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博文
病中手記之七壽終正寢前的掛懷王振義/溫哥華有一天上午,幾位“臭味相投”的好友來看望我。我要他們猜,在我壽終正寢之前,最讓我牽掛的是什麽?狐朋狗友們口無遮攔的種種猜想,讓人啼笑皆非,但都沒有射中靶心,最後我才亮出了謎底:我最牽掛的是移居海外的下輩們,在植根於這片土地的時候,卻沒能同時傳承中華文化,炎黃子孫的根,就像風箏斷了線……沒有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病中手記之六住院期間王振義/溫哥華檢查出結腸癌以後,我想,高額的醫療費必定為之傾家蕩產,不如回歸故裏,死活順自其然。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卻讓我大出意料之外。儀器檢查、專家會診、權威操刀、醫藥、住院費以及每天三餐等等,天文數字的開支卻全免,就是出院後,護士三番五次上門檢查、護理,以及化療、醫生跟蹤也不用自掏腰包。沒有想到,移居加國不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病中手記之五寫給太太王振義/溫哥華她與我生死與共地走過了四十多個年頭,在風風雨雨中,為我分憂解難。帶著感恩的心,感謝太太對這個家的真誠付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階級鬥爭的烽火遍地燃燒,我成為唯成份論的犧牲品,上大專時竟被下放到一個山村裏修理地球。在那裏有人見到我像見到麻瘋患者一樣避之唯恐不及,奇貨可居的我,唯獨她——當時的農友,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再談規範簡體字是曆史的必然楊興占/溫哥華有些書法家反對簡體字,是把書法藝術和交流傳遞功能混為一談了。你的書法藝術起不到交流工具的作用。你可以書寫甲骨文,也可書寫大篆小篆、隸書魏碑,也可書寫添枝加葉的繁體字,這是個人的藝術行為,不但不應受到限製,還應鼓勵你的藝術創作能力。在展覽會上,盡管人們看不懂文字叫什麽,但書法家獨具一格的墨色運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作家文苑》總第五十五期椰子樹李仙(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在溫哥華唐人街華埠超市旁側的一塊空地,五、六個洋人汗流浹背,把自行車靠在墻壁,小歇,個個抱著碩大的椰子,大口大口地吸吮著。目睹此景,我便想起海口市郊區姑姑家門前的兩顆椰子樹:圓柱般的軀幹,亭亭玉立,不高不低,不彎腰曲背,不俯首低眉,樹翠翎而蔽日,既寬又長又厚實的羽毛狀的葉,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底蘊豐厚犀利酣達一一張士方詩、文印象林楠/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士方將自己十餘年間在北美為各家報刋寫的詩文,匯編成一本厚厚的文集《十年一劍他鄉試》送給我。我與士方在文友聚會的場合見麵幾次,平素交往並不多。年初拿到他的文集後,正趕我要回中國參觀訪問。便特意把他的書帶在身邊,想在旅途閑暇時順便翻翻。這一翻不要緊,整個心竟給他牽住了,居然成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一曲西皮二六(三)齊奕(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1500)那天國劇組的活動地點換到新建成的廠辦公樓三樓廠部小禮堂舞台。那裏的水磨磚地麵和講台式小舞台已經完成,但是還沒有間隔,照明、麥克風和其他電器還沒有排好。琴之這天興奮而又有點緊張,半碗晚飯,像個男孩子一樣,三扒兩扒就下了肚,碗一放就背起月琴,坐在客廳裏,耐著性子等父親用完餐,把早就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病中手記之二
魂之夢
王振義/溫哥華
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許是我患了絕症,將不久於人世,無限思緒不斷地湧上心頭,這些思緒許多成為夢中的素材。即使前日夢斷了,隔幾天又會繼續做起這夢來。不妨讓我記錄下離奇荒誕的一個夢:
我離開人世以後,魂魄在溫哥華四處遊蕩。有一天,在深不可測的原始森林裏,被二個青臉獠牙的魔鬼逮住,投進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廬山霧(一)查幹/北京有時,霧多了也很寂寞。當我登上廬山含鄱口,正想放目浩淼鄱陽湖和三吳揚子江的時候,不知從何處,一片水霧騰騰而上,把個巍峨匡廬,圍了個嚴嚴實實,真有點水泄不通的架式。驀地,我感到有點寂寞,除自已之外,連一棵樹都看不到了。而宋詩人蘇軾運氣就比我好得多,他在匡廬西林寺壁上題詩一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苦吟過市
文野長弓(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
他風塵仆仆﹐迎麵而來﹐與我擦肩而過。
他頭戴皮帽﹐腰束綵帶﹐足蹬藏靴﹐手搖轉經筒﹐口唸“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箴言﹐走過車水馬龍的溫哥華中心鬧市;仿彿心中唯有“唵嘛呢叭咪吽”一種聲音﹐不管週遭多麽繁榮而喧囂﹐前方多麽虛幻而遙遠﹐他隻顧口唸這六字箴言﹐心中默默地祈噸?o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去。
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