還擔任了校團委的宣傳委員,負責全校各班級及學校大門前黑板報,壁報的編寫和組織工作。來到鄉下後,這方麵的才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農業學大寨開始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於七十年代末達到高潮。正是在農業學大寨高潮中,我作為知青的一員來到了農村。當時的農村到處充滿學大寨的氣氛。縣要爭當大寨縣,村要爭當大寨村,人要學做大寨人。冬天農閑季節,全公社所有村莊都開展修大寨田運動。下鄉的馬疃村有許多山嶺地,也模仿大寨的樣子修梯田,並與臨近的村子聯合搞什麽“百畝方”,&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這裏所說的小車不是小驕車,而是廣泛用於中國農村地區的獨輪小推車。這種中國老祖宗發明的運輸工具據說已經使用了幾千年,有的人甚至說當年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其原型就是這種獨輪小車。當然,那時候的輪子是木頭的,現代的輪子是橡膠的。 說也奇怪,我們在歐洲和北美見不到這種車子,他們的農用運輸車多數是四輪馬拉的那種,進而發展成了汽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钁頭、鋤頭是什麽?我們這些沒有到過農村的人往往分不清楚。钁頭和鋤頭都是農村常用工具。以“修理地球”為終身職業的人們整天離不開這兩樣東西,初到鄉下“紮根”的知青們首先要學會用這兩樣工具。先說钁頭吧;這是一種兩寸來寬,一尺來長,半寸來厚,一頭薄一頭厚的契形鍛打而成的鐵板,厚端垂直鑲一長木柄,用於刨地和翻地。我們在一些曆史片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剛搬進大官莊新知青點時,前院最東邊一間屋還被大隊縫紉組占用著。縫紉組是大隊副業的一部分,隻有三個成員,一位是知青組老貧農代表張大爺的兒媳婦,另兩位是還沒結婚的年輕姑娘。在當時縫紉機屬於奢侈品的年代,她們仨用三台老舊的縫紉機和巧手,為全村男女老少提供一些縫縫補補的服務,也為隊裏增加一點收入。我的宿舍與縫紉組隔著幾個門,出出進進的經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幾個月後,也就是1976年的1月份,我們組的全體知青終於搬到了上次參觀過的知青點-牛沐公社的大官莊大隊。這個組的老知青們在1976年11月的那次招工中全數“拔根”而去,已經蓋好的新房子空了下來,正好解決了我們那個村子無錢給新來的知青蓋住房的難題。這個知青點的房子還真不錯,前後兩個院子,各有一排房子。女知青住後院,男知青住前院。夥房和水井在後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近來,由於加拿大警方應美國司法部的要求扣留了在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出於對同胞的同情,許多人義憤填膺地在網上喊話,希望中國政府挺起腰杆來,從貿易和經濟上製裁加拿大!可是,喊歸喊,做歸做,如果冷靜地分析一下,中國還真的不能魯莽行事,因為在一件事上實在是挺不起腰杆來。若問是哪件事呢?那就是對加拿大木漿的依賴性上。如果不信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綠軍裝是當年最流行的服裝,下鄉知青幾乎人人都有那麽一套半套的。如果誰有能耐弄來發黃的老式軍裝,尤其是女知青穿在身上,左看右看,那叫一個“酷”! 我沒有黃色的軍裝,隻有綠色的,而且是棉布的。那時候勞動很艱苦,棉布的綠軍裝不結實,很快就磨破了。於是上衣袖的拐肘處,褲子的漆蓋和後屁股等處就補上了補丁,有的地方還不止一層。在哪個提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