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關於薑的養生功效,似乎人人都能說出幾點。 進入六月,氣溫逐漸走高,“熱情四射”的夏季悄然而至。此時科學地吃生薑,有助於發汗解表、溫胃止嘔,緩解病痛。 醋泡薑 健脾胃促消化 將鮮薑切片,用米醋浸泡,加少量糖和鹽,三天後便可食用。 天氣炎熱,很多人吃飯沒有胃口或者消化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脖子越來越粗,肚子越來越大……你不隻是胖了,還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實際上,很多疾病都有預兆,比如下麵這些身材尺寸不達標,就可能麵臨健康隱患。 醫學上早已認定,體型與健康關係密切。幫你解讀身體尺寸裏的健康密碼。 1 頸圍 達標值: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一般頸圍與小腿肚圍相等 測量方法:將皮尺水平置於頸部最細的部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防癌吃得粗一點,準沒錯! 多吃點粗糧很重要,買饅頭、買麵包,哪個黑買哪個,它含有纖維素。去俄羅斯講學,俄羅斯人講,“我們國家領導人換了一代又一代,隻有一個不換,我們的黑麵包不換。”為什麽呢?他們知道麥子連皮碾了以後少得癌症,少得大腸癌。 我們國家跟俄羅斯不同,我們哪個麵粉白就買哪個,這樣不好。將來咱們麵粉廠得改造,把麩皮那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他被美國《生活》雜誌評為 “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第59位 曹雪芹和居裏夫人都排在他之後 他的《溪山行旅圖》被譽為 宋畫第一 現為台北故宮鎮館之寶 他就是宋代著名“北派”山水畫大師 範寬 東西方在繪畫上差異很大 西方以人物著稱,東方以山水聞名 山水畫在宋朝達到頂峰 範寬的《溪山行旅圖》更是其中的“神作”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提起大學校長,人們定會肅然起敬,有高山仰止的感覺。優秀的大學校長往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象征。比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學的蔡元培、蔣夢麟,清華大學的梅貽琦,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南開大學的張伯苓等;當代的劉道玉、李培根等。他們以超凡的洞悉力、獨到的辦學思想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竭盡忠智,引領學校改革發展,形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哭喪本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為什麽標題就成為搞笑的哭喪?作者你這個標題黨,騙看客進來?客官先別急,聽俺掰扯掰扯,你會感到哭喪甚至有點搞笑,搞笑的不是‘痛哭者’的表情,而是在這表麵上形成虛假的‘哭喪文化’。 哭喪本是中國甚至延展到東南亞之間的一種民間喪葬的禮儀,我神州故國的‘傳統文化’,被其他番邦學去後更可謂青出於藍而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醫生常常碰到這樣的一些病例,他(她)正處於如花的年齡,前程似錦;或人到中年,事業正蒸蒸日上;或是家中的頂梁柱,在外吃苦打拚,正憧憬著一家人美好的未來……突然有一天,身體出現了異樣,醫院診斷:慢性腎功能衰竭!   晴空霹靂!“怎麽會這樣?!我平時身體都好好的呀!”   為什麽?因為慢性腎病一直都很沉默,很多等到有症狀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俗話說“病從口入”,“癌”字有三個“口”,可見飲食與癌症的關係密切。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癌症發病率將增加50%,目前我國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於癌症。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如何防癌是人人關心的話題。其實,最好的抗癌物就藏在日常飲食中。 1 維生素C 預防胃癌、食管癌 來源:新鮮果蔬 維生素C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舉國都是著名學者,卻少了學術。如果做一個粗略的統計,中國大概擁有人類社會最龐大的學者團隊,在公開場合基本上都要冠以著名的標誌,即便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到底是賣蔥的還是賣蒜的。這些象牙塔裏和象牙塔外的著名學者除了學術,幾乎什麽都不缺。按照物以稀為貴的邏輯,在當下的知識界,最值錢的是什麽,當然是冷板凳。雖然冷板凳坐多了會得痔瘡,大便也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傳統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其中古畫文化詩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隱藏在古畫中的這些“日常用品”,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又有何作用嗎?一起來看看吧! 古畫中的“日常用品” 1、熨鬥 從唐代張萱的《搗練圖》,我們可以看到一把用來燙平衣服的熨鬥,不過造型跟今天的熨鬥有點不一樣。唐詩《搗衣曲》:“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