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內戰與分裂(二十一)五一六兵團與周恩來
“富田事變”領導人最失敗的恐怕就是給朱彭黃那封彷毛筆跡的偽信了。該信全文如下:
“古柏同誌:
據各方形勢的轉變,及某來信,我們的計劃要趕快些,我們決定捕殺軍隊CP與地方CP,同時並行,並於捕殺後,即以我們的布置出擊,僅限三日將贛西及省行委任務完成。於拷問段、李、王等中堅幹部時,須特別勒令招出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此乃轉帖,我本人無觀點,僅是分享學習《CulturalRevolution》這門課的資料
希望大家能夠平心靜氣看看別人的理解
謝謝各位的關注,因為您也是這曆史的一部分。
作者:白水處士
內戰與分裂(十七)五一六兵團與周恩來
上世紀80年代,以批判文革為基調的“傷痕文學”,引發了一代人的反思,尤其是當年如我一般年紀的已不年輕的年輕人,幾乎無不遊移在懺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此乃轉帖,前麵幾章的帖子,可以搜索hankwxc,或到本人博客查找。
謝謝關注。
全麵內戰(一0四)兩條路線
向忠發這個黨魁,在中共曆史上的象征性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他與瞿秋白都是在莫斯科拋棄陳獨秀的決策過程中被國際趕上架的。但瞿又與他不大一樣,瞿是知識分子,是當時中共的理論家,在黨內及社會的地位和名度很高,可以說陳下瞿上順理成章。但向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謝謝各位關注
也謝謝跟在後麵罵人的帖子。
我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地看看別人的觀點。
內戰與分裂(十三)五一六兵團與周恩來
中共“七大”後,重寫的中共黨史,最重要的政治結論,就是削平了山頭,把中共革命分成了“蘇區”(武裝鬥爭)“白區”(地下工地)兩大塊,亦即兩個“山頭”。毛劉二人分別成了這兩個大山頭的“山大王”(代表人物)。毛劉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內戰與分裂(九)五一六兵團與周恩來
客觀地講,遇羅克和《出身論》在當時並沒太大影響。1967年初,我從新疆回北京,到5月為止,我幾乎天天收集各種小報傳單。《中學文革報》我幾乎期期全看,但不記得有這麽一篇文章。我是在後來定遇羅克為烈士後,才完整地拜讀的它。實在地講,若不是文革官方把它定為毒草,把作者處了死刑,它恐怕早就被人忘記了。但我卻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ankwxc:
1.此乃轉帖。
2.我自己沒有觀點,僅是分享學習資料
3.罵人的請詳細說明自己的觀點
4.看帖的請留言支持。光有罵人的,沒有支持的,這個帖子沒辦法長久。
5.如果想看前麵幾集,請搜索hankwxc
6.此處“內戰”出於文革開始時林彪之口:“這不成了內戰了嗎?”
作者:白水處士
有網友對(四)中提到毛反反冒進時,有用柯慶施代替周恩來國務院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9-02 19:07:11)
王道霸道-於時語首頁 
新疆應該正名為西域省
  新疆問題的一個重要層次,便是新疆這一地名已經成為中國的地緣政治和心理包袱,為西方和疆獨勢力充分利用。
  新疆一名除了嚴重違反亞洲和中國曆史,更在國際地緣政治和國內政治心理上加劇了疆獨問題,而有“正名”的必要。新疆根本不是“新疆”,而是漢唐舊土,西域才應該是新疆地區的準確名字,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內戰與分裂(三)五一六兵團與周恩來
毛澤東晚年特別倚重的張春橋,在後來釋放聯動分子時,稱聯動為“12月黨人”。
張春橋沒有解釋他這個比喻的用意,估計是暗喻聯動是當時被稱為“12月黑風”首惡罷。
不過,當年的聯動確與100多年前,俄國的12月黨人有些近似處,首先他們與12月黨人一樣,都是“貴族子女”,其次他們革命的綱領都是忠於祖國,反對專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全麵內戰(一0三)兩條路線
從史家研究角度講,自朱率部脫離範石生部,南昌起義這出大戲就結束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朱發動湘南起義之前,相繼發生並很快失敗了的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其實都是南昌起義這出大戲的一部分,廣州起義乃南昌兵變題中之義不必多說,秋收起義的主力第二方麵軍警衛團接到的命令也本是參加南昌兵變,隻因賀葉部已南下,才滯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內戰與分裂(一)——紅衛兵糾察隊與周恩來
文化革命初的風雲變幻,用毛澤東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
曾經激動過他,給了他無法無天勇氣的中學生紅衛兵們並沒有真正理解紅太陽,他們理解的新長征不是幫偉大領袖打倒中國的“赫魯曉夫”,而是蘇修美帝和一切反動派,去解放“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他們挑釁性地在蘇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