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甄士隱在夢中見一僧一道,開口便問如何免沉淪之苦,什麽是沉淪之苦呢?先看看他的經曆。元宵佳節,家人霍啟抱英蓮看燈丟了英蓮。霍啟者,禍起也。甄士隱兩口痛斷肝腸雙雙病倒。偏葫蘆廟炸供起火,又燒了房子。《紅樓夢》裏襲人說寶玉毀僧謗道,這把火著的就很有這個意思。明明炸供為的是求佛保佑,偏一把火燒得幹淨,頗有諷刺意味。甄士隱夫妻搬到自家田莊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潘金蓮動手鴆殺武大,是她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她正式從一個惹人同情的怨婦變身為惡婦、毒婦。她假哭著把武大送到火葬場,回到家當天就跟西門慶在武大住過的房子裏縱情取樂,兩個人都沒有諸如愧疚、畏懼之類的心理障礙。 西門慶和潘金蓮端午節幽會,西門慶從廟上帶了些首飾衣服給潘金蓮,潘金蓮彈琵琶助興,唱了一首西廂,把西門慶喜歡的“沒入腳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五萬物之靈人是萬物之靈,也是萬物之魔。理所當然地享有一份高居於萬物之上的驕傲之外,我們還應當多一份反思,我們是否有負萬物之靈的聲名。我們都是勝利者的後裔,是各種戰爭的幸存者。貪婪的本性注定我們隻有兩個身份:災難的製造者或者幸存者,失敗者都已隱入煙塵。遠古時期人們吃飽肚子後,多出來的一塊肉,是罪惡的根源,從此人們開始囤積、占有,彼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武鬆打虎後留在衙門做都頭,又找到了哥哥武大郎,嫂子潘金蓮有心,極力攛掇他搬來同住。一個大雪天,潘金蓮備了酒菜立意要圍捕武鬆。一番操作後,武鬆翻了臉,差點把潘金蓮推一跤,同時罵道:“嫂嫂,不要恁地,不識羞恥。”讀者替潘金蓮窘的同時,不由好奇,潘金蓮哪裏來的膽量,公然對武鬆下手呢? 古代婦女沒有地位,明媒正娶做了人家大老婆,公婆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紅樓夢》開場,我們快速定位第一個故事發生地,東南方—姑蘇—閶門—十裏街—仁清巷—葫蘆廟旁—甄士隱的書房,他放下手中的書伏案小憩。甄士隱夢中見到一僧一道,兩個人談起一樁千古未聞的奇事,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要追隨神瑛侍者下凡為人,用一生的眼淚還他的甘露之惠。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正是寶黛的前生。兩人提到要交割“蠢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早婚的朋友一輩子向往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而另一個被某個爛人追怕了的如一棵含羞草,隨時能收枝斂葉擺出一副拒人千裏之外的姿態。人都因見識不夠矯枉過正過。 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了不同成熟度的人格。 《金瓶梅》裏的人多是“巨嬰”,思想一直停留在“口欲期”,隻不過把安慰奶嘴換成了欲望和金錢,一生都在原地打轉,從未長大。 潘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一)人生有命該遇到什麽人是命裏注定,因為我們完全不由自主。偌大世界茫茫人海,怎麽就偏偏遇到那一個?從未謀麵一見如故,也像是冥冥中有什麽因果。遇到什麽事,人能做一多半的主,那一小部分決定你遇到的人。兩個人遇到同一個人,也有不同的結果,這取決於你是怎樣一個人。什麽人就能遇到什麽事,性格決定命運非常有道理。經曆、學識都隨著時間變化,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此開篇第一回也,也是最能看出作者巧思和大手筆的一回。開頭說明寫作《紅樓夢》的初衷,是為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這是典型的賈寶玉的聲口,天下女兒鍾靈毓秀,是水做的。因此要編述一集以告天下。這段話作者說得懇切明白,經曆了一番夢幻,這夢幻就是人生大起大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之所以將真事隱去,是迫於當時文字管控嚴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賞花、賞月都是高雅的事,同一個賞字,一旦沾了上下尊卑就變了味。 《金瓶梅》裏哪個夥計小廝跑腿得了別人家的賞錢,當時磕頭謝了,到家告訴西門慶,西門慶說讓他留著,他還得再叩謝一次。一點辛苦錢拿得感恩戴德。因為拿的權力不受保護,讓你拿你才能拿;不許,你就隻能幹看著。 西門慶一介鄉民,開著個繼承來的中藥鋪,偏要一趟趟往東京送禮,正是因為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5-23 03:39:46)
床和窗之間鶴望蘭舒展著閃著光澤的綠葉,想起元妃省親時寶玉想不起來的那句芭蕉詩“冷燭無煙綠蠟幹”。晚上拉好窗簾讀曆史,從國家人物命運的浮沉中抬起頭來,隻覺一片碧綠略顯寂寞,起身拿了一盆紅豔的長壽給它作伴。林黛玉做《秋窗風雨夕》那晚,寶玉來探望,穿著紅襖係一條綠色的汗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