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博文
行者老師:
  您好。
  我結婚8年,兒子4歲,我這段時間愛上另一個人,我和他有太多共同興趣,無所不聊。他要和我結婚。先生溫文善良,是個好丈夫和好爸爸,我們之間交流得很少,身體的接觸也很少。先生要求我重新選擇他和孩子。我還愛先生,先生也還愛我。我害怕離婚會傷害孩子,但是也很想和那人一起生活,搖擺不定。請先生指點。
    某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6-16 13:20:08)
身體是無為的,它一直無為,即使你認為它生病的時刻,
即使你的肚子正在疼,它也沒有離開它的無為——
疼在自己進行著,而你卻在一邊急躁不安:
你擔心這,你擔心那,你怕這,你怕那……
你的有為破壞了傾聽那無為的聲音。
如果你安靜,你會發現肚子疼的那個人不是你,
你隻是知道那個肚子疼的人;而那個知道的人不疼。
這似乎不容易理解,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0-06-16 12:58:23)
盡己章
恭聞天地之化育盡其道而已聖王之明德盡其心而已盡道者陰陽也天地非陰陽則不能盡道盡心者誠明也聖王非誠心則不能盡心是故天地視萬物為一體聖王觀百姓為一心
視萬物為一體者於穆不已大同無異未有聖凡小大之別也觀百姓為一心者純一不雜天德無私不以見聞耳目為用也見聞耳目之用非天德之良知非誠明之實理
所見者有形其無形者不可見也所聞者有聲其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6-13 19:06:34)
知止章恭聞大道無名至理罔象不可言大不可言小言其大莫能測其大言其小難可見其小其無名惘象之妙含造化轉圓機居萬象之先不與萬法為偶極乎天地之外運乎天地之中雖然不見其為則又無所不為雖然不見其作則又無所不作所以立天地之本為萬物之宗
人能如川穀之歸於江海止之於道歸之於宗則動靜如一內外無間與天地合其德與大道合其元到此天地人之所以為人者未嚐不是天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摘自:漫談《信心銘》
在動靜兩端之間
我們再看下麵一句,“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這裏的“所以”是指什麽呢?是指根、塵、識。這三者相交在一起生成萬法,即所謂的“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泯其所以,也就是“心滅種種法滅”。法滅以後又得到什麽呢?法滅並不等於滅盡。所謂的滅盡即落入斷滅空,那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5-11 11:09:07)
貴左章
恭聞治世之時以道德化於天下不以功力用於天下道德化於天下則謙讓之風行性本之善成人心之正立以功力用於天下則詭詐之風行淩奪之事生兵革之事起持不詳之器妄作於己取勝於人卻不知兵者爭之端也爭之以利者利至而害生爭之以名者名興則實喪是故善於用兵者不用名利之兵惟以恬淡為上此非有道有德之人焉能如是乎
切思家地大寰之內一切物理一切人事皆有尊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5-09 21:45:41)
不道章
恭聞三皇之盛世以道化民以德教天下不有甲兵之用不操機智之謀君盡君之道臣盡臣之道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各盡其道天下以道歸之所以盛世雍熙人民至治上下無為天下一道而已天下一道即是天下一心也天下一心則無形之兵甲不用而有餘無名之將士不戰而自勝以此觀之奚用兵強於天下哉
今日文中所謂不道早已譬如秦漢以來治亂之不同得失之不一此皆是不道之謂也不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5-06 16:17:11)

把題目定為“看圖說話”那是第一感覺,好像是看了這幾幅太極圖想說話;寫下題目後,又覺得不是看圖說話,而是這些圖給了我什麽,我好像並不願意去形容這些圖。翻開太極人生的BLOG中《郭順紅:太極圖解說》,沒有看文字,隻是輕輕地看著博文中的太極圖,輕輕地,輕輕地······,她們居然慢慢地轉動起來,白魚追尾黑魚,黑魚跟著白魚;轉著轉著,她們攪合在一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9 11:25:35)
●我們應當並且能夠從“手”入手展開我們的思想。●我們缺乏自由自在的手,缺乏作為反思對象的手,缺乏讓我們理智地與世界打交道的手,一句話,我們沒有以合理的方式去運用自己的手。●手藝是心靈的詩篇。真正的手藝抵製複製。真正的手藝人實現了“幾何學精神”與“敏感性精神”的統一。
汪堂家: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導。
隨著我手指受傷的經曆漸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特有二耳:一曰能感動,二曰有敬畏。吾曾有專文說感動,茲當論敬畏。動物止有懼怕,惟人方顯敬畏。而懼怕與敬畏之差別不可以道裏計。何以言之?懼怕乃因物質力量巨大,危及自身之安全,故欲逃離之。而敬畏則因精神境界高遠,其始也,雖予人以壓抑,其終也,人必景仰而向往之。故敬畏不是逃離對象而是皈依之。是以敬畏乃一種宗教情懷,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