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6-07-01 11:12:32)

“明”與“化”兩個字,分別與“文”組合,便是“文明”與“文化”。這是兩個極普通的詞,含義也似乎相近。說其普通,一是因為常見,二是因為常義,大家都懂,毋須解釋。說其含義相近,則是因為兩個詞都與“文”沾邊。就像兩種常見的花卉,木蘭和玉蘭,都與“蘭”沾邊。其實,真要說清二者之差別,並非易事。 為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27 11:09:28)

周末,天熱。 一大早,趁涼快,先去騎腳踏車。9點剛過,感覺日頭有些惡燥,趕緊消停了。身上汗咋咋的,回頭去健身房,待收拾清爽利索,再回家歇著。 宅在屋裏,冇得撈摸,原是個折騰命!來到後院,拾掇那一小溜兒菜圃,菜圃裏種著十來棵黃瓜。黃瓜藤貼著籬笆牆,或纏著瓜架子,攀附爬高,已然織出了一叢叢綠蓬。看起來,綠蔭蔭,涼爽爽的,一天一個樣。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23 12:32:32)
俗話說,親戚常往來,越走越親近。 我家掌櫃的,有一老姐。很久很久以前,姊妹倆還在娘家守閨房,做閨蜜的時候,老姐便是我家掌櫃的掌櫃的,屬於掌櫃的平方,超級掌櫃的,簡稱超級掌。除了武當太極掌,恐怕要算這超級掌厲害了。厲害到什麽程度呢?這麽說吧,她裏裏外外一把手:在家裏,又掌櫃來又掌勺;在外麵,又是教授又是長,而且是在“國字級”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9 22:38:29)

“吃不贏了!”每次聽到這句話,總不免要鬧一回情緒:羨慕嫉妒恨! 為啥鬧情緒呢?話來話長。朱之謂有一哥們,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多少年來,哥倆好,好得一塌糊塗。哥們住在LA,他家掌櫃的,能幹得一塌糊塗,尤其會種菜。南加州,氣候好,盛產陽光,種啥長啥。碰上他家院子大,哥們倆口子,你挑水來我澆園,在自家院裏,種了好些菜蔬,各種各樣的,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6 20:09:03)
[按]父親節臨近。第一次過沒有父親的父親節,有一絲不知所措的感覺。本想寫點什麽,以表達心中的失落。可是腦子亂,心也靜不下來。隻好重貼年初在父親離開不久寫下的短文,以慰父親在天之靈! 讀過一些寫父親的文字,恐怕隻有朱自清的《背影》,最讓我難以釋懷。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華詞麗藻的堆砌,是那份平淡樸實,那份難以割舍的牽掛,在我內心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06-10 10:45:10)
昨日是傳統佳節——端午節。 務工單位的人民腐敗黨,又蠢蠢而動了。臨近中午,一幫吃貨——當然,都揣著一枚中國胃——急匆匆地趕到新開張的一家陝西糆饃店,準備在獨具中國西部風情的腐敗氛圍中,共慶端午,緬懷屈子! 在辦公室裏,大家原本都是睡眼惺忪的。一坐進店堂,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立馬就精神抖擻,興致高漲起來。在一番熱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09 10:44:00)
有點忙,忙著調試新的交通模型。 與四階段模型(4-StepModel)相比,基於行為(Activity-Based)的新模型,結構更複雜。單就生成的信息量而言,新模型運行一次,需要占用超過80G的儲存空間。所以,每當模型運行結束,須執行一個清空(cleanup)的程序,以便釋放大量的暫用空間。 在這一清空的過程中,恍然間,對原似高深莫測的佛門空論,一下子有所領悟。 之前,對手機的重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5-31 14:34:03)
So,whatisrealChinese?——資深吃貨遇到了新問題。 起因是卡麗娜,昨日她群發伊妹兒,說有工友要過生日,約大家一起出去爬個梯,啜一頓。有兩個選擇:PFChang's,或者Souplantation。前者是迎合歪果仁口味的中餐,說是中餐,實際上,烹調參數都作了調整,隻能算是美式中餐。至於正果仁,吃中餐當然要來真的。尤其是資深吃貨,對中餐往往懷有先入之見。尚未開吃,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5-25 13:33:05)

公務家事,事事走心;潛水冒泡,泡泡扯談。 近來扯談少了,一來是有些瞎忙,二來是沒找著話頭。 前幾天,馬英九卸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媒體有很多報道,朋友圈中也有些帖子,跟著起哄。其中有一個觀點談到,僅就做人而言,馬英九不可謂不好。要風度有風度,要高度有高度。儒雅家風,秉承嚴父慈母,恭謹孝悌而錦標門楣;經略學問,貫通中西古今,成就建樹可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6-05-16 16:55:20)

每見路邊的野花,禁不住手癢,而招花惹草,實乃情非得已。所以,鄧麗君才理直氣壯地唱道:路邊的野花,不采白不采! 路邊的野花,姑且不論。門邊的野花,又該當如何?實際上,或許還談不上是花,大約隻能叫草吧。 陽春三月,萬物生長。門邊的幾植盆栽,都抽出了新枝嫩葉。其中,有株三角梅的托盤邊沿,竟也冒出了一棵小苗。第一次發現時,本想隨手搙去,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