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阿含概說》08慧律法師講解[(二)有情的種類][佛說眾生無量,而無量眾生(有情),]有感情的,當然,這個定義比較狹隘,凡是六道,都算是有情。[依其精神活動的不同,可分為五類,或曰五趣(PañcaGatyah)或曰六趣(sadGatyah)。]有時候,我們講,一般六道輪回,就加一個阿修羅;如果講五趣輪回,那就少一個阿修羅。因為阿修羅不限於某一類,隻要嗔恨心很重的、麵貌醜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含概說》07慧律法師講解[故說佛唯心主義救濟唯物思想。]所以,萬法導源於心,萬法唯心所造,簡單講就是:萬法它是唯心現量。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清淨心本來就是沒有質礙的,我們因為業力,顯現了這個身心,我們看到的世界,其實是清淨心所影現的世界,因為見就是性,見性是不二的,無性不能見,見本身就是性。因為我們頭上安頭,加了一個知見,簡單講: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含概說》06慧律法師講解31頁中間。[六、常見──無常]世尊就破除他:你這種見解是錯誤的,不能說:做牛就永遠當牛,做狗就永遠當狗;做人就生生世世都做人,沒有那麽好的,要按照輪回、因果的自然規律來進行的,看你下什麽種子。[這個常見,卻與斷見相反。]斷見是說:人死了就像燈熄滅了。佛陀說:不是的,是有輪回的。這個常見剛好相反。[說人世間一切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含概說》05慧律法師講解24頁,中間,底下中間這一段,是外道跟佛陀觀念上嚴重強烈的差異,有分十二個角度。簡單講:上麵是外道和凡夫的觀念,底下是世尊所講的這個正法。[一、神的創造]這外道講的。——世尊就破除他,萬法沒有神在主宰,是[——因緣所生]的法,本無自性。[當時印度宗教哲學都受神的支配,]乃至於佛滅度以後,兩千五百年的我們的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含概說》04慧律法師講解翻開第18頁,18頁後麵這一段。[這時所有異學的派別,要依佛教史料說:最著名的就是六師外道,]所謂外道,就是心外求法。這「六師當時」候,(「亦」)也是[以摩竭陀國為中心,發揮](「其」)他的[特長,因](「與」)跟[佛陀居處相近,常](「與」)跟[佛陀接觸,《阿含經》中常常提到佛陀](「與」)跟[佛六師辯論教義。]這六師外道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含概說》03慧律法師講解諸位請翻開第13頁。前麵講的無常即是空,緣起即是空,中道離二邊,不落二邊。今天我們來講:[(四)阿含思想與當時一般宗教哲學諸種思想]諸位,宗教是信仰的東西,人類的精神的依歸,哲學是形而上的推論,就是一些思想家,宗教哲學。諸思想[有嚴格交涉的關係。]「交涉」就是息息相關,互動的意思。有嚴格交涉的關係,[特別對於非婆羅門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含概說》02慧律法師講解[「二」阿含之內容]今天講的這個內容有點深度、有點難,除非我們對這個空義的思想有所體悟,要不然聽起來有一點吃力,不容易了解。二、《阿含》之內容。[阿含雖為非大乘的小乘教,]這一句是方便說,姑且這樣說啦,一般把《阿含》列為小乘教。「要是」就是如果。[要是以忠實比較佛陀說法的行動,當要研究《阿含》聖典。]所謂忠實就是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592156168_0_1.html 《阿含概說》01 慧律法師講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今天是二○○五年七月七日,星期四,我們今天要講《阿含概說》。 「阿含」翻譯成中文叫做「法歸」,就是萬法的依歸;或者是翻譯成「無比」,就是無與倫比的究竟解脫的大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法的可貴之處,在於解決生命、宇宙深奧的問題。告訴諸位:科學最究竟之處是在心靈,不是物質,無論科學家怎麽發明放大望遠鏡,看不到這一顆心;無論生物學家怎麽發明顯微鏡,也看不到這一顆心;唯有偉大慈悲的佛陀,以無比的勇氣,自內證:原來法界就是心,心就是法界。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頓悟到這一念不生不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fodizi.net/huilvfashi/733.html慧律法師《楞嚴經重點提示》請合掌,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好,請放掌。講經前有重點要提示,今天是2007年1月5日,這是師父出家以來第三次講楞嚴經。第一次的楞嚴經在1985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51]
[252]
[253]
[254]
[2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