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軍隊打的8次重大戰役/戰鬥1.平型關戰鬥-殲滅日軍二百餘人1937年9月14日,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從平型關前線致電八路軍總部彭德懷等,提出在
平型關襲擊日軍。毛澤東接到八路軍總部轉電後,16日致電林彪,重申洛川會議的戰略
決策,要求分散部隊發動群眾,用開展遊擊戰的方式配合友軍。18日,林彪直接致電毛
澤東,力主利用平型關的有利形勢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媽媽,我為什麽還不死啊-文革屠殺兒童記實
被扔到天坑裏7天仍存活的周群,自述坎坷的一生
2015-05-23
走出道德之困境,還世間以溫馨。
如何覺醒良知,歸正人心。誠求大家見解、投稿.
小編微信號:improvefl-boyuan
本公眾微信號:yinweiai-boyuan
幸存者自述
周 群 口述  陳秉安 整理
我的父母弟妹
我叫周群,今年79歲。祖父是道縣興橋人,是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五大勞改營的往事掠影
作者:友憶
2013年4月,山東曲阜一幢底層的教師宿舍樓裏,八十三歲的張元勳沒有等來勞教營的最後關閉。在和存世56年的勞教製度的年齡競走中,這位當年的北京大學中文係“右派學生”倒在了終點線前麵。

這也是諸多“壞分子”和所謂“社會渣滓”的命運。在政治壓倒一切的年代,他們的命運被一項法外的刑罰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年被方誌敏紅軍綁票割頭的史達能夫婦(組圖)
轉自國內博客

師達能(JohnCorneliusStam)於1907年1月18日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帕德遜鎮(Paterson,NewJersey),父母親來自荷蘭,父親彼得(PeterStam)起先從事建築業,繼而發展房地產、保險業和木材生意而致富。夫妻二人皆為敬虔的基督徒,共養育六男三女,師達能排行第七。他們同心建立起一個基督化家庭,以聖經教導孩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曾國藩家族後人在中國大陸的命運
2015-03-14墨談國是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其《曾文正公家書》不知影響了多少國人。這個家族,一輩子最講究持家報國,思想多延及子孫後代。
49年後,曾氏家族兩個熠熠閃光的人物曾昭掄與曾昭燏兄妹倆留在了大陸。
曾昭燏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1947年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代理主任。昭燏留在大陸,本來是認為如日中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中華民國十個抗日英雄的故事
1.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
謝晉元團長帶領八百名英勇孤軍死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掩護五十萬名中國軍隊撤退,上海保衛戰一役,徹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迷夢。
繼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戰起,八月十三日即展開了中日首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當時的上海是東亞最大港埠,又是我國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和劉少奇手捧憲法保護自己的黑色幽默
來源:鳳凰網作者:李悔之
——推薦炎黃春秋文章《“以黨治國”麵麵觀》
關於“文革”,有兩個常被中國人提起的故事,一個故事,說的是在1964年1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討論“四清”問題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勸毛可以不必參加,劉少奇則在毛講話幾次插話打斷,毛澤東後來一手拿著黨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由毛澤東和蔣介石的第一首詩看他們的人生追求
人說文如其人,毛澤東和蔣介石各自傳世的第一首詩其實就向世界展示了二者的人生抱
負。由毛澤東和蔣介石的第一首詩看他們的人生追求
少年蔣介石(網絡截圖)
蔣介石的詩作不多,傳世的第一首是他1909年在日本士官預備學校讀書時寫的這首《述
誌》,那一年他22歲。詩中寫道:
騰騰殺氣滿全球,
力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4-08-20 20:14:04)
在暴風雨的夜裏
作者:格丘山
一、離開北京
一九六五年三月二號,十一個北京石油學院的反動學生正在北京火車站候車,他們將被押送到黑龍江省北安農場勞動改造。
灰暗的燈光下,沒有一個人說話,他們的臉在燈光下顯得蒼白憔悴頹唐,幾個月來的鬥爭會已經將他們折磨得半死,現在他們將被送到遙遠的北大荒去,是什麽樣的苦難在等著他們呢?每個人都在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謝泳:從中國院士製度的變遷看國共兩黨的文化理念
《當代中國研究》2002年第3期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合影

1949年以後中共和知識分子(特別是人文知識分子)的緊張關係始終存在。中共對人文知識分子一向懷有成見,也許是早已意識到人文知識分子很難在思想上與黨協調一致,所以中共執政後從來就未信任過人文知識分子。雖然中共不得不留用了一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