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10)
學生的一篇練筆文,受到市長熱情讚揚
1978年恢複全國統一高考時,呂叔湘先生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尖銳指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呼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推出一套供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9)
寫作試教初步,愛寫多寫會寫
1983年9月14日,湖北省教研室語文室雷秋山主任對我說:“省教研室決定,將於11月26日在武漢召開《中學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專題研討會。到會代表將有300多人。”他希望我好好總結一下前段的經驗,認真準備一堂公開課。
回校後先與指導我試教的汪厚鐸老師商量,汪老師說:“我的意見是總結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8)
蘭州會議更新了觀念,增長了見識
1984年8月7日至15日,全國重點中學語文實驗教材第二次工作會議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
7月18日,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張定遠先生來信,通知我去蘭州參加會議,並將上學期的總結《提問動“天君’,切磋得實益》一文打印300份帶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7)試教要改革教學方法,關鍵在搞活課堂教學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教育改革風起雲湧,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率先推出的語文分編型實驗教材《閱讀》和《作文·漢語》,這是該社建國以來改革步子最大的一部教材,變一本綜合型《語文》為兩本分編型教材;這也是建國以來改革實驗規模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教育部專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6)
洛陽會議班門弄斧,試教鼓勵學生質疑
1983年暑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召開洛陽會議之前,我寫的《試教初步》,總結了1982年執教《閱讀》和《作文·漢語》的想法和做法。人教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編印的內刊《試教資料》(五)發表了。該所所長張定遠先生通知湖北省教研室,讓我打印300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5)試教初步開頭難,高人指點抓關鍵1982年6月,袁福老校長拿著湖北省教研室的一個通知找我談話,他說,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新編了一套實驗教材,教育部要求各省市選兩個城市重點中學和兩個農村重點中學參加第一輪改革實驗,他希望我能挑起這個擔子,代表華中師大一附中,參加全國第一輪語文教材改革試教實驗。而且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4)難忘袁校長精心栽“培”(我最敬愛的袁福校長)在武漢市43中安大庭校長的鼎立支持下,1979年9月開學時,我就被借調回母校上班了。
袁校長與語文組長吳六林老師商量,請教導處安排我到初一年級上一個班的課,跟著老教師劉友三學習,劉老師當時執教中央教科所的改革教材《語文》。我的課排在劉老師後麵,先聽劉老師的課,再去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3)袁福校長千方百計調我回母校(袁校長在武昌千家街華師一附中科技館前留影)袁福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華中師大一附中的校長,文革前是管教學的副校長。袁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任職校長後重視計算機教學,創辦計算機室,開全省風氣之先;積極推行教育改革,派教師外出進修觀摩,學習施教的有效方法和經驗;積極主動派教師參與教育部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2)路遇王場長,改變了我的人生(右邊第一人是王仕良主任)王仕良主任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華中師大一附中校辦農場的場長。他高高的個子,體魄魁梧,不僅懂農活,尤其善於管理到農場勞動的學生,與學生幹部關係特好,團支部、班委會的成員到了農場都聽他指揮。我當年隻是受他領導的的學生幹部之一。1979年國慶節期間,在武勝路新華書店門口,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01)
安大庭校長是我語文人生的引路人
恢複高考後,安校長帶我調到區重點中學,才真正開始了我的語文教育教學人生。
1967年結束語文師資短訓,我被分配到武漢市水廠路中學當老師,到1977年恢複高考,十年一瞬間,雖已成家,卻未立業。
恢複高考招生那一年6月,水廠路中學安大庭校長,有一天在教學樓走廊看到我,就笑眯眯地問我:&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