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10-23 23:17:45)
成都的確是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成都的休閑性格和安逸的節奏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從形式到內容我完全川化了,習慣川菜,川茶,川音,川人,“慣於麻辣味,已是川中人”。我來自秦嶺以北塵土飛揚之八百裏秦川大地,作為一老陝,一西北大漢不知道為什麽有強烈的巴蜀情結,我留戀巴蜀的草根巴蜀的山水巴蜀的女子巴蜀的繡,癡迷巴蜀的蘇子沫若和大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除去古玩無愛好,世無友朋更寂寥。詩人枉向蘇子去,何及海彥醉老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返陝剛過貳旬周,喜看三秦新景收。此後不必常做客,勝他何遜在益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0-23 23:06:29)
我現在住在成都某樓盤六樓,這裏環境比較優美,曲徑通幽,出行,購物等,甚是方便。這裏的風水很好,我和女友感覺很愉悅。常常對我女友感慨道“我們家真的是風水寶地啊”。08。5。12大地震後安然無恙。所以今天性之所至,我來談談對風水的認識。我所謂風水,一定是美的風水,或是實用風水。安家的地方,環境一定要好,因為有了好的環境,就會覺得生活愉快,健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儒家集大成者孔丘孔大聖人自稱“述而不作”;而亞聖孟軻孟大聖人稱之為“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此乃曆史之事實也。孔子祖述之大源,常不外於【六經】。儒家的政治思想亦匯集於【六經】矣。【六經】者多古帝王立身垂教之經驗教訓也。新儒大家梁漱溟先生說中國文化為理性早熟,從這方麵也可以看出來儒家能突破統治者本身權力之利害範圍,而服從人類最高之理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意茫茫未可窺,世事悠悠情難卻。前生殫力唯良善,每逢節點亦太癡。四十年華一夢中,聲名家業總成空。憑將把盞熱血在,勤綴不息到衰翁。這是我總結自己曆史所寫的幾句歪詩。在年幼之時,得益於父母無盡之嗬護與啟迪,使得自己身體和心靈沿著正確的方向挺拔著行進著。及至弱冠我跟隨偉大變革之時代一起成長,幾度沉浮流曆,在那波浪裏掙紮行走.我很幸運趕上了這樣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自由”在政治上說是人民對於自己合法的生存權力的要求。自古以來,一般老百姓都這樣認為隻要沒有違犯“朝廷”的王法,官府就奈何不得。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縱觀中國曆史,中國專製政治下有那一種客觀的保障能使人民可以得到自由呢?一部【二十四史】有那幾部曆史沒有酷吏列傳?那一個酷吏後麵不是搭上千萬的冤魂?由史乘奏詔中所暴露出來的各時代官吏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自由”一詞,始見於漢朝鄭玄《禮少儀》中“請見不請退”一語的注解:“去止不敢自由”。鄭玄的解釋是:“請見不請退”這句話就是去留不敢自作主張之意。佛經言更多言自由,至南宋,自由更是社會日常流行之關鍵詞之一。然而,古人所言之自由,於今日之自由無直接淵源。周初開始發生之吉凶成敗,非決定於天命而決定於人的思想,是中國文化中自由精神之最初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儒家集大成者孔丘孔大聖人自稱“述而不作”;而亞聖孟軻孟大聖人稱之為“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此乃曆史之事實也。孔子祖述之大源,常不外於【六經】。儒家的政治思想亦匯集於【六經】矣。【六經】者多古帝王立身垂教之經驗教訓也。新儒大家梁漱溟先生說中國文化為理性早熟,從這方麵也可以看出來儒家能突破統治者本身權力之利害範圍,而服從人類最高之理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晚抽空去看了大片《建國大業》,勾起了我對介公悲劇性格深深同情之心。古今往來,人們往往同情弱者,譬如,太史公同情項羽。然,曆史也是無情的,成王敗寇貫穿中國人的觀念之中,介公也不能逃脫這個定律。知人是一件非常困難之事,尤其是對介公這樣一個有著很大爭議的曆史人物了解。同時,一個人的性格,站在私人立場和站在所謂階級立場來評價絕對是兩會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