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1-14 22:50:03)
  這個故事出於《莊子*盜蹠》。
  在春秋這個社會(其實不限於春秋),小的盜賊被抓起來,而竊國大盜卻成了諸侯。齊桓公小白殺了他的哥哥才當上齊國的國君,當上國君後又把嫂子據為己有。對這樣的人,著名的賢人管仲卻心甘情願地輔佐他。齊國的大臣田常殺死了齊王,竊取了齊國,自己當了齊王。對這樣的竊國大盜,聖人孔子也毫無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給他的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4 22:26:49)
觀玅章
【註】
恭聞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謂之道造道而實有得於己謂之徳經者常真不易謂之經
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出生了死之真詮治國修身之總要
自古聖賢莫不從此觀檄關玅但俗世之人智見梗塞心識矇昧不能造道以求實德所以經麤入妙者鮮矣凡看經之法須當正心找?nbsp;不可輕忽放過一字將自己之言行體認聖賢之言行或有不能行者必須奮誌勉力或有不能明者必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13 14:34:41)
第七章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的原因,是天地無視於自己的生命。無生而能有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模仿地的無視生命的道理去生活:所以身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3 12:34:09)

啥是順境?
啥是逆境?
順什麽?
逆什麽?
哪個方向稱為順?
哪個方向又是逆?
順自己心的是順境,逆自己心的是逆境。
同樣的境況,不同的想法就是逆境和順境了,嚐出來的味道也就不同了。
所以有句話:境隨心轉。
修道就是把順境逆境的端點往外(兩頭)延伸,一旦伸到無窮遠,也就接近一,接近無了。
這樣,我們就能如如不動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9-01-12 23:06:21)
  戰國時代,趙國的趙文王特別喜歡劍術。投其所好的劍士們紛紛前來獻技,以至宮門左右的劍士達三千人之多。他們日夜在趙文王麵前相互拚殺。每年為此而死傷的人數以百計,但趙文王仍興趣不減、好之不厭。於是,民間尚劍之風大盛,俠客蜂起,遊手好閑之徒日眾,耕田之人日益減少,田園荒蕪,國力漸衰。其他諸侯國意欲乘此機會攻打趙國。  太子趙悝為此憂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12 20:53:54)
大知風平浪靜,小知風起雲湧;
大知屋內空間,小知屋內擺設;
大知空空如也,小知變幻莫測。
大言赤日炎炎,微言黑夜燈火;
大言以理論理,微言客觀推理;
大言長篇大論,微言簡單扼要。
夜睡神交魂構:小知大言投入大知微言,大知微言接受小知大言,是名神魂相交而構魂。神魂相交如窖藏洞密,外表不見洞窖的痕跡,投入物品而掩蓋洞窖口的人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2 12:41:39)
有的人太過於無知,並不知道自己在路上…
有的人太過於固執,盯著終點卻忽略了風景…
朱光潛在萊菌河畔寫作“人生的藝術化”的結束句:阿爾卑斯山穀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穀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12 12:00:44)
道德經第九章一,用直觀引導推理理解以下經文: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二,通過直觀和推理對於經文有了自己的領悟和解釋之後可以參考以下的一種領悟和解釋。容器盈滿不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0 19:37:37)
道德經第五章道德經是一本用易懂的事物隱喻玄妙道德的書。直觀的領悟可以完整地掌握隱喻,但籠統含蓄的領悟需要推理加以梳理和解釋。直觀和推理交替作用於章節中的隱喻才能讓人完全理解和表達經文的意思。一,用直觀引導推理理解以下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10 19:13:10)
道德經第四章:直觀領悟與推理解釋道德經是一本用易懂的事物隱喻玄妙道德的書。直觀的領悟可以完整地掌握隱喻,但籠統含蓄的領悟需要推理加以梳理和解釋。直觀和推理交替作用於章節中的隱喻才能讓人完全理解和表達經文的意思。
一,用直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