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蘇揚

在北美漂泊,有時心理很累,夢裏不知身是客,總把他鄉當故鄉.。想找個地方說說話,在煩悶的工作之餘,詩情畫意,陶冶情操。也許人到中年,有了經曆和閱曆.萬事看的很淡了,也許自己活的很精彩,也許自己活的很平庸,但大體上我都無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了,活的自由些沒有野心做
個人資料
朱東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當年的我飄洋過海,離開熟悉的上海,離開熟悉的親人,來到蒙特利爾這塊陌生的土地。時間一長,便有由最初的新奇漸漸的轉為平淡,再有平淡轉為孤獨。整天徘徊在異域的街道上,穿行在陌生的人群中,有一點點落寞,有一點點惆悵。那種離愁別緒與無所適從,讓自己的心似落葉般從意念的枝上悄悄然墜落。思念故鄉的感覺如晚潮,一波一波,緩緩的,溫柔的每時每刻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是來加拿大的第一次受挫,好在自己沒心沒肺的臉皮比外灘黃浦江的防汛牆還要厚,因為我早有心理準備。臨行前上海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曾好心的奉勸我“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混不好就趕緊掉頭回來繼續做你的財務大臣。”我腦子一根筋的向他們“豁胖”“摜浪頭”的發過毒誓:“開弓沒有回頭箭,即使在蒙特利爾窮困潦倒得流浪漢一般的乞討睡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我精致的影集內珍藏著自己首次由上海赴蒙特利爾的機票票根,雖說它已有33個年頭了,票麵上用圓珠紅筆書寫的娟秀字跡有些模糊,可我感覺宛如昨日,還能一眼清晰辨認: 第一張機票: 1990年8月5日下午4點50分(北京時間)由上海虹橋機場啟程飛往多倫多。 第二張機票: 1990年8月5日深夜10點15分(加拿大東部時間,多倫多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5個小時)再由多倫多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04-03 16:19:59)
十年浩劫結束不久,資訊並不發達,報紙雜誌不多,大批文學期刊應運而生,創造了一時輝煌。也許是受當時經典的文學大型刊物《十月》、《收獲》、《鍾山》、《全國優秀中篇小說選》等等的影響啟發,更主要的還是想讓全廠的文學愛好者有個創作和展示的平台,師兄管新生突發奇想提出創辦一份油印文學刊物,大夥聞訊後拍案叫絕,深表讚同。因為對於我們這群底層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4-03 07:22:35)
明天是清明節,也是我的青春祭日。四十七年前也是這樣的細雨朦朦,也是這樣的陰風慘慘,早上八點,我和上海市建設中學二百多名的七四屆畢業生,一起被裝進由上海吳淞碼頭開往崇明南門港客船,來到了這看不到日出,卻見霞落的位於崇明島西北角的躍進農場十一連隊,開始了自己磨煉,跌打的勞動改造。這為期四年艱難生涯,雖說是時間不是很長,但它卻影響著我的一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4-02 08:04:38)
編語: 總想嚐試寫一部反映北美生活的小說,重點著筆於闖世界的華人新移民,並且將自己上海的生活背景聯係起來,結合親身的情感經曆,以一位從留學生成為加籍華裔的視角,寫出與他人不同的價值觀。 但是誌大才疏的我又往往又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還是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不夠,無法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激情爆發出來。每每這時候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一起在工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生活居住的蒙特利爾雖說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但它華人不多,唐人街規模也不大,比不上溫哥華和多倫多。
有時候周末在熙熙攘攘唐人街采購自己愛吃的家鄉上海梅林食品廠出產的罐頭:“四鮮烤夫”和“毛豆子炒鹹菜”,雜貨鋪裏偶爾耳畔飄來幾句熟悉的上海話,我竟然會激動的熱淚盈眶。2000年元旦餐館放假一天,我驅車前往唐人街“紅寶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上個星期的周末,自己收到遠在多倫多的上海老鄉袁芬的微信:
“……東哥!東東阿哥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就是我來加拿大始終沒找到哪種魚適合清蒸來吃,哪種魚適合紅燒來吃。請你不吝賜教,告訴我魚的名字,我去超市找。先謝謝啦!……”有朋自遠方來微信,我自然不亦樂乎,屁顛屁顛的即刻打開手機,長途微信教授:
“袁芬阿妹!紅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90年8月5日臨行前,我的兜裏總共揣著上海外灘“中國銀行”用人民幣兌換的四十美元以及鐵哥們那裏借來的二百加幣,身上所有財產折合人民幣都不到三千。抵達蒙特利爾後首先預付了一個月的房租八十加元(和人合租的簡陋公寓客廳),然後又用三十五加元購買了一張市內交通卡,所剩的銀子就寥寥無幾了。 就這樣時差還沒有倒過來的第三天,自己不得不暫擱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我睡房的正牆中央懸掛著母親當年春夏之交常穿的細格子灰藍的衣衫。晨起晚睡之前自己總會長時間深情的凝望著,思念至極我便又會不由自主的輕輕捧起衣袖親吻娘親那股特有的體香味兒,頃刻之間就有一種孩兒時被她抱在懷裏時溫馨愜意的感覺.....
今夜月光如水,思念恣意飛揚。娘親離開我已有五年之久了,可她老人家的脊背,一點一點的最後終於完全佝僂成天上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