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0-04-05 10:36:35)

寫下這些文字時還是2019年末,為自己能堅持做完了這件事而高興。不曾想新年沒過幾天,一場百年不遇的瘟疫席卷全球,所有的心思全被這每天席卷而來的各種壞消息淹沒,弄得焦慮不安。雖然整理詩的事並沒有停下,但總覺得這個關口“吟詩作畫”有悖常理。然而,就在這咬文嚼字逐字推敲之時,突然對瑪麗的詩又有了新的認識。這場完全沒有準備突如其來的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沒有愛情的愛---發生在Roma故事 前兩天看了一部墨西哥電影,名字叫“Roma”。導演編劇都是阿方索·卡隆,豆瓣評分8.2。我必須說這些信息都是後來查的,看的時候甚至不知道這故事是發生在哪個國家。看著片名心想或許和羅馬有點什麽關係,就像《午夜巴黎》,《迷失東京》一樣,結果才知道此羅馬非彼羅馬,而是發生在墨西哥城的羅馬區一個普通中產家庭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羅丹巴黎博物館 從情人到敵人的路有多遠? ----羅丹與卡密爾 羅丹博物館坐落在巴黎一條極不起眼的小街上。如果從那裏路過,稍不留神就可能走過去了。但是人們都是慕名而來,眼巴巴地沿街尋找又怎能錯過?當然我也是。 來到這裏,站在博物館的門前,說實話心情複雜。對這個把天才女雕塑家卡密爾徹底毀滅的“渣男”羅丹,坦白的說,心裏充滿了由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18-12-21 23:54:15)

廢墟下的咖啡屋 幾年以前因為故宮裏開了一家星巴克引起了全社會的論戰,最後這家咖啡店隻好乖乖地退出。為什麽?因為它們不搭!那麽,什麽才是咖啡屋的絕配?到了歐洲才發現,那就是古城堡和古城堡留下的廢墟!最好還是古羅馬或者古希臘的。但凡是去過歐洲旅行的,一定會有同感吧。 最近陰差陽錯地遊到了克羅地亞,這個以前所知甚少的國家。沒想到這裏的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8-11-23 07:52:25)

參觀《失戀博物館》 (一) 在巴爾幹半島亞得裏亞海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因為在今年的足球世界杯進入了決賽而一下子被全世界關注,它就是克羅地亞。可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近幾年還有一件事讓這個國家在“文青們”中間悄然走紅。那就是位於首都薩格勒布的“失戀博物館”,我看翻譯成“分手博物館”也未嚐不可。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8-11-09 22:10:26)

走近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條連接曆史和現代的時間隧道,你盡管放任自己迷失在曲巷悠長中,濃香的咖啡總會把你引向清晨的明媚。 壹 有人說建築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此話確實有道理。我們誰不是看著天安門想到北京,羅浮宮想到巴黎,大笨鍾想到倫敦的呢?但是要想對一個城市有點特殊的記憶,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8-11-08 14:49:57)
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一做自己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的中國,有一群人叫七零,七一屆畢業生。他們在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就遇到了文革,然後學校停課,在社會上混了幾年,複課鬧革命後回校複了一年的課,就算中學畢業了。因為前幾屆學生全都下了鄉,社會上突然急需勞動力,他們這兩屆學生就非常幸運地逃過了“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命運,留在了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0-08 09:59:06)

1 在伊斯坦布爾一條僻靜的小街上,有一個《純真博物館》,是根據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的同名小說而建。這是一個奇特的博物館,它把虛構轉變成現實。作家帕穆克把他同名小說中的女主人公芙頌一點一滴的生活細節記錄了下來,放進了這裏。別的不用提,隻說它存放展出了芙頌在八年中抽煙留下的4213個煙頭,這等奇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8-07-27 09:22:41)

什麽是成長 什麽是成長?所謂成長就是你的三觀不斷被打碎,重建,再打碎,再重建的過程。在文學作品中,可以隨意找到這樣的例子。但是如果我們能從自己的曆經中去找,回憶一下自己走過的路,看看自己的三觀是怎樣被打碎的,雖然不一定能把再重建的過程一一道來,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三觀被打碎的經曆,也都會有自己再重建的過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17 22:07:11)

01有一次聽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執導)說,文化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為之享受而且傳承下來形成的一種觀念。想想覺得頗有道理,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幾乎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崇尚,熱愛並且世世代代傳承,樂此不疲的東西。其實這裏沒有高與低,先進與落後,文明與野蠻之分。02今年四月回國期間,和一些老同學去了一趟台江,觀賞當地苗族人一年一度的的&l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