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1-08 13:31:52)
第六章【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穀神的神不消亡於深淵,湛然顯露而清澈滿盈,命名為玄牝。玄牝之門如即將做母親的少女,少女如天、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08 13:22:09)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天地不能用仁愛來說明。天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07 22:54:56)

      昨天回家,在那個十字路口,一幅美麗的畫麵又一次地映入眼簾。遠遠的,夕陽正掛在棕櫚樹梢,陽光透過樹叢灑向大地,樹腳下,偶爾幾個人走動著,給這幅畫增添著生氣。我每次看到這樣的美景都會讚歎,讚歎大自然的美,讚歎勞動的美,讚歎上帝給我們的美。 
      與此同時另一個叫我讚歎不已的畫又總會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09-01-03 10:59:56)
  研究《莊子》,有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尋獲《莊子》的鑰匙!別的子書,大門都是開著的,隻要你肯破費工夫去瀏覽,不難見它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莊子》則不然,它的大門是關著的,而且還鎖上了鎖。從遠處望去,隻能見它的雲煙樹影,和隱隱約約的幾座樓台,至於真實的境地的怎樣,那就不是站的門外的人所能想望而知的了。因此,初涉《莊子》者一把打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03 09:26:46)
莊子看起來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戰國時期,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約比孟軻的年齡略小,曾做過漆園小吏,生活很窮困,卻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
在道德上其實是一位非常廉潔、質直,有相當棱角和鋒芒的人。
  雖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在他的內心深處則充滿著對當時世態的悲憤與絕望,從他哲學有著退隱、不爭、率性的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02 13:31:09)
第四章道衝而用之【原文】
道衝,而用之。
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的無有互相衝和,人觀察這兩個方麵的作用。
有一個作用是不會滿盈的,象深不可見的淵海啊,似是萬物的祖宗,這是無。
另一個作用是可以理解的,象清光漫天的湛光啊,湛有湛無不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02 13:23:14)
第三章不尚賢【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
弱其誌,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則無不治。
【譯文】
不崇尚賢才能人,使天下人不去爭做賢人異士。
不寶貴難得稀有的貨物,使天下人不去偷搶。
不顯現引起人們欲望的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30 12:56:48)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一種美流傳,致使天下人都認識這種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9 14:23:37)

《老子漫遊》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道,可以言語來說道,不是恒常的大道;
名,可以文字來命名,不是恒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9 12:51:52)
道德經第一章:直觀領悟與推理解釋道德經是一本用易懂的事物隱喻玄妙道德的書。直觀的領悟可以完整地掌握隱喻,但籠統含蓄的領悟需要推理加以梳理和解釋。直觀和推理交替作用於章節中的隱喻才能讓人完全理解和表達經文的意思。一,用直觀引導推理理解以下經文:道可道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36]
[3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