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螞蟻

一位愛好藝術、文學、攝影和旅遊的海外遊子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知青生活回憶之六 小車篇

(2018-12-12 17:31:13) 下一個

這裏所說的小車不是小驕車,而是廣泛用於中國農村地區的獨輪小推車。這種中國老祖宗發明的運輸工具據說已經使用了幾千年,有的人甚至說當年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其原型就是這種獨輪小車。當然,那時候的輪子是木頭的,現代的輪子是橡膠的。

說也奇怪,我們在歐洲和北美見不到這種車子,他們的農用運輸車多數是四輪馬拉的那種,進而發展成了汽車;也有兩輪的,但不多見。歐洲人使用的獨輪車輪子偏小 且位於載物鬥的下麵,我們現在許多商店裏還可以看到這種車的現代版。從載物量和省力角度看,歐洲的獨輪車遠比不上中國的獨輪小推車。

這種小推車整體用木條相互聯結而成,輕巧好用,兩邊可以放兩個長型載物筐或者坐兩個人都成。車後伸出兩根長木柄當手吧,一條袢帶掛在肩膀上,全身用力,車子 就可以走動了。這種車的最大優點是什麽路都可以走,尤其在山區那些羊腸小道上,狹窄的田埂上,凡兩輪馬車過不去的地方它都可以大顯神威。別小看這種小車, 當年解放軍淮海戰役的勝利,就是幾百萬山東解放區老百姓推著小車踴躍支前推出來的,電影《車輪滾滾》描述的就是那段曆史。

我們下鄉後不久就跟這種小車打上了交道。推小車看起來容易,最大的麻煩是掌握平衡。若從力學角度看,小車的設計完全不合理,因為它自身左右不能保持平衡,需要靠人的雙手和雙腳來支撐,小車的前後平衡也要靠裝載的技巧來實現。初學推車時,翻車的事經常發生。不過,車上也沒啥貴重的東西,不怕摔打,重新裝車再上 路就行了。俗話說:“小車不倒隻管推”,慢慢地就成了熟手,推三四百斤東西不在話下。

推小車一搬都是男社員的專利。並不是因為推車是力氣活,更因為推車的姿勢對女性來說實在不雅:身體前弓,屁股後撅,兩腿八字型叉開,走起來一扭一扭的,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跟一個大蛤蟆似的。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中國民間舞蹈中描寫農村老漢的動作?你看他身體誇張地左右搖擺,兩條腿總走八字,小腿尥的老高,實際上就是推小車時的姿勢。

不過,許多男知青都喜歡推小車。比如在修大寨田的時候,挖土裝車的人總不能停歇,而推小車回程的時候卻是空載,相當於休息和偷了一會兒懶。當然,長途跋涉遠路推小車運輸是件很苦的差事。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城鄉差別大,農村汽車拖拉機及馬車都很少,農村人要將自己的產品送到城市裏賣幾個錢,往往要靠人力和這種獨輪車,那時候經常可以在公路上見到成群結隊的運貨小推車隊。

我曾推著小車步行八裏多路趕集,賣過知青組自己種的薄菜;也同別人推車來回幾十裏路,到別的村莊去推銷生產隊裏自己製做的供打場用的臘叉和地瓜做的粉皮。不過,除了走路較遠外,推小車還不是感覺特別累。

在鄉下推小車最苦最累的活應該是往地裏送肥。首先,農家豬圈裏出來的肥堆在院內或者外麵的大街旁,推糞的人的要自己裝車,然後送往田間。剛出圈的豬肥又臭又粘,小車裝滿後至 少四百多斤,糞水還不斷從車上往下滴噠著。推車時身體前傾,幾乎就趴在車子上了,還累的呼呼喘氣。那味道,那感覺,說出來誰都不信。

穿過村莊的路相對不錯,比較平緩,到了田間就不一樣了。有的路段較軟,車子走在上麵輪子直往下陷,必須使出吃奶的勁才能衝過去。你問:“不能歇一回嗎?” 不能,車子一旦停下來就會陷的更深,一個人絕對推不上來。這個時候你環顧四周,往往找不到一個搭把手的人。

車子推到了地頭,有時候土地已經耕過甚至耙過了,腳下鬆軟的很。此時要大喘一口氣,咬住牙,一憋氣將車子推到選定位置。然後把車子一掀,讓車子翻扣過去,把編筐裏的豬糞倒出來。然後自己也仰麵朝天,倒在土地上大口喘氣歇一回兒。回過頭來再看看剛才車子留下的車轍,從地頭延伸到身邊,大概有十幾公分深!

當時知青組經常舉行“賽詩會”,“讀書交流會”之類的活動,組裏一位知青寫了這樣一首詩描寫推小車的情景:“懷一顆紅心,露一臉鋼筋,看,填平的車轍又壓深。。。” 念到這裏,知青們頓時笑的人仰馬翻。有人喊:看啊,他一臉“鋼筋”,還水泥呢!哈哈哈哈。。。。

 

原作於2008年11月 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傻貓兒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形象,如臨其境。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流浪北美的螞蟻' 的評論 : 對!這個圖片配的超級棒!
流浪北美的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回'高斯曼' : 就是這種車,一邊座一媳婦,另一邊還可以放點糧食呀,義務啊之類的,免得不好掌握平衡。
這種車是農村的萬能車,幾乎家家都有的。
ytren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你寫的這些我也都經曆過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過去送媳婦回娘家,沒有毛驢的也是用這種獨輪車,是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