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爵王先生

年齡一把,事業全無,頭發不多,毛病不少。
博文
(2019-02-26 08:46:03)
不敢忘卻的紀念 今年八月二十二日,是鄧小平的116歲冥誕,作為他的四川同鄉人,我想寫點紀念文字。 我們這位小個子的老鄉睿智、果敢,實在。他平素說話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寡言少語,但他不說假話大話空話,要說就說真話實話和有用的話。在他說過的話中,有兩句話讓我記憶了一輩子,也讓我感動了一輩子,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很久以前,閑暇時我喜歡閱讀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2 21:19:54)
我家有‘戲’(3) --別致的購物理論 經濟覺悟低下如我者,有時也會被派去采購物品,尤其是蔬菜。每每買菜回來,我又總是被老伴盤問得狼狽之極:‘瓢兒白多錢一斤?’,‘不知道’;‘一共花了多少錢?’,‘不知道’;‘你叫啥子名字?’,‘不知…,啊,叫XXX’,‘還好,記得名字,還不是老年癡呆症’。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2 21:17:38)
我家有'戲'(2) --勤快的代價 千百年來,在‘天道酬勤’這句古訓的教育和振奮下,許多有誌中國人通過不懈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對‘勤快’這種生活態度,人們曆來都是讚美有加,而且無論怎麽讚美,似乎都不算過分。殊不知任何事情都像一枚錢幣一樣,都有兩麵,‘勤快’也一樣,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戰場上,敵人越勤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2 21:14:04)
我家有‘戲’(1) —吃肉的‘藝術’ 改革開放之前,吃肉是定量供應的,成都市區一般是每月每人半斤。量太少,所以我家便想出一些吃肉的‘小竅門’,吃豬頭肉算是其中的‘最高境界’。買豬頭隻收一半肉票,一個四斤重的豬頭可以剔下差不多兩斤肉,骨頭全是白賺。況且,豬骨頭可以二次翻煮,讓家裏男女老幼鍋碗瓢盆那幾天都‘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四章高齡的天然‘伴侶’--病痛 誰都沒有鐵打的真身,誰都有頭疼腦熱的時候,這在年輕人,可能就是一杯維C衝劑,或者兩片感冒膠囊的事情。年輕人出國留學,在經濟、學業、生活等方麵會考慮得很仔細,但在健康問題上考慮得也許就不見得多,因為他們人年輕,沒病沒痛身體好。但是像我這把年紀才出國的人,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以當時全國68歲的平均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十三章欲蓋彌彰的假發 ‘高齡’不光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實際生活中,也讓我在某些場合處於不利地位,比如求職和爭取其他受到年齡限製的機會等地方,所以我總是想法把我的‘高齡’盡量藏著掖著,讓自己顯得不那麽蒼老。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更讓我傷心的是,高齡之外,我還有另外一個‘致命’的硬傷—謝頂,讓我所處的形勢雪上加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第十二章高齡學生工 我們那個年代,自費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錢’是最大的問題,學費要錢,吃飯要錢,住房要錢,買書要錢,如果解決不了‘錢’的問題,一切都無從談起。公派留學生,每月有中國總領事館教育處寄發的政府資助,學費有人繳,衣食有人管,哪怕在離開祖國萬裏之外,他們也有組織罩著,可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學習上。自費留學生就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十一章是導師、老板,還是朋友? 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每一個人都會由係上指定一個導師。導師的職責是在學術上給學生以指導,並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谘詢和建議,幫助他們順利拿到學位。 學生們喜歡稱呼自己的導師為‘老板’,原因很複雜,其中既表達了學生與老師的師生關係,也包含了某種‘雇主’與‘雇員’的關係。在美國,一個研究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十章永遠的學生 暑期班(Summerschool)是美國很多大學每年暑假設立的一種修課形式,也可以說是繼續教育的一種形式。這種暑期班課程類型多種多樣,目標學生主要為三類:一是為差生準備的一種課程補修,他們在平常的功課中‘心有旁騖’,或缺課太多或考試不及格需要補課後再考;二是為優生準備的‘加餐’,他們或者希圖縮短學習時間,以便盡快拿到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九章讀書不僅是一種消遣 我在LUM學習的專業是閱讀(reading),屬於教育學範疇,主要訓練未來中小學教師教授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到美國之前,認為讀書隻是個人的事情,與整個國家民族並無多大關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讀書隻是一種消遣方式,‘無聊才讀書’嘛。對於以讀書為‘業’的知識分子來說,這是他們的工作,再忙再‘有聊’也要讀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