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24-01-20 18:20:24)

戴榕菁 2024新年伊始,各種關於外星人或外星技術以及UFO的視頻就不絕於網絡。既然如此,我也就借著這股風來升級一下我當年設計的電離空氣為動力的飛碟。2019年5月下旬我先在中文網站貼出了探討用電離空氣作為飛行器的非傳統驅動力的文章【[1]】,然後在6月初我就貼出一篇相關的英文文章並給出了製造以電離空氣為動力的飛碟的比較具體的設計方案【[2]】,並在7月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前文“費城實驗的幸存者講座(?)”就網上最近出現的疑似發生在1993年6月17日到1993年8月12日之間的一堂由名叫EdwardConward和Preston給的關於著名的費城實驗及蒙托克項目的講座進行了討論,並指出其中的一些疑點。但昨天在YouTube上看到由同一個頻道上傳的由同樣的兩個人在1994年給出的另一個相關講座的視頻: 盡管是同樣兩個人在不同場合做的關於相同的事件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戴榕菁 20世紀裏與羅斯威爾事件齊名的發生在美國的陰謀論事件當屬著名的“費城實驗”以及與之相關的“蒙托克項目”了。費城實驗據說是由著名發明家特斯拉依據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設計,且有著名數學家馮諾伊曼參與的實驗。實驗中將一艘名叫Eldridge的軍艦位移到另一個地方,然後又回來了。實驗中有人消失了,有人存活了。而蒙托克項目則是既是費城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4-01-11 13:20:22)
現代教會在靈戰中的一大令人遺憾甚至擔憂的事便是經常幫助暗黑勢力給人們洗腦以誤導人類。現代教會對人們的最大的誤導甚至可以說是他們製造的最大的笑話是告訴人們說上帝是為人類服務的。他們曲解聖經裏麵主耶穌給使徒們洗腳的故事,說那表明上帝為人類服務。而這種誤導的結果是讓人們產生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為中心的錯覺。相應地,很多人誤以為在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09 09:09:24)
戴榕菁 1.引言 自2021年開始我對人類物理學基礎進行的哲學分析撕開了那個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文明之象牙塔的華麗的外包裝,讓人們看到了物理學根基之千瘡百孔的慘狀(參見【[1],[2],[3]】)。一直在跟讀我過去近三年的文章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導致人類物理學之不堪現狀的主要原因絕非單純的技術或知識層麵的不足,而更重要的是社會政治文化層麵的影響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道理很簡單:他們都隻會和人們吹一些今天的人們不可能知道的未來幾十年裏世界發生的所謂大事件,卻沒有一個人能指出未來世界與今天的世界之間的社會文化的變化。。。。比如,沒有人能指出未來人都知道狹義相對論是錯的。。。。
哲學是公開的密碼。。。。那些“未來人”受到自身哲學水平的局限,根本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未來人們的哲學素養會達到什麽水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06 06:28:09)
一百年後,當曆史教師在課堂上講述21世紀20年代初這段時期的文明狀況時,他們將會全息投影儀上打出如下的內容: 【 當時的人們明明已經知道狹義相對論是錯的,但是各種非學術性的政治文化的考量使得當時世界各國的學術機構,出版機構,教育機構,政府部門都有租組織,有計劃,係統地編造謊言,欺騙年輕學子,故意對抗真理,維護謬誤。 結論:當時的人類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4-01-04 05:38:32)
縱觀曆史,我們可以非常遺憾地看到很多曾自詡熱血進步的人士在關鍵時刻會毫不猶豫並堅定地加入反動暗黑勢力。一個人偶爾地犯錯誤不奇怪,哪怕經常性地犯偶爾的錯誤(或隨機的錯誤)都不奇怪,但如果一個人堅定地加入並維護反動暗黑勢力,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那麽什麽是反動暗黑勢力呢?凡不論出於什麽目的而有意識地,有係統地,有組織地,明知是在對抗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長期以來,“唯一相信科學”不但成為一個流行於全世界的時髦口號更是時不時地被拿來當作政治鬥爭的武器。導致這個口號是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科學本身不是真理,而隻是探索認識真理的工具。科學探索中經常會出現錯誤;2)當人們說“唯一相信科學”時,他們相信的並不是科學本身,而是被社會認定會代表科學的科學界人士,尤其是科學界的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戴榕菁 所謂的伽利略疊加指的是在經典力學中,當有兩個物體A和B相對於坐標原點O運動時,如果A的速度為VA,B的速度為VB,B相對於A的速度為VBA,那麽我們有: VB=VA+VBA(1) 當把這個公式運用於光速時,假定光源的速度為VA,光相對於光源的速度為c,那麽光相對於坐標原點O的速度就是: CO=VA+c(2)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出發點就是否定(2)的成立。假如有實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