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從一張舊報紙說起。。。前不久家中換地毯,把家整了個底朝天。看著這家也不像個家了,索性順便來了個大清掃。在清理廚房一隻放菜的小籃子時,想換一下墊在底部有點髒的報紙,瞅了一眼,是《人民日報海外版》。早就不訂閱這份報紙了,但考慮墊東西時會用得著,當時特地留了一部分。拿出報紙一看日期,果然是2015年的。無意中瞟了一眼第一版的內容,看到了這麽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三站:StateCollege,Pennsylvania接上篇。搬家。這次是從中部Nebraska的林肯市繼續東進,目標是Pennsylvania州中部的StateCollege(怎麽看也不像一個城市的名字哈)。這是先生的第二個博士後。StateCollege是一座大學城,是PennStateUniversity所在地。如果更確切細分一點,這所大學有自己的地址UniversityPark,還有自己的郵編。我先生就是跟著這所大學兩位教授合作搞的一個項目,為時兩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第二站:內布拉斯加州接上篇。搬家,離開第一站愛達荷州。我們開著兩門手動車還掛著個U-haul小拖車,搬家前往第二站--位於美國中部的Nebraska。這是先生的第一個博士後,在一個研究單位,說是做三年。之後咋樣不知道,隻能走一步說一步,快到三年頭上再說。大家都一樣。從第一站人口不到十萬的小城,搬到一個人口接近20萬(記憶中1994年當時的人口)(據2019年統計是2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來美三十年:(3)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事(一) 如果用一張地圖來展示一下這三十年來我們生活/居住/搬遷的軌跡,下麵就是這麽一張示意圖。每次搬遷時我們都是開車,即便停留在某一點,我們還曾往返期間,所以說我們幾次橫穿過美國,也不算太誇張。因為是示意圖,我們搬遷時的路線肯定不會像箭頭顯示的直線那樣直來直去。 圖中最後的那個黃色箭頭仍是假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SundialBridgeatTurtleBay(Redding,CA)FromWikipedia,thefreeencyclopediaTheSundialBridge(alsoknownastheSundialBridgeatTurtleBay)isacantileversparcable-stayedbridgeforbicyclesandpedestriansthatspanstheSacramentoRiverinRedding,California,UnitedStatesandformsalargesundial.ItwasdesignedbySantiagoCalatravaandcompletedin2004atacostofUS$23.5million.ThebridgehasbecomeiconicforRedding.[1][2]。。。。。。網絡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美三十年:(2)一家三口團聚上一篇最後提到我不得不離開兒子,一個人來美。這裏有個小背景。30多年前國內很多省市已經開放自費留學,但在我省隻有公派項目且設立時間不久,申請這個項目對家屬探親或者陪讀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出國進修和讀碩士學位,家屬孩子一律不能申請。如果是讀博,要等兩年之後配偶才可申請,但還是不能帶孩子。私底下人們把這稱作&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21-06-13 11:53:21)

夾竹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夾竹桃(學名:Neriumoleander),又名洋夾竹桃或歐洲夾竹桃,是龍膽目夾竹桃科夾竹桃屬的唯一一種,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生於地中海盆地,因為莖部像竹,花朵像桃,因而為名,也是具觀賞價值的中草藥。[1]北非古城沃呂比利斯就是以洋夾竹桃的舊拉丁文名而取名的。。。 ------------------------------ 作為北方生人,我從小就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美三十年(1) 說是三十年,實際不到,但很接近了。 自認為三十年是個特殊的時間段,不是有“三十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說法嗎?雖然當今快節奏社會,有什麽變化三年足矣,就比如眼下,不到三年的時間,全世界都被整了個底朝天。兩個三十年呢又是個“甲子”,在過去,60年幾乎就算是人的一生,不是有“七十古稀”之說嗎?雖然現在人的壽命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朋友36歲,曾患甲亢,一直服藥,6年前懷孕後停藥。今年身體不適,被診斷為甲減,在家中休息。整日昏昏欲睡,渾身無力。沒問具體服用什麽藥,應該是國內現有常規藥。 先謝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有關部門根據出行記錄,查詢可能的接觸者做核酸檢測,其中寧夏有17,428人做了檢測都是陰性。看來隻有接種疫苗才有可能有效控製住疫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