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20-12-02 15:12:06)

老賈有一套出租房,靠近火車站與購物中心,很受出國打工者的青睞。來來去去走馬燈似地換了不少租客,也留下不少悲歡苦樂的動人故事。征得老賈的同意,我把它們如實的記錄下來,這裏沒有任何嘲弄的意思,這裏都是真實的人生,充滿了打拚的張力和辛酸的眼淚。以下來自老賈的口述: 【1】 還記得2002年的一天,叮嚀嚀…一陣電話鈴聲在半夜響起,“房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0-11-27 14:18:12)

一代球王馬拉多納已經仙逝,如果你感受過八十年代球場的綠茵,你一定忘不了那神奇的“上帝之手”和他連過五人倒地前將球送入球門的精采瞬間,馬氏那令人血脈賁張的拚搶、那球感、那球技,讓人拍案叫絕。 可馬拉多納也真混,86年世界杯奪冠之後,染上了毒癮,放縱性愛,身體每況愈下。可當他90年世界杯重新站到球場上時,又是一番景象。揭幕賽中帶著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1-24 22:20:16)

2020年11月22日,閻潤濤博士突然病逝,年僅65歲。此事震驚網壇,文學城悼文頻出,因為他是城裏最受歡迎的博主。 潤濤心沉神靜,思路敏捷,靠常識和邏輯就能識人斷事。 一次參加學術會議與團隊乘機由巴爾的摩與華盛頓之間的巴-華機場向西南方向飛往休斯頓,航程大約3小時10分鍾。當飛行員報告飛機晚點一小時五分鍾,當別人還在思考晚點一個小時對自己的安排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0-11-20 14:43:53)

莊子曰:“人皆有七竅,以食、聽、視、息。”竅是感知世界的窗口,有的人聽覺敏銳,有的人視覺超常。但這些感覺器官又是相通的,在某一方麵有突出的才藝,往往會激發另一方麵的才藝,譬如音樂家或作家常常又是美食家。姑且稱之為“竅相通,藝不落單。” 孔子說,聽韶樂後不知肉味,說明耳朵可以抑製進食。但耳朵也能喚醒味蕾,意大利歌劇天才羅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晨打開電腦,一段來自CSIRO的報道躍入眼簾:“Theyear2019wasAustralia’shottestyearonrecord.Butonedayinthenext100years,wewillrememberitasamongourcoolest.(2019年是澳洲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但在今後100年內的某天,當你回顧這一年,會發現這是最涼爽的一年)……”這段報道不由讓我想起一件往事。 那還是我在雲南邊陲景頗山的時候,1972年是我插隊落戶的第三個年頭,同一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1-13 16:50:09)

引子 那些舊照片保存著昨天的溫度,勾起我對往日的一片深情。我如今已遠走天涯,可故土瑞麗卻常入夢鄉,因為青春歲月是衝不淡的時光。那一片熱土曾向我們張開雙臂,給了我們溫暖的懷抱。那是我們揮灑汗水的土地,也是我們青春失落的地方。那裏有我們歡快的笑聲,更有我們閃過的淚光。我們的情早已匯入了瑞麗青江,我們的魂依然遺落在景頗高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0-11-09 14:06:26)

節奏是大自然的鍾擺,是生命的律動。地月運行,四季更換,山川跌宕;生活周而複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生四季,轉眼就春去冬來。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節奏。如果你會開車,就能體會節奏的重要。假設你總以40公裏的時速前行,那車和人都會變得很累。長時間的高速駕駛也會讓你精力分散,這就是為什麽高速路兩旁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休息場地的原因。進退有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段紹龍學友(中) 段紹龍是我大學的同窗,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就這麽走了。他是在溫泉泡澡時突然失去知覺,送到醫院已無力回天。 前幾天他在網上看到我園子裏的花卉還說:“我是月季玫瑰分不清的人,所以就不知是什麽花了。隻知道好看。”我與他相知已久,知道他是一個其言甚真,待人至誠的人。 記得教學實習時,與施甸中學一場球賽中因相互衝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1987年,卡拉揚在新年音樂會上指揮《拉德茨基進行曲》 《拉德茨基進行曲》一直是維也那新年音樂會的壓軸曲目。也是老約翰唯一能與小約翰比肩的圓舞曲。 1987年的新年音樂會上,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按慣例最後加演《拉德茨基進行曲》。音樂響起,有人隨節奏鼓掌。卡拉揚慢慢地轉過身來,用手遮在耳邊,表示他很喜歡聽到這個掌聲。接著他為觀眾的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0-10-01 16:45:20)

自古詠中秋,無人能過蘇東坡。 公元1076,丙辰中秋,蘇子大醉。突發奇想,究問明月,何時而來?如有天堂在,“今夕是何年"?欲訪月宮,“瓊樓玉宇”“不勝寒”“弄清影”,筆調轉涼。......還是人間好。 光影靈動,“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想起七載不能相見的兄弟,月兒不應恨我吧,為何骨肉分離你卻圓?既而豁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