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生死存亡
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和對中醫的思考,我讚成“中西醫配合”,或"中西醫協作",或"替補醫學-中醫".“中西醫結合”是一個偽命題。
西醫猶如一頭大象,集數百年來全人類醫學和多學科的研究發展的成果,包羅了人體解剖學,生理病理學,遺傳學,基因治療學,醫學藥理學,生物工程學"BiochemicalMedicalEngineering"等等的研究[
閱讀全文]
那些沒有書讀日子
1966年開始的文革,從毛太祖的>開始,小學停課,全國立馬就亂套了。小學4年級的班上每一個同學發一張舊報紙,叫我們在上麵寫批判大字報,我記得當時就傻眼了。大字不識幾個,怎麽寫?怎麽寫題目?怎麽開頭?更不知道啥是批判文章,批判誰?誰是壞人?
鄰居有人被操家打人,有同學家被貼了大字報,幹幹淨淨的家門框上漿糊四濺,胡亂地貼上[
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非同一般,後遺症可以持續多年。
有些症狀不見自行好轉,不具有自愈傾向。
近來治療一60歲男性病人,自從2021年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持續口腔內燒灼疼痛,三年來既沒有加重,也沒有自行減輕。痛值4-5/10,此痛有時可以忍受,有時必須服用止痛片。疼痛在刷牙或進食後加重。辛辣食物和熱燙食品使得疼痛更甚。冰水似乎有些減輕疼痛的作用。
舌不痛,舌[
閱讀全文]
人的一生中遲早會經曆或多或少的焦慮或抑鬱。WHO關於焦慮的定義是:感覺坐立不安,緊張煩躁,心慌心跳,心煩急躁。甚至感覺危險,迫在眉睫的厄運感受,或瀕死感覺。MayoClinic關於抑鬱症的概念:感覺悲傷,無助無望,傷心落淚,空虛沮喪,對正常活動失去興趣-flatmoods,包括性愛,室外活動,博物館,朋友聚會,等等。睡眠障礙,心慌頭暈。就像處身於空中,周圍被不見[
閱讀全文]
您還記得2020年的那場新冠曠世疫情?
2023年5月1日,WHO宣布新冠結束。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
還記不記得那過去不久的令人心驚膽顫的2003年的非典?
都是疫情,都是病毒,它們的異同是啥?
怎麽才能避免?或者根本不可能幸免?再過10年8年又來一次?
我記得,非常清除地記得。
2020年一月中旬,從那邊傳來疫情的消息,似真似假。驚悚嚇人的是,突然之間[
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跟普通的流感病毒大不同,第一是致死率高,美國的死亡率是3%,意大利的是5%(2020年的資料)。流感死亡率小於千分之一。第二是重症率高,導致肺炎而入院率高。第三是症狀多樣,表現各異。
其中一大表現--我列為第六症狀,這就是心律不齊。
從診斷或症狀開始,超過28天,便是後遺症。
此時其他症狀大多消失了,僅僅剩下心律不齊。伴隨倦怠疲乏,心悸[
閱讀全文]
新冠致死是病毒導致肺炎,從而使肺泡失去氧氣交換功能而致死。通常的肺炎是肺炎雙球菌感染,病人出現發燒,氣緊咳嗽,吐粉紅色泡沫痰(肺組織感染出血),呼吸困難而危及生命。此時抗菌素可以救命。新冠卻不同,病毒感染,抗菌素無效,且無抗病毒的西藥。這就是為啥全世界都焦急地等待疫苗的出現,死人千萬而無能為力。直到2020年底,以莫德拉(Moderna)為首的疫[
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的毒性頗大,感染性極強,死亡率頗高,極具難治性。作為過來人,我們很幸運在這全球性爆發性傳染病中存活下來。因其後遺症五花八門,並非一個兩個單一病症,故可稱為後遺綜合症。如更年期綜合症。所有的後遺症中頗為常見的症狀之四(參照CDC,我的排序),便是眩暈(Vertigo)。*眩暈是一種自身感受,對自身或周圍環境感到旋轉,起伏,漂浮,晃動,傾倒等主[
閱讀全文]
新冠後遺症最常見症狀之二,便是嚴重的頭痛和身痛。全身肌肉關節疼痛難忍。全頭痛,從頭部前額,到頭頂,後頭部和頭側部,頭頸部,包括頸肩部腰背部hips疼痛。疼痛值從零到10,平均5-8/10.通常痛在5以上,多數人都需要止痛片才能正常生活。臨床常見感染後的疼痛,多為細菌或病毒釋放毒素所致。毒素導致疲乏倦怠,也導致疼痛。病人說,就像被一輛大卡車撞了一樣。老[
閱讀全文]
新冠症狀持續28天以上便可以診斷為後遺症。
近日看了數名味覺和/或嗅覺缺失的患者。他們的症狀持續了半年到一年以上。
味覺缺失者,食之無味,麻辣鮮香全無,食欲大減,體重減輕,頗為煩惱。
味覺缺失的主要擔心是不聞煙味,鍋燒糊了全然不知,哪一天房子燒起來了都不知道,心裏頗為焦慮。
按照CDC的理論,新冠後遺症是基於殘餘病毒還在作祟,或者是機體[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