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第一次登陸,好像挺複雜,試試吧。
博文
(2008-05-04 15:37:48)
昨天,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聽說今天芝加哥有支持北京奧運的集會。立刻打聽清楚時間,地點,決定要帶女兒參加。大女兒晶晶今年八歲,讀二年級,在學校裏天天接觸美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盡管我們讓她學中文,但是她對中國的了解和認同很少,很模糊。前幾天,我們吃晚飯時聊起北京奧運的事,她居然說:“TherearealotofpeopleagainstChina.”我很吃驚,問她為什麽,她講她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2-28 09:09:08)
最近生活亂如麻,太多的事情要處理,每天查郵件都懷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又有
什麽事還沒有處理完,又有什麽新的事生出來?事情太多的反作用是:工作效率降
低,反而什麽也不想幹。好久沒有寫博客了,先上來散散心吧。先跟各位當媽的聊聊:當媽不容易吧!女兒的鋼琴老師的臉已經拉長,我都不好意思看。一個新曲子練了4個星期還沒有通
過,老師一針見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1-15 11:42:46)
昨天,MANAGER跟我發脾氣,很沒有來由。我想是她自己心情不好吧。但是我很倒黴
的是偏偏有一個報告要DUE,隻能硬著頭皮跟她合作。換了平時,肯定躲得遠遠。我的這個MANAGER是個很自以為聰明,以逮他人小辮兒為樂的主。在她手裏已經炒了
不少人的魷魚,因為她會不停得到大老板那兒去報告某某不稱職,某某沒能力。我算
是一直敬佛一樣敬她。可是倒黴事還是會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2-20 11:26:14)
記得從小學開始到出國前,每年都要寫新年新計劃和年終總結。年年千篇一律,不勝
其煩。出國後,沒有人逼俺寫這玩意兒,心裏美了好多年。今年是俺自發地想曬曬
這一年的成績和教訓,但願來年有個更好的收成。總的來說,2007年是忙碌的一年,是戰鬥的一年,是非常折騰的一年。忙碌:自打俺媽回國以後,俺自個帶兩個孩子,即工作,又做家務,還要耕耘第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13 12:56:57)
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晶晶快八歲了,八年來,她帶給我們的快樂當然是勿容質疑,從呀呀學語,到蹣跚
學步,每一天都讓我們感受著她成長帶來的欣喜。看著她一天天長大,我們的擔子也一天天沉重起來。周圍的鄰居,朋友們的孩子,
年紀大一點的,就近入學的不是上西北,就是芝大,去外州的就是麻省,或斯坦佛;
年紀小一點的,幾乎都是在GIFT學校或GIFT班。孩子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做美國人,還是繼續做中國人?”這個問題最近一直困擾著我和老公。我們的綠卡
已經拿了六年多了,周圍一些情況接近的朋友都紛紛遞了入籍申請,動作快的都已
經宣過誓了。按照常理,我們似乎也應該開始行動。可是老公和我偏偏都懶得動手,
大大沒有當時申請綠卡時的積極勇猛精神。記得當時為了發一份傳真,老公半夜去
公司修改打印文件;我是隔三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晶晶在美國出生,今年7歲,她回國去小住過兩次。第一次,是在9個月的時候,那時,我正準備上學,沒有時間管她,加上我媽媽寶貝她不得了,堅持要把她帶回去,所以就去了。兩個月後,我媽不小心摔斷了手。我們趕緊加急把我公公辦出來,同時把晶晶帶了回來。第二次回國是在她兩歲兩個月的時候,那時我已經工作,可是工作很不順利,天天被老板罵,心情差到極點,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11-03 14:29:22)
給美國成年人上中文課,遠遠超過了我原有的經驗範疇。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不錯的老師。一個好老師不在於他的知識有多麽淵博(當然必要的知識是要有的);而在於他要有激情。有激情的老師,能把枯燥的知識變有趣;有激情的老師,能帶起學生的學習激情。我上課就是以“上竄下跳”,“揮汗如雨”而著稱,當然那是老黃曆了。這次,承擔起給美國成年人上中文課的任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1-03 13:19:16)
“雞同鴨講”,有時事實並非如此。“雞”可以跟“鴨”做很好的交流,在美國這樣的情況我見多了。中文學校下課時分,一個家長拿一袋吃食,問女兒:“你要吃點東西嗎?”"Whatisthat?”“昨天做的sandwish。”“Letmetakealook.”女兒瞅了一眼,“Nai!”(意思是“No”),轉身離開。這是孩子們和家長的標準對話。土生土長的中國父母在家大都講中文,孩子的回答一律是英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1-01 13:07:59)
杭州人請客送禮的價碼實在嚇人親戚朋友之間結婚送禮大多是六百到一千左右。如果做長輩,送出去的紅包就要一
千朝外。有一次,我媽跟我報告,在一個月內,有三次喜酒要吃,意味著3,4千的
紅包開銷,接近老太太兩個月的退休工資。每到這時,我就竊喜自己出國的英明決
策。出國多年後第一次回去,我很禮貌地去看望父母各方的幾個長輩。我用一盒小
小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