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陪審團裁定,川普有罪。許多大陸人開噴。 商君書,秦漢法,是沒法和漢漠拉比法典,羅馬法相比較的。別的不說,智商不在一個層次上。前者是你壞,我比你更壞的小奸小壞;後者是“法官大人,根據民法.....” 五四,六四,要民主,要法治。一直有個疑問:漢人這腦袋,裝得下複雜的民主製度嗎? 曾翻過陪審團製度的書籍,和讀歐美稅法一樣的感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沒女人幫,中國的文學,書法,一鍋粥,還不知道熬到哪年才成“名粥”。 篆隸變成行楷,老成變成了妍嫵。漢字,變得女氣了。不是嗎? 二王之書,何其女孩兮兮!王羲之尚有端儼,而王獻之,則筆底生花,寫出一派“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這是書法走得準準的一步:走向便捷,舒宜且時尚。這不是曆代女人追求的美感嗎?而王義之的書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紅樓夢》中,常提及這妹妹那妹妹的字,寫在帕上,寫在絹上。應當說,中國的書法,到了這裏,才回家了。晉代的書法,多用於寫信。《蘭亭序》差勁的地方,正是帖氣太重,比不上《十七帖》的私密和親切。由篆隸變成行楷,有層意義,即毛筆字從公家文書體變成私人信件體。讀史孝山鍾繇二王等的字跡,感受得到他們的悸慟。案前,握著不能走一點神的天下第一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來,他們是自己的學校。一對“兒女”力致沒影響,以致沒影子。接受“兒女”的教訓,哪怕是斥責。自卑,致於自蔑,並當作自己的尚能夠做的。痛罵渣時代的同時,狠狠唾渣自己。五零後六零後,就陳丹青坐有個坐相,站著也還行,總之,走得出去,拿得出手。一板磚就能把劉震雲,莫言,餘華,賈平凹,袁騰飛,司馬南,金榮燦拍倒的不是別的,而是香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4-05-19 05:28:37)
曆史隨感錄 百年大變局,是中國的百年,是中國的變局。 中國其實沒有外國,隻有中國人的外國。 之於外國的,中國人不是拿來主義,而是拖下水再說。 這裏最害怕的是“租界”,是殖民。但最有效的,就是它們。中國人出國是留學,移民,從來就是,香蕉人是被殖民。這幾乎是那裏人“去異地,找異人,過別樣日子”的唯一途徑。 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點和線的關係》讀後感 來源:QualityWithoutName於2024-05-1705:22:16[檔案][博客][舊帖][給我悄悄話]本文已被閱讀:76次(496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加入書簽|打印|所有跟帖|加跟貼|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本文內容已被[QualityWithoutName]在2024-05-1705:23:32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J網友問歐幾理得幾何體係下點和直線,線段的關係,答案是在歐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5-16 12:19:48)
閱讀 ()評論 (0)
先是劉曉慶裝嫩,接著許晴凍齡,有道林誌玲逆成長。這其實是“她們,老了”的廣告。不是嗎? 鄭小瑛說我是“九零後”。她笑得,比台下零零後年輕多了。不是嗎? “這一家子都是強奸犯!”鐵鏈女,青春猶存。“誰知道是哪片雲彩下的雨?”在向已逝的青春敬禮。 “拚圖硬道理”,好資深! “這是我女兒!&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讀康德,謝林,黑格爾,吃力得要死,始終覺得不夠,腦筋不夠。 讀馬克思恩格斯,好多了。《國富論》的經濟學真討厭。《資本論》政治經濟學,生動多了。價值論裏加進剩餘價值,一下,覺得枯燥的經濟學有故事,有文采了。 讀列寧,一半讀歪著斧子砍的理,一半讀“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戰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一直寫到李清照,才產生了純文學,而李清照詞中,就《聲聲慢》純度最高,品質最好。 自李清照以來,直到張愛玲,才出現了《小團圓》《金鎖記》《傾城之戀》等純文學。 文學,在中國,有點和科學理性一樣,因素豐富,就是不成氣候,盡給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打岔。詩三百,好好的東西,用個“經”一包裝,變成人麵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