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博文
大師與聖賢董鐵柱/大華筆會會員/美國前些日子季羨林先生走了。照理說蓋棺定論,可是這是一個新時代,棺材是早就從市場上消失了,蓋棺一說,也就成了曆史;而輿論權力在網絡上的綻放,讓定論一說,也成為不可能。於是季老一走,關於“國學大師”的議論,居然就沸沸揚揚起來了。本來我是一直冷眼旁觀著這些議論的,冷眼是因為這些議論了無新意。究其概要,無外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耕耘願望文野長弓/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誰會如此展露自己的胸懷:把隱藏胸中的一個夢,透過一柄特製的木刀,以楷書把“願望”二字,刻在潔白的大地上──寫在被昨夜一場大雪覆蓋的大地上﹖嗬﹐是你──近乎耄耋之年的一位洋人!兩年前,當你匆匆而來向我借走《快雪堂法帖》(涿拓)本,說要臨摹研習中國古代書法藝術之時,便陡然令我一驚﹕到了這把年紀,為什麽不靜心寡欲地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家鄉的荔枝
李秀清/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文友回中國探親返轉溫哥華時,家鄉的表弟托他送來一個包裝精致特小的竹籮荔枝,說:「這是‘妃子笑’」。一提起妃子笑荔枝,我感情的津液就會汩汩而生,這是荔枝的極致品種。有話,牡丹是花中之王,荔枝是果中之尊,而妃子笑更是尊中之「尊」了。它殼似紅繒,皮光而薄,色如琥珀,肉厚核小,漿滑如乳,味如蜜,香如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夢縈蒙特利爾
郝耳/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
住在渥太華,蒙特利爾就像擱在你枕邊的,潘朵拉的魔盒,日夜吸引著你,令你忍不住總想掀開蓋子看個究竟。
才二百多公裏的車程。我的法國老友何傑很有把握地說:兩個半小時,就可以到了。
路況很好。雖說是周末,車子還是能拉開距離,以百碼的速度疾馳。偶爾還有超車的,那準是違規拚命的了。
車入蒙特利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九日記數則(六)客人/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X月X日星期X晴已經好幾天了,一到夜深人靜,坐在我六樓朝西的書房裏,就可以隱約聽到遠處高音喇叭的廣播聲---大約是在十裏地外的新發廣場,那裏是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讓人不由想起“文革”時“文攻武衛”的那段日子。可是昨晚兒到後半夜,這喧囂聲就沒有了,倒顯得夜格外的靜。今早起來打開電視,就看到北京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八九日記數則客人(大華筆會會員)X月X日星期X晴今天看新聞,說是從國外回來四個人,跑到天安門廣場宣布絕食。看來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呀。這下學生們又來神兒了,快要熄的火又竄起來了。這四個人中有兩個我完全不知他們是何方神聖。其他兩個,侯德建聽說是個音樂人,也隻是耳聞。劉曉波卻是個“熟人”。其實說“熟人”也不太對,我還真不認識他。不過他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九日記數則客人(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X月X日星期X陰轉小雨今晚電視上播了李鵬總理發布戒嚴令。原來戒嚴和軍管還是有區別的。可是戒嚴就戒嚴,也不必故意做出那副凶狠的樣子吧。還念白字。真是貽笑大方。不過戒嚴令頒布了,事情終於要有個了結了。隻是要用戒嚴來平息學生運動,這對於靠群眾運動起家的政府來說是不是有點諷刺。X月X日星期X晴真想不到,戒嚴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國運、時運、家運與人運――仲春祖籍行紀事與感懷(二)昭隱(大華筆會會員)最不幸的是鵑兒一家。她的大伯係三青團頭頭,鎮壓進步學生,49年前夕逃台。其弟(即鵑兒的父親)本是一個聲望很好的教書先生。他也曾有過逃台的念頭,但當時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正懷著鵑兒,他不想隻顧一己安樂,置家人不顧。而且,自己從未涉足政治,經濟上也未當家,因教課認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與往事幹杯
劉淑鳳
往事,總是在某個空暇裏無約而至,帶給日子或多或少或喜或悲或快樂或憂傷的身影。要學會與往事幹杯。喝過了歲月的酒,人生的甘苦已不再是文字裏浸漬的那些感歎,得意與失落的感覺真實地在生命的體驗裏突現,讓那些無益於成長的回憶以及一切悲痛和哀怨都消失在對未來的希冀裏。人生注定要忘卻一些東西,不應再追憶的便徹底擯棄,太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國運、時運、家運與人運――仲春祖籍行紀事與感懷
昭隱(大華筆會會員)
(三)
安是清末某總督的孫女,聰穎美麗,四歲識字讀書習畫,是大家族中長輩們喜愛的掌上明珠。中學階段她受中共地下黨影響,辦抗日讀書會、宣傳隊等,到敵後宣傳抗日,其間與族中同齡子弟欲奔赴延安,中途她和另一表親被家中追回。後來在家族壓力下,嫁給了在國防部二廳任職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